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丹,晚霞遍洒,沈辰安的背影也像是被镀上了一层金光。 …… 沈辰安赶了一夜的路程,走走停停,倒也一路无阻。 天光大亮的时候,他隐约看到前面有一城池轮廓。 当他走到了那座城下,城匾上刻着“凤泉”二字。 沈辰安抬头看了一眼城匾,口中喃喃:“凤泉县到了,白莲教众真的会在这里么。” 他一入城,便看到前面排着一个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他有些好奇的过去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排在沈辰安前面的是一个衣衫褴褛,身形瘦削的男人。 “兄弟,我问一下,前面是干啥的,为啥都在这排队呢?” 男人回头上下打量了沈辰安一眼。 “外地来的?” “是,家里受了灾,逃荒来的。” 如今大灾之年,到处都是逃荒的人,男人也便没有多问。 “前面是施粥的。 你就在这排着吧。” 男人说完正欲扭过头去,沈辰安又继续问道。 “是县衙施的粥吗?” 男人有气无力的笑了一声。 “县衙里早就断了粮了,哪里会施粥呢。 你看到前面那些人没有,那些人便是县衙里的衙役。” 沈辰安顺着男人指向的方向看去。 果然在队伍前面看到几个身穿皂服之人。 从岭南府衙往南,灾情也越来越重,由此可见一斑。 “那是县中的大户?” 沈辰安刚问完就有些后悔。 这一路走来,那些大户是什么德行,他清楚得很。 不吸百姓的血肉便是积功德了,又怎么会舍粥给百姓呢。 “你好好排着就行了,总会有你一口吃的。” 男人害怕别人插队,便转过头去,不再理会沈辰安。 也有可能是那人太饿了,无力说话。 沈辰安也没有继续再问下去。 不过却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既然不是凤泉县衙施粥,也不太可能是县中大户施粥,那会是谁呢? 沈辰安倒也不饿,只是单纯的想看看是谁,在施这份赈济,也就顺着人群排了下去。 从天光大亮,一直排到日上三竿,大约排了一个半时辰,沈辰安终于能看到前面熬粥的热气飘散空中。 又排了半个时辰,沈辰安已经能很清楚的看到熬粥的那几口大锅,以及是谁在赈济。 那些人身穿白色衣袍,和沈辰安先前在恒源书局所见一般无二。 正是白莲教众。 排在沈辰安前面的那些衙役,已经领到了一份粥,几人站在不远处边吃粥,边聊着闲话。 “这白莲教真是好手段,想用这种办法拉拢民众,真是居心叵测。” 说话的衙役,大口的往嘴里灌粥,也不嫌烫。 还好这些衙役,距离那些白莲教众比较远,说的话不会被听去。 “是啊,真是用心险恶。” 另一名衙役说话之时,眼睛就没离开过手里的粥。 沈辰安有些想笑,但是仔细想来,又感到一阵悲哀。 白莲教本是景国三令五申要禁止的邪教,这些衙役本该将白莲教众缉拿收押。 可是在如此大灾之年,他们却要身穿皂衣,手中端着白莲教施舍的粥,还要骂上两句白莲教,要不然手中这碗粥吃的不舒心。 沈辰安出神之际,队伍已经排到了他这里。 “你的碗呢?” 一名身穿白色衣袍的白莲教众问道,他手里正舀着一勺白粥。 “我……我逃荒来的,没有碗。” 那名白莲教众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从一旁拿了一个碗塞到沈辰安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