大明史记

大明史记

第92章
    苏鸿熙当即告辞。

    回去的路上,苏鸿熙回想着朱标刚才的话。

    脸上轻笑,这是在提醒自己要好好效忠嘛。

    就朱标这二十郎当岁,自己两世为人,连你老子朱元璋那都没怎么怕,还怕你个球子哦。

    另一边,朱棣和姚广孝两人相对而坐,面色沉重。

    朱棣明天一早,就要去金家收税了。

    但这个差事他是真的不想接,而且他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的收到税。

    “道衍,这差事我还是去找父皇推掉吧。”朱棣道。

    姚广孝低头笑道:“殿下,既然接了,就要做好他。

    “那苏鸿熙说的没错,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您要好好把握啊。

    “就这,还是绝好的机会?”朱棣有些不明所以:“这不是让我去做出头鸟嘛,让我去得罪人,好人就让老大来做。”姚广孝闻言,当即出声:“殿下慎言。”

    随后,靠近朱棣,压低声音说道:“殿下,这商税如果真的能顺利收上来对大明绝对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您想想,您要是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您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不就更高了一点嘛。

    朱棣回道:“话是这么说,但就算父皇高兴又能怎样,难道我还有机会?”

    “殿下,你着相了。”姚广孝沉声说道:“陛下为什么同意您去收税,其实也是在试探你。”

    “如果你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说明您不怕得罪人,没有结党的心思,这也能让他更放心。

    “而.且您得到陛下的重视之后,就可以继续留在京城。”姚广孝说道:“您越晚一天就藩,就越能说明一些事情。“朝中文武百官看在眼里,也会猜测一二,到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投靠您。

    朱棣闻言,沉默不语,但脸上仍然挂着一丝恼怒。

    “殿下,太子乃短命之人,您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姚广孝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那苏鸿熙早就看穿了这一切,他争取的这个机会,殿下您莫要错失了。

    姚广孝说完,便告辞离去。

    朱棣一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

    良久之后,重重的吐出一口气,转身回房睡觉去了。

    ....

    第二天,朱棣和卢阳带领着扬州府的衙役们,开始朝着金家的宅院而去。

    明初,盐税是最为重要的一支税收,甚至一度占到了大明全年税收的一半。

    在明朝初年,制盐的生产形式主要是煎盐,盐业的生产者被称为灶户。

    对于灶户,政府管理严格,绝对不允许脱籍,要求世世代代都得要煎盐。

    为了维持这些人的营生,朝廷会定期发给灶户们一定的米粮或者宝钞,用来维持灶户们的生计。

    而他们所做出来的盐,需要按照人口作为赋税上交给朝廷。

    一个人口需要上缴税盐三十引,一引两百斤,一大引四百斤,这就是盐引的由来。

    出去赋税之外的盐引,官府会出资收购,灶户们不得私自买卖。

    最终,所有的盐会被朝廷统一收缴,而当地的盐商又可以去官府购买盐引,而后凭借盐引获取食盐进行售卖。

    但是食盐售卖是有区域限制的,跨区就是贩卖私盐,抓到就是重罪严惩。

    而金家就是扬州府最大的盐商,几乎已经垄断了扬州城的食盐销售。

    盐是家家户户所有人都要用到的东西,根本不愁卖。

    所以:金家能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赚取到大量的钱财。

    作为扬州最大盐商的金源瑞,家财万贯,财大势大,在扬州城内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