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军工

重生二战,从开发武器开始。

作家 免费阅读 分類 都市 | 68萬字 | 471章
第23章
    张峰不甘心的继续寻找,

    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

    我兔最优秀的木柄手榴弹,77-1式手榴弹。

    弹重:360g

    战斗部重:70g(tnt炸药)

    全长:172mm

    直径:48mm

    引爆时间:5秒

    确实是款相当优秀的手榴弹

    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

    而且把桶型弹头改成了卵式弹头,

    内设预支破片,能爆发出300+的破片,

    杀伤半径7米以上,

    可让张峰郁闷的是,77式的装药是tnt高爆炸药,

    而自己手里只有黑火药,

    那么小的装药量,威力肯定会大打折扣。

    要是把弹头放大的话,

    他又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影响。

    想了半天还是没法下决定,

    倒是先跟李二娃说起了预制破片的事,

    预制破片其实就是手榴弹上的那些凹凸线条,

    有的在里面,有的在外面,

    也有往手榴弹里放铁片、钢珠的,

    都是为了让破片更加均匀,

    达到更好的杀伤效果。

    之后又把手榴弹的生产任务全权交由张大年负责,

    他则一头扎回办公室,

    研究起tnt来,

    既然不懂武器结构,那就尽量照抄呗!

    可这一查才想起来,

    制作tnt也需要硫酸和硝酸,

    他才猛的想起自己还弄了个硫酸作坊,

    这都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造出硫酸没有,

    回头得找老韩问问,好多东西都这着用呢。

    接着他又查找烈性炸药都有哪些。

    可惜大多数烈性炸药的制作都需要硫酸,

    而最简单的就算是硝石加白糖了,

    俗话不是说嘛,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制取难度简单,爆炸威力巨大。

    可惜也做不出来,

    应为原材料不好找,

    硝石倒是不算缺,毕竟这是做黑火药的主材料,

    可白糖就不好搞了,那是鬼子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

    就算有办法弄到点,量也少的可怜,简直杯水车薪。

    难道要自己榨糖?

    倒也不是不行,

    后世山西的甜菜产量在全国也是前十的存在,

    就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人种甜菜,

    这个的找老韩问问。

    制做烈性炸药的所有路,算是都被堵上了,

    也只能先放一放了。

    而他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干些啥了,

    这段时间他看到的视频太多了,

    武器、通讯、医疗、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

    信息量巨大,好多都混到一块了。

    关键是我兔什么都缺,

    可张峰也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除了机加工,

    别的他也就懂个皮毛,

    就像这次造手榴弹,

    从材料准备到最后的加工组装,

    都出现了很多问题,

    就是因为他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照葫芦画瓢,却不知道其中细节导致的,

    还有他的管理能力也差了一些,

    大多数时间都是闷头干,

    没个合理的安排,

    好多事都是工人们按照之前的经验去做的。

    要是能有人帮他管理就好了……

    这个还得让韩团长帮忙,

    一想这些人际交往,管理啥的就头疼,

    还是先看看兵工厂现在的产出吧。

    目前兵工厂能生产的只有仿汉阳造步枪和仿m24手榴弹。

    枪管基本两三天能钻出来一根,

    除了王老和魏老,

    另外还有三名学徒最近也算出师了,

    产量终于可以增加些了。

    到目前为止步枪总共生产了将近一百支,

    其中老曹的警卫排拿走了32支,

    手榴弹头总共311个,实验用掉了二十颗,

    剩下的五天内也都能组装好了。

    看完这些张峰决定,

    等枪凑够100支,手榴弹凑够200颗,

    就给韩团长送过去,

    顺便问问硫酸和甜菜的事,

    再让他给找几个帮手过来。

    现在是该考虑考虑下一步该干嘛了。

    我兔现在最缺的还是武器,

    张峰算了一下,步枪下个月大概也能生产100支左右,

    手榴弹按现在的速度,一个月大概能生产2000颗左右。

    虽然枪的产量还是太低,但是张峰觉得也够了,

    把技术推广出去,让别的兵工厂生产去,

    因为他实在对这种老式步枪不感兴趣,

    要造最起码得是56半和81杠吧,

    可是想造这两种枪,

    就得先造处中间威力子弹,

    想造子弹就得有铜和锌。

    张峰查了一下就想放弃了,

    它俩都能用火法和湿法进行提炼,

    火法就是建炉子烧,然后在经过一大堆相当麻烦的处理,最后才能得到铜和锌。

    湿法的步骤就容易不少,但是最后都需要电解。

    他是实在是不想建炉子了,一个方面是实在太麻烦了,

    另一方面就是兵工厂已经有很多炉子了,

    冒的烟已经很难处理了,

    再建的话很容易就会暴露。

    要嘛就是另起炉灶,到别处去建厂,

    要嘛就是造发电机,用湿法提炼。

    不过两种方法都不容易。

    想来想去,张峰还是决定造发电机,

    毕竟电力是工业的血液,

    不光是炼铜和锌,炼钢也能用到,

    而且发电机的原理并不难,

    想造大型发电机肯定是没可能得,

    但是做一个小型水利发电机应该没问题吧,

    就算最后真的失败了,

    带不动电解炉也没关系。

    能给兵工厂照个亮也行啊,

    这样大家就能三班倒24小时干活了,

    产量也能进一步增加不是,

    尤其是造手榴弹的,

    边上就是黑火药,

    根本不能见明火,

    阴个天都能影响生产效率。

    接下来的几天张峰再一次躲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工人们虽然都在加班加点的干活,

    但都会时不时的看看张峰“闭关”的屋子,

    隐隐期待着什么。

    因为张峰第一次“出关”就造出了各种机床,

    第二次“出关”就解决了铸铁加工问题,

    让工厂能生产手榴弹。

    那这第三次“出关”又能带来什么惊喜呢!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