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棣埋头苦思的时候,隔壁的爷俩也没闲着,当即开始思考苏灿抛出的问题。 朱元璋双手负后,绕着桌子来回踱步,表情极为严肃。 皇子、文臣、武将,三方势力。 恰好是当下最棘手的难题。 文臣拉帮结派,制衡皇权。 武将居功自傲,目无法纪。 皇子好吃懒做,无欲无求。 如何使用苏灿的计策,达成三方互卷,皇帝渔利的终极效果? 朱元璋微微皱眉,不住的摇头否定,陷入了困局。 诚如朱棣之前的腹诽预测,纵是朱元璋可以洞穿人心,但却没有高超的布局能力。 必备的大局观,实在捉襟见肘。 看似是简单的连线题,可他就是咋连都感觉不合适! 沉思良久,朱元璋以拳击掌,表现的十分懊恼,转而望向正在发呆的朱标: “老大想出来没? “苏先生提出的问题,对于老四或许有些难度,但应该难不倒你才是。 听这话。 朱标眼泪差点下来,都想给老父亲跪下了。 条件如此苛刻,限制盘根错节,哪有说的这么容易? 未免太瞧得起自己了! “儿臣不知,请父皇恕罪. 朱标倒也实诚,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坦然道: “苏先生以史为鉴的教学方式,不但别出心裁,更是惊为天人,儿臣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还未领悟其中精髓。”看到太子的自信心受挫,朱元璋笑着走上前去,理好了儿子的衣领,安慰道: “行了,别愁眉苦脸的,不至于。 “即便是皇帝,也非全知全能,知人善用,才是王道!, “只要你可以使好苏灿这一柄利剑,大明必开疆拓土,无往不利!” 朱标紧抿着嘴唇,郑重的点了点头。 见状,朱元璋长舒一口气,笑道: “你小子,运气好!未来有苏先生辅佐你,咱也能彻底放下心了。” “咱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倘若有苏先生鼎力相助,最少提前三年平定天下!” 就在这时。 从墙后传出了苏灿的声音,顿时吸引了父子俩的注意力。 “想的怎么样了?” 苏灿吃饱喝足有点犯困,打了个哈欠道: “我酒可是快喝完了,实在不行的话,给你当作业吧,明天再讲。 此言一出,朱棣猛然惊醒,摇头像拨浪鼓: “别呀!” “您要是今天不告诉我,我晚上怕是没法睡觉了。” “我大概好....有了点头绪,就是不知道对不.对...”. 看他吱吱呜呜的样子,苏灿不耐烦道: “先说来听听,别浪费时间,哕嗦。 朱棣闻言不敢怠慢,匆匆起身作一长揖,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