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日(原:20XX-入侵中国)

当有一天,你从梦中醒来时,街道上已经站满了侵略者当有一天,你被命令不再允许说自己的母语,学习自己的文化当有一天,……这不是幻想,也不是妄语,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数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永远无法肯定,历史会不会再次重演!!到那个时候,我们是决定放弃尊严...

正文 集中说明几个问题!
    现代战争确实已经发展到信息时代,或许在未来,人与人之间作战的模式会因为智能机器人的出现而被完全取代,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情况或许还要等待很久。

    至于很多朋友说,小卫的战争模式似乎仍然沿袭着二战时期的作战模式,这个小卫要着重解释一下。

    在开文之前,小卫曾经查过相关资料,实际上,即便是拥有最强大军事实力的美国面对比他们弱上几个数量级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时,在作战时仍然无法避免使用成熟的作战模式——地面部队的推进。

    虽然他们信誓旦旦的对外宣传,战机响应时间十分钟,远程火力支援平均响应时间十二分钟等等,但在真正面对人作为敌人的时候,作战模式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还是在面对实力并不均等的伊拉克时尚且如此,如果面对的是实力上差距并不明显的中国军队,那么,双方的拥有的高科技能力会因为水平相近而相互抵消,最终只能依靠士兵来决定胜负,这并不是什么猜测,二战时的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差距不会比现在的我们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更大,但双方的鏖战仍然是以士兵尸体的堆积来决定战斗是胜负。

    当然,小卫说这些并不是论证我的描写一定是正确的,我只是觉得,我们太被美国人所谓的高科技的宣传所迷惑,而忽略了,双方在拥有如此众多的高科技武器的同时,却仍然没有将陆军裁撤甚至减少,这本身就能说明问题。

    实际上,小卫认为,高科技兵器的使用,固然能增加对敌的优势的,但这种优势却不代表可以无视所有的差距和不足。双方最终的战斗,必然仍要依靠步兵之间的对决,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而这种对决通常也绝非是从遥远的地方扣扣扳机了事,实际上也需要真刀真枪,枪枪见血,所不同的是一方的损失大一些一方的损失小一些而已。

    无论是在伊拉克战争还是在阿富汗战争中,这个惯例仍然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

    最后,对于文中城市搜索和作战的模式的描写,小卫要说一下,其实这里的场景更多借鉴了美军队伊拉克城市作战和搜索的范本,而绝非小卫凭空杜撰,大家有时间可以参看《绿色地带》,《哈迪赛镇之战》等片,片中的细节足以诠释‘伟大’的美国军人是如何‘公平’地对待占领区人民的。

    当然我们的故事其实仍然是幻想中的故事,针对中国的侵略或许未必会发生的如此贸然,即便发生,我们也未必会败的如此凄惨和不堪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该对这些貌似不会发生的事情不加考虑,毕竟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没有任何事情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怎样设想似乎都不为为过。

    毕竟,忘战必亡!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