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军工

重生二战,从开发武器开始。

作家 免费阅读 分類 都市 | 68萬字 | 471章
第52章
    听完张峰的话,

    副旅长惋惜的冲旅长说道:“还是你这老小子眼睛毒,那瓶酒归你了。”

    又转过头对张峰说:“你小子,该机灵的时候不机灵,这会咋这么灵光呢。”

    回应他的是旅长爽朗的笑声。

    张峰这才明白,原来两位首长是在拿自己打赌,

    自己这是在关公门前耍大刀,班门弄斧了啊。

    不过想想也是,我兔一直以来的武器都很杂,缴获啥用啥,各种口径应有尽有,

    所以为了后勤方便,很早就开始,

    有意的给同一部队装备发射相同弹药的武器了,领子弹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错。

    唉~他这是被老总套路了啊,

    谁让人家老谋深算呢,

    张峰主动化解尴尬的说道:

    “我还设计了一款班用轻机枪,本来打算造出来后一起送过来的,

    不知道谁嘴这么快,步枪刚造好就捅您这来了,

    一点都沉不住气,这能成什么大事,真是的!”

    (老曹在远处不住的打起喷嚏来。)

    没理会张峰的指桑骂槐,几位首长同时惊喜的问道:

    “轻机枪也能造?那枪管能行吗?”

    张峰解释道:

    “新子弹的膛压比较低,我打算用铁轨钢反复锻打之后再做枪管,想来应该没问题,不过射程近点,六百米左右吧。”

    “六百米够用了,再远也看不清敌人,闭着眼睛瞎打,压制敌人而已,咱这家底也打不起那样豪横的仗。”

    于是旅长大人当即拍板,新机枪就连八一式轻机枪了。

    让他赶紧回去干活,早点把样枪那出来。

    几位首长还特意派人保护他回去,

    顺道把制造好的81半和子弹全搬走了。

    老曹心里是千万个不愿意,但却不敢阻拦,只能眼巴巴的瞅着张峰,

    张峰才不管他呢,早知今日,何必跑那么快的去报信呢?

    再次检查了下81半的生产线,

    确认大家都是严格按照要求生产的他才放心。

    将剩下的几台老式机器都整合到一块,

    说是老式,其实就是他自己做的那些水利机床。

    自从有电以后,部队支援的那些设备都能用了,

    更先进的c620盘古车床才是大家争夺的宝贝。

    这些以前的小宝贝也就变成了牛夫人,

    只配给新人学习用了。

    现在凑吧凑吧,

    当做81式轻机枪的生产线吧。

    对于轻机枪,张峰就没有步枪那么了解了,

    能记住的也就毛熊的劫匪rpk机枪,

    白头鹰的“大菠萝”m249机枪,

    以及我兔的56式和81式机枪了。

    当初张峰也在纠结选哪款,

    现在不纠结了,

    既然老总起名叫八一式,

    那选我兔的81式班用机枪,

    也算实至名归吧。

    81式班用机枪,

    是我兔八一枪族中的一员,

    本来跟八一式突击步枪都是过渡型的临时工枪械。

    但是有因为其出色的性能,成为这次经典。

    81式班用轻机枪全枪长1004毫米,

    有效射程600米,最大射程2000米,

    理论射速640-740发每分钟,

    带空弹鼓的情况下全枪只重5.15公斤。

    该枪同样采用短活塞导气式自动原理,

    但是他安装了调节塞,

    通过调节塞的大小孔来改变导出气体的流量,

    保证了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可靠的射击。

    其结构部件70%跟八一杠通用,

    在枪身上多了一个提把。

    这把枪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弹鼓,

    容弹量75发,采用棘齿结构,

    装填方便,使用丝滑,可靠性极强,

    被白头鹰誉为华夏最强轻武器!!!

    为什么这么说呢,

    那就要从别的弹鼓说起了,

    相信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

    苏联“大盘鸡”dp-28机枪了,

    枪身上那个硕大的弹鼓让人记忆犹新,

    同学们是否好奇它的子弹是怎么装进去的?

    其实这它采用的是早期刘易斯机枪的弹鼓结构的简化版。

    将子弹的弹尖朝里平铺在弹盘中,

    靠着放在中间的一根用钢条卷成的弹簧推动弹盘旋转,跟大大泡泡糖卷似的,把子弹挨个推到抱弹口的。

    装填起来十分困难,不但需要一发一发的装填,还要硬顶着弹簧,且越到后面越难装。

    另一种就是波波沙的捣鼓了,

    它采用蜗牛螺旋排列方式,

    子弹可以竖着放,节省了空间,

    但是仍然需要需要一颗一颗子弹

    硬顶着弹簧的力量装弹。

    这两种弹鼓不但装弹麻烦,

    供弹也并不流畅,

    电影《卡拉什尼科夫》中,

    卡壳的就是这种弹鼓发。

    另外还有滚筒式弹鼓,

    就是让子弹围绕一根圆柱滚动式排列,

    但是使用起来很不可靠。

    另外还有一种很受推崇的c-mag弹鼓,

    就是两个并列蜗牛弹鼓,往中间供弹,外形很好看。

    但是也容易发生两侧弹鼓不同步,

    争抢抱弹口发生卡弹的现象。

    而且供弹线路复杂,需要额外用石墨粉的润滑,

    跟小鬼子那款需要一边射击一边刷油的9式2重机枪很是相似。

    而八一式弹鼓采用的是棘轮结构,

    打开弹鼓可以看到被棘齿分隔开的几个格子,

    把子弹摆满就可以盖上盖子了,

    最后用中间的发条给弹簧拧上劲就可以装枪战斗了!

    一名熟练的战士,只用三十秒左右就能装子弹,十分方便

    而且满弹的重量也只有2.1kg,

    轻便好用,

    这也是这款弹鼓会受到全世界欢迎的原因,

    华夏也将它改成ak版和ar版大量出口。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