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帝國,含元殿。 “咚!” 鍾聲恢弘傳遍四野,數丈高的朱紅色殿門緩緩開啟。 “百官進殿!” 隨著悠遠高昂的女官聲音,大殿外早已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整理著裝,神色肅然,井然有序踏進殿中。 “參見聖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進殿後,整齊劃一跪拜行禮,宏偉大殿內聲音回蕩不休,良久之後,音浪漸靜,直至寂然。 大殿內一片靜默,百官跪在地上不敢發出絲毫聲音。 這些重臣哪一個不是大權在握,在外受萬人敬仰,可現在卻是連大氣都不敢喘。 只因這是在聖上面前! 是在龍椅上那位絕世女帝面前! 氣氛愈發壓抑,文武百官無不感覺心頭像是壓了塊巨石,越來越重。 “眾卿平身。” 淡漠的悅耳之聲從龍椅上傳來。 百官心裡紛紛松了口氣,整齊高呼:“謝主隆恩!” 接著文武分成兩班,站列大殿兩旁,全都低頭看著地面,不敢有絲毫逾越之舉。 女帝威嚴之深重可見一斑。 不怪他們如此謹小慎微,實在是這位大周女帝太過傳奇,所建功績更是遠超歷代先皇。 女帝十三歲發動政變,改天換日建立大周帝國,並為自己命名“曌”,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登基十年來。 北掃狼族,將一直覬覦中原疆域的北方狼族剿滅大半,其殘余之部流竄冰原,再無力侵擾大周邊境,結束了延續數百年的紛爭。 南定南蠻,率大軍南下橫推蠻族部落,一路摧枯拉朽,戰無不勝,南蠻百族無不俯首稱臣。 令大周疆土擴大數倍! 並且廣開學宮,大設武院,如今大周人才濟濟,高手如雲,已然成為天下數一數二的強大帝國。 這個世界強國林立,弱小國家朝不保夕。 大秦帝國掃滅六國,雄霸西北,麾下雄獅百萬,鐵血黑龍衛之名令世人聞風喪膽,更有號稱天下第一劍客的劍聖坐鎮國都。 大宋帝國橫亙西南,武道昌隆,絕世強者數不勝數,武帝城主傲視群雄,未嘗一敗。 大明帝國雄踞東方,勢力早已擴張至海外諸國。 …… 可以說,大周全憑女帝一己之力,才從一個普通二流國家發展成如今的頂尖強國,避免了被吞並的命運。 以柔弱女子之身,樹一統天下之願,立前無古人之功。 誰敢不服! 誰敢不敬! 含元殿內,群臣默然而立,靜待差遣。 “我西征軍戰況如何?” 帷幕後,龍椅上的女帝淡然發問,聲音悅耳卻充滿著無上的威嚴霸氣。 掌管情報機構的樞密大臣跨出隊列,躬身行禮:“回陛下,前線邸報不時便可送達。” 武曌女帝擺了擺手,樞密大臣回到隊列中。 大殿裡重歸寂靜。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群臣不禁有些焦灼起來,就連帷幔後的女帝也稍稍皺起了眉頭。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前線的戰況邸報。 如今大周境內,沒有任何事務能比前線戰事更加重要,這場戰事是決定大周能否一統天下的關鍵一步! 因為這次,他們的對手是。 大秦! 女帝的目標一直都是成為天下共主,自然不會安於現狀,而大周經過擴張後,早與大秦接壤。 養精蓄銳備戰數年,女帝終於向那頭西北雄獅露出了獠牙。 十萬精銳大軍暗中出動。 意圖打秦國一個措手不及,好在後續戰爭中佔據絕對優勢。 “報!” “報!” “報!” 終於,在一聲聲悠長的呼喊聲中。 八百裡加急的戰報送達。 老太監接過邸報,余光掃過送信的驛卒,只見驛卒神色難看,眼神裡滿是驚恐。 心裡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來不及多想,老太監雙手捧著邸報,快步穿過大殿,將邸報送到女帝的貼身女官手中。 女官迅速檢查一番,確定信件正常,這才遞進帷幔。 時間仿佛停了下來,女帝拿著邸報一動不動。 良久,平淡的聲音傳出:“十萬大軍中伏,西征軍全軍覆沒。” 女帝語氣雖平淡,但任誰都能感受到那平淡背後正在愈演愈烈的暴風驟雨。 雷暴來臨前的壓抑瞬間布滿朝堂。 群臣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動作,唯恐被女帝問罪。 害怕的同時,他們心裡則是難以置信。 這些年來,大周軍南征北戰,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西征軍更是大周軍精銳中的精銳,其內武道高手眾多,更有一尊頂尖的武道強者帶隊。 怎麽會被秦軍全部殲滅? 難道秦軍已經驍勇到了不可戰勝的地步?不少人開始對還未接觸過的秦國產生了些許懼意。 “諸位愛卿,你們如何看待此事?”女帝的聲音依舊平靜。 堂下群臣小心地彼此對視,皆不敢應答。 就在氣氛凝重至極時,文臣之列,一名吊眼斜眉,嘴唇刻薄的青年走了出來。 “回陛下,微臣有些許看法。” 此人正是女帝新近提拔的侍禦史,來俊臣。 文武百官看到來俊臣,皆是一臉晦氣之色,因為此人乃是無賴出身,靠告密發家,甚至專門組織了數百人從事告密之事。 尤其擅長捕風捉影,屈打成招,手段殘忍令人發指! “哦,來禦史,你有何見解?”女帝問道,聲音不辨喜怒。 來俊臣躬身道:“我西征軍乃是精銳之師,戰力強絕,即便是在行軍過程中不慎顯露蹤跡,秦軍匆忙之下布置的埋伏也不可能將西征軍全部吃下。” 聽到此處,不少人微微點頭。 這來俊臣雖品性不行,可倒也有幾分才識。 但一下句話便讓群臣色變。 “所以,秦軍定是早早知道了西征軍的行軍路線,做好了萬全準備,這才得逞。可我軍的行軍路線乃是絕密,怎會被秦軍所知?” “微臣認為,我大周朝中,定有叛徒!” 話音落下,大殿內安靜片刻後,頓時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