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你好大的口气!” 一声怒喝传来,院子内的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齐齐的看向了院门处。 蓝玉有些疑惑,本来碰上苏鸿熙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也就算了,这又来了一个。 是他蓝玉的招牌不好用了,还是这应天的初生牛犊越来越多了。 一天之内,竟然有两个人胆敢对自己出言不逊。 “藏头露尾的鼠辈,快给本侯滚出来!”蓝玉冲着院门出大声怒喝。 只见一对侍卫亲军快速的冲了进来,与蓝玉带来的亲卫对峙。 见到这队侍卫亲军,蓝玉就知道事情大条了。 随后,身着蟒袍的太子朱标步入了蓝玉的眼帘。 蓝玉看见朱标,脸上顿时尴尬无比,赶紧行礼:“末将见过太子殿下。” 蓝玉带来的亲卫见状,一个个放下了手里的武器跪了下去:“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冷冷的看向蓝玉:“侯爷当真是好威风。” “为妾室出头,就胆敢私调军中亲卫,妄图诛杀朝廷命官。” “意欲何为!” 蓝玉一愣,看向苏鸿熙:“他是朝廷命官?” 朱标点头:“不但是朝廷命官,更是陛下钦点的翰林院八品编修,司职史官。” “一个小小的史官,杀就杀了。”蓝玉嘀咕道。 作为太子妃的亲舅,朱标的忠实拥趸,蓝玉深知朱标不会对他怎么样,所以言语之间有些放肆。 本以为苏鸿熙是多大的官,或者说是哪位国公家的子孙,没想到就是个小小的史官。 朱标一听,当即皱起了眉头:“擅杀史官,你是想陛下背上骂名?” 蓝玉赶忙拱手:“末将不敢。” “身为当朝翘楚武将,带着这么多亲卫来对付一个文弱史官,你真好意思!”朱标看向蓝玉,淡淡说道。 蓝玉被朱标的话说的僵在当场,不知怎么回答。 虽然蓝玉带了人过来,但是苏鸿熙毫发无伤,吃亏的是自己啊。 但蓝玉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呢。 随后,朱标朝着苏鸿熙走了过去,经过蓝玉身边的时候,轻声道:“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待会儿再与你算账。” 走到苏鸿熙身旁后,朱标关切的问道:“苏大人,没受伤吧。” 苏鸿熙摇头:“谢殿下解围,我暂时毫发无损。” 朱标有些疑惑:“蓝玉都满脸是血,你会没事?” “你尽管大胆的说出来,我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苏鸿熙笑道:“殿下,我真没事。” 见苏鸿熙面色红润,声音平稳,朱标才相信,随后说道:“那你陪我走一趟吧。” “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说完,就拉着苏鸿熙往外走去。 走到院门处,朱标回头看向蓝玉:“擦擦脸上的血,不嫌丢人么。” 蓝玉一愣,一脸的惆怅,心中默默吐槽:殿下,我是你舅舅啊,你怎么关心一个外人都不关心你舅舅呢。 苏鸿熙也回头冲着蓝玉笑道:“侯爷,记得把一千两银子送过来。” 说完,就跟着朱标走出了院门。 目送两人离开,蓝玉的脸上神色精彩极了。 今天在自己的女人和亲卫面前,一群人打一个居然被反杀,实在是太丢脸了。 没想到,太子最后竟然也是帮那个外人。 这让嚣张惯了的蓝玉怎么能够忍受。 一脚踢飞旁边的木桶,蓝玉脑海中将苏鸿熙这个名字深深的记了下来。 ... 此时的朱标已经带着苏鸿熙除了永宁街,朝着礼部衙门而去。 礼部衙门这时候已经聚集了打量的北方学子在闹事,他们都说朝廷科举不公,公然舞弊。 礼部面对这些千里迢迢赶到应天来赶考的学子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好言相劝,但是却没有一点效果。 这件事情已经发酵了两天了,过来讨要说法的北方学子们越来越多,礼部也越来越头痛。 但是朝廷严格核查之后,发现科举根本就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的,没有任何违规地方,这一切让朝廷也有些头痛。 面对半个天下的学子,作为太子储君的朱标出面平息,自然是太好不过。 所以朱元璋便将朱标派了过去,但是朱标却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路上,朱标将一切都告诉了苏鸿熙,想听听苏鸿熙的意见。 苏鸿熙听完后,心中了然。 这该来的南北分榜还是来了。 他笑着看向朱标:“殿下,这都是小事。” 朱标闻言笑道:“听你的口气,你有什么良策?” 苏鸿熙脸色一正,道:“自然,但是我有件事想让陛下帮忙。” 朱标一愣,这苏鸿熙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还在跟自己讨价还价。 随后他就明白了什么,说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告诫蓝玉,他不会再找你麻烦了。” 苏鸿熙摇了摇头:“匹夫蓝玉,我惧他何。” “我只是...只是想...想找你借点钱。” “要不提前给预支点俸禄也成。” 朱标疑惑的看向了苏鸿熙:“昨天不是给了你一百两银子么。” 苏鸿熙双手一摊:“我买了点东西,那不是全被蓝玉那妾室给糟践了嘛。” “殿下,你放心,北方学子的事我一定给你办妥。” 朱标瞟了苏鸿熙一眼,有些无奈。 当太子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帮自己办事要钱的。 但他还是带了点头:“这事你要是办好了,我赏你五百两银子。” 苏鸿熙立马应了下来:“殿下,我办事您放心。” 随即,两人朝着礼部而去。 路上,苏鸿熙心中美滋滋的。 有了这五百两银子,他要在大明好好的过上几天潇洒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