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鸿熙说完这句话,心中默默的对这个世界的前身道了个歉。 因为自己装了个比,就要葬送他的九族了。 但是想想,为了自己能够重回21世纪,也就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歉意了。 朱元璋看着苏鸿熙,脸上的神色越发的冰冷。 “咱平生最讨厌你这种又臭又硬的酸臭腐儒,为了自己的一点名声和气节,就拿九族来做陪葬。” 说完,朱元璋看向了宋濂。 冷冽的眼神,让宋濂不敢直视,他直接给跪了下去。 朱元璋负手而立,看着面前的苏鸿熙和宋濂沉声道:“湖州学子苏鸿熙滋扰恩科、妖言惑众、大逆不道。” “诛九族!” 此言刚落,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浑身一抖。 虽然朱元璋生性多疑、杀伐果断,甚至有些嗜杀,但是却很少会诛人九族的。 看来这次是动了真怒了。 所有人都一言不发,畏畏缩缩的站在一旁,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朱元璋。 尤其是宋濂,此时的身体已经抖成了筛糠。 这苏鸿熙被诛九族,那作为此次恩科大试主考官的他绝对会受到牵连,就是不知道罪罚的轻重了。 此时他的心已经跌到了谷底,暴怒之下的朱元璋绝对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 果然,在朱元璋宣判了对苏鸿熙的判罚之后,就轮到了他。 “本次新科主考官宋濂,监考不力、识人不淑,流放云南,永世不得回京!” “其余考官全部罚俸一年,永不升迁!” 朱元璋话毕,宋濂一下子瘫倒在地上,其余的考官和他一样全部都是哭丧着脸,心如死灰。 没想到这次监考还把自己的前途给搞没了。 与这些人不一样,苏鸿熙此时依然是淡定无比,神态冷清。 似乎朱元璋诛的是别人的九族,和他没有一点关系。 但是事实就是真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只想快点死,好回到之前的世界。 苏鸿熙看向瘫倒在地的宋濂,心中略有一丝愧疚。 但转念一想,这厮反正始终是逃不过流放的命运,即使今天不被自己牵连,日后也会别胡惟庸案牵连的。 这样一想,苏鸿熙心中那仅存的一丝愧疚也消失无踪。 苏鸿熙环顾四周,打量了一下这个一千年前的世界。 马上就要回去了,就当自己是来了一次时空旅游吧,他心中暗道。 转头看着身前不远处的朱元璋,苏鸿熙仰天大笑,朗声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朱元璋见状,更加的恼怒了。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他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遇上像苏鸿熙这样的读书人。 顽固不化、油盐不进。 狠狠的盯着苏鸿熙,朱元璋喝道:“带下去!” 就在这时,此次的恩科大试刚好结束,不少的考生已经陆续从国子监的大殿里面往外走着。 只见殿外,朱元璋负手而立,神色难看至极。 周围的奴仆、甲士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小心翼翼。 朱元璋的身前,主考官宋濂和其他的考官们跪了一地。 而那位被带出去的考生苏鸿熙,正被左右甲士控制着,站在朱元璋的面前,高声呼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大殿外的这一幕,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学子们的注意。 这一看就知道是有大事发生。 刚考完试的学子们一个个往前凑着,即便前面的人是当朝天子朱元璋,也不能阻挡他们那颗好奇的心。 国人骨子里爱凑热闹的天性,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很快,苏鸿熙的那句赴死豪言便吸引来了不少人,周围围拢了众多参加此次科举的考生。 看着周围人越聚越多,苏鸿熙又一次朗声道:“一人做事一人当,试卷是我所写,与那些考官们无关。” “科举大试,本就是高谈阔论、畅所欲言,政见、理念不合就要诛人九族。” “还无辜牵连考官吏员,实乃暴政!” 随着周围的人群渐多,苏鸿熙装比的老毛病又犯了。 心想反正自己马上就要回家了,趁着人多,打算好好的在老朱面前装一回。 话毕,周围的响起一阵阵窃窃私语的声音。 这些考生们都不明白他们面前的这一幕到底是为何。 但他们知道了朱元璋要诛灭这个考生的九族,还连带处罚了宋濂等一众考官。 “这位学子所犯何事,竟然诛灭九族?” “连宋濂大学时都被牵连了,到底怎么了?” “听刚才他说的话,好像是因为政见不合导致的。” “不会吧,当今圣上不会因为这点事情就诛人九族吧。” “怎么不会,你没看到这位学子都要被拖出去问斩了嘛。” ... 周围的窃窃私语断断续续的传入了朱元璋的耳朵里,让他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 一旁的太子朱标也听到了这些言论,上前一步,在朱元璋耳边小声说道:“父皇,今天是恩科大试。” “这里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子,如果这件事情不处理好,肯定会影响朝廷的名声。” 朱元璋点了点头,压住心中的怒火,道:“标儿,你看着处理一下吧。”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从朱元璋手中接过试卷,展开后高举过头。 朗声道:“湖州学子苏鸿熙,口出狂言,滋扰大试,大逆不道,不思悔改,当众冒犯龙颜。” “如此狂徒,需严惩,以儆效尤。” “但今日是新科大试,天下学子汇聚一堂,圣上怜悯。” “夷苏鸿熙三族,免去主考官宋濂及众考官之罪责!” 宋濂等考官闻言,当即大喜,叩头谢恩:“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自己将这件事情交给朱标处理,没想到这小子竟然擅自改了自己作出的惩罚。 但朱元璋并没有在意,反而内心深处还有些开心。 朱标此举不但收买了这些学子的人心,还给这些考官卖了一个好。 这种局面是朱元璋乐意看到的。 红脸他来唱,白脸朱标来。 事情到这里,本应该告一段落。 但是当众多学子看到朱标手里的试卷后,却是一个个大为光火。 什么叫“科举取仕,误国误民。” 这意思是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的人,都是误国误民的罪人吗? 这不是把他们所有人都骂了? 当即就有学子站了出来,一脸愤怒的喝问道:“狂徒!” “科举取仕,自唐宋以来流传至今,上应天意,下顺民情,何来误国误民一说!” “枉你也是此时赶考学子,饱读十几年圣贤书难道只学会了血口喷人吗!” “你今日若是不说出个所以然来,我等必定将你苏鸿熙的大名和谬论传诵天下,让你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