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鸿熙今天的话,只要是个皇帝就不能忍。 前面他说的当朝官员公务繁重、俸禄微薄还好,关键是后面这一句。 说朱元璋杀心太重,满朝官员都活在他的阴影之下。 这是什么意思? 是在说他朱元璋暴虐嗜杀? 朝中众臣因为自己的杀心而惧怕了自己? 这特么不就是昏君么!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经历九死一生,打下这大片江上,竟然在科举殿试上被人称为昏君。 这人要是不杀,这脸面还往哪放? 大殿两侧的文物百官却有不一样的看法。 他们尽皆不可思议的看着苏鸿熙,有人眼神敬佩、有人眼神惋惜、有人眼神嘲笑。 他们敬佩苏鸿熙当真敢冒着杀头的罪名,当众将洪武一朝及朱元璋的缺点说出来。 惋惜的是,这种正直、刚毅之人在今日可能就要被诛灭了。 嘲笑的是,苏鸿熙不知死活,完全拎不清自己的位置,在朝堂上大放厥词。 胡惟庸就属于嘲笑的那一拨。 苏鸿熙在前面将傅高义的话反驳的一无是处,又何尝不是在说他。 刘伯温眼中则闪过一丝惋惜,果然不出他所料,过刚易折。 徐达则有些敬佩的看着苏鸿熙,像苏鸿熙这种不惧生死,敢仗义执言的读书人现在可不多了。 见朱元璋已经暴怒,出言要将自己斩杀。 苏鸿熙张了张嘴,正准备再加一把火,让这一切来的更快些的时候。 朱标在一边喝道:“苏鸿熙,住口!” 说完,赶紧走上前来,朝着朱元璋拱手:“父皇息怒,今日乃殿试,不宜见血。” 随即,招呼大殿两侧的大汉将军将苏鸿熙押了下去。 朱元璋见状,喝道:“打入大牢,择日处斩!” 见朱标都劝不动朱元璋,殿内的其他人更是静静的跪伏在地,无一人敢出声。 朱标看向朱元璋,恭声道:“父皇,此事就交由孩儿去处理吧。” 说完,朝着苏鸿熙被押出去的方向走去。 两位彪悍大汉将军走出奉天殿后,看到跟上来的朱标,赶紧行礼。 朱标轻声道:“把人弄走。” 两名大汉将军立即回道:“是,属下这就将这狂徒押送大牢。” 朱标一愣,道:“什么大牢,把人给我送到太子府去。” 两人一阵为难:“可陛下说,要将人送到大牢。” 朱标顿时眉头一皱:“陛下那边我自会解释,你们赶紧把人给我送去。” 就在朱标和两名大汉将军说话的时候,苏鸿熙不乐意了。 “把我送到大牢,不就是死嘛。” “死又何惧,我早就准备好了。” 朱标闻言,看着苏鸿熙摇了摇头:“苏鸿熙,你就别折腾了。” “你要再折腾下去,我都保不了你了。” 说完,不再估计苏鸿熙的抗议,让人直接给带了下去。 看着苏鸿熙慢慢远去,朱标心中也有些无奈。 这苏鸿熙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他今天说的一切,尽是朝中公开的秘密,连他都不敢再朱元璋面前直言。 但是没想到苏鸿熙竟当着满朝文武和这一届新科举子的面全部说了出来,还真是敢冒死直言。 可恰恰也是因为苏鸿熙今日的冒死直言,让朱标彻底打定了注意,要将苏鸿熙招揽道自己的麾下。 前几日他们走后,国子监众多学子面前,苏鸿熙和傅高义两人的对话,早就被锦衣卫送到了朱元璋和自己的面前。 原本对苏鸿熙的动机还有几分怀疑的朱标,现在是真正确定了。 这苏鸿熙就是一根筋的愣头青,虽有才气却太过执拗。 确实是块璞玉。 雕琢的好,那他苏鸿熙就是大明朝的魏征,而他朱标,也未尝不可像那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成为一代明主。 此刻的奉天殿内,朱元璋依然是大发雷霆。 虽然他并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但是他浑身散发出来的冰冷气息,让整座大殿的人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动弹。 胡惟庸和傅高义两人仅仅的贴服着地面,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朱元璋一个不开心,因为苏鸿熙的话,将他们两一起问罪。 但好在,朱标这时候进来了。 朱标见状赶紧上前宽慰:“父皇,息怒。” “今日科举殿试,天下举子汇聚一堂,还等着您考核呢。” 在朱标的劝解下,朱元璋也不得不暂时压下了怒火,先来处理当前的殿试。 今日这堂堂的殿试,可以说是被苏鸿熙一人给毁了。 不但闹得朱元璋下不来台,还差点把自己的小命给送了。 那些一开始想着殿试结束后去拜会一下苏鸿熙的人,心道侥幸。 幸亏没有和苏鸿熙有过什么交集,不然朱元璋这火可能就烧到自己身上了。 后面的殿试流程基本都是朱标在操办的,因为朱元璋已经没有心思继续下去了。 今天苏鸿熙的话让他很不高兴。 说的好像他朱元璋就像是黑心地主一样,将这天下官员当做长工进行压迫。 但他不知道,苏鸿熙这话还真没说错。 殿试结束之后,朱元璋和朱标一起回到了上书房里。 朱元璋看着朱标,开口问道:“标儿,你是不是把那苏鸿熙保了下来。” 朱标知道自己这点手段自然是瞒不过朱元璋的,赶紧躬身行礼:“望父皇恕罪,那苏鸿熙确实是可造之材。” 朱元璋面露苦笑,朱标的行为说明了一切,他认为苏鸿熙说的是对的。 就连朱标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嗜杀的皇帝。 朱元璋不免有些失落,开口道:“标儿,连你也觉得为父是那般不讲道理的嗜杀之人?” 朱标一愣,道:“父皇自有父皇的苦衷。” 他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而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朱元璋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而是要往门外,似乎是在沉思。 半晌之后,朱元璋开口:“将那苏鸿熙带来,咱要与他好好谈一谈。” “我倒要问问我的杀心怎么就重了。” 朱标面露为难,支吾了半天却没有回话。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放心,我不会杀他。” 朱标闻言,略微踌躇了一会儿,道:“父皇,待会儿见了面,还希望父皇多多宽恕。” “要实在不行,孩儿来代替父皇问话也行。” 朱元璋知道朱标这是起了爱才之心,点点头,道:“知道了,咱都依你。” 朱标闻言,当即领命:“谢父皇。” “我这就去差人把他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