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懊悔,自己和蕭元寶生疏,這些他從不與自己說,教他好糊塗。 “蕭叔回來了?” 祁北南適時抬頭,像是才瞧見蕭護似的,喚了一聲。 蕭護吐了口濁氣,應了一聲,快步走了過去。 “怎起了爐子,這是要煮什麼?” 祁北南沒說特地帶蕭元寶去醫館診脈,隻道:“今兒去醫館裡給小寶拿凍瘡膏,那堂子裡的大夫專攻幼童病症,瞧見小寶說身子有些弱,診了脈來是體虛,便順道開了些滋補的藥。” 蕭護聞言一急,眉都豎了起來:“怎的會體虛!你們去的是哪家醫館?” 祁北南怕蕭護以為他們遇了庸醫,欺他們年紀小唬人買藥,便細細道:“是楊柳巷裡的寶醫堂,裡頭的坐堂大夫楊大夫瞧的。” 蕭護連忙問:“大夫可有說什麼不好?!” 祁北南又將大夫說的盡數轉達了一遍。 蕭護懸著一顆心聽完,眉頭夾得越來越緊。 祁北南見此,寬慰蕭護:“大夫說只要好好調養著不礙事,我按時給他煎藥吃著,到時候再帶去城裡複診。” 蕭護昔日每每只聽秦氏說蕭元寶好,這朝乍然聽孩子去看了大夫,且還診出體寒氣虛,給他的落差未免有些大。 他心頭不安的又問了一句:“當真隻說了這些?” “蕭叔放心,小寶有甚麽不好,我定不會瞞著。蕭叔要是不放心,改日可以帶著小寶一道去醫館裡再瞧瞧。” 蕭護有些後怕,又生出對祁北南的感激:“得虧你帶小寶去了一趟醫館,否則我還不知。” 他蹲下身,心疼的把蕭元寶抱起,一時間千言萬語,可看著蕭元寶兩隻懵懂的眼睛,卻又不知當說什麼了。 孫氏就與他留下這麽個孩子,若是還有點好歹,他如何與她交待去。 如今孩子生著凍瘡,身子又還不好,他是光顧著在山裡謀生計,把孩子都給疏忽了。 當初就因曉得在山裡謀生計容易疏忽掉孩子,他才尋來秦氏,好吃好喝的給供著,怎到頭來還是把孩子照看成這模樣。 他心裡頭亂得很,實在有些琢磨不明白秦氏。 若說秦氏虧待小寶,他又覺著不該,可若說沒有,孩子又卻是養得不好。 當初蕭元寶寄養在方家,他始終覺得不是長遠之計,自又粗手笨腳的不是個能照看好小哥兒的料子,便托信得過的媒人打聽,尋個可靠良善的婦人做續弦照看孩子。 媒人與他是舊相識,人品也不錯,為之尋合適的人還跑了好長一段日子。 後來好不易打聽到芳菇村的王家死了男人,留下了寡妻和一個哥兒。 寡妻也不過年逾三十,便正是秦氏。 秦氏的男人姓王,比她年長十余歲,當初她家裡頭有了難處缺銀子使,這王家給得禮錢高於一般人家許多,便是不登對,秦家也還是把姐兒許了過去。 這秦氏嫁去王家日子並不好過,那丈夫是個半吊子風水先生,銀錢時來時不來。 且正如秦氏所埋怨的,又好親戚好朋友,外頭體面窮大方,家裡人過得是有苦難言。 成親十余年,哪怕秦氏料理得一手好湯水,十分的孝順王家長輩,好生生的伺候著公婆,可只出一個哥兒,王家人還是不喜這媳婦。 風水先生醉了酒對她也是動輒打罵,日子過得苦。 不想意外來的突然,一回那風水先生出遠門,竟醉酒給死在了外頭。 秦氏至此失了丈夫守了寡,然而王家的長輩非但沒有憐惜孤兒寡母,反倒是因她沒兒子,處處嫌惡欺辱,想把娘倆兒趕回娘家去。 蕭護得聽消息,想著如此受過難的婦人,當是更懂得心疼人。 於是自又請人打聽了一二,與媒人所說無誤後,便去促成了這樁親事。 秦氏初來蕭家時,確實是十分良善賢惠的,當真做得一手好菜。 她總說謝蕭護將他從苦窟窿、泥窩子裡拉出來,待蕭元寶也很是好。 一回他提前從山裡回來,未曾告知家裡,回來時撞見大雨出去給風寒發熱的小寶請大夫的秦氏,一身摔得是汙泥。 給孩子吃了藥,又守著蕭元寶大半夜,直至燒褪去才肯去歇息。 蕭護瞧在眼裡,他覺著後娘做到這份兒上,也沒旁的話說了。 他也私下問小寶,秦氏對他好不好,孩子說好,喜歡秦氏。 於是蕭護沒再疑過她,把自己掙的銀子大多也都交給了她管著,自由花銷。 有這些往事在,一日下來蕭護原本冷靜了許多,想著自己長久的山裡住著,秦氏一個人操持著家中,拉扯著兩個孩子也是不容易。 夫妻一個屋簷下過日子怎有不拌嘴爭吵的,犯不著因一些小事就大動乾戈。 他是男子,不必要與婦人太計較,能低頭便低些頭,待著明日一早去趟丈人家中,還是把那娘倆兒接回來。 可這接連曉得的這些事兒,衝擊著秦氏在他心中喜愛孩子的印象,他心裡頭亂得很,還有甚麽心思去接人。 祁北南見蕭護的臉色不太好,他心中卻微順,縱然他曉得秦氏什麼面目,小寶又吃了她什麼苦頭,可這些話,他到底不好與蕭護直言。 一則他才來蕭家,不過三五日間就同蕭護說秦氏的不是,蕭護當如何想他的用心? 秦氏畢竟來蕭家已經一年有余,且先前還在蕭護眼裡是個不錯的人,他這一來好好的秦氏就不是了,只怕人還以為是他挑的事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