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张峰还想问问硫酸和甜菜的事, 现在也没拿心情了, 他甚至已经坐不下去了, 起身就跟几位领导告辞, 说要回去加紧生产武器, 这话让原本还想挽留他的正副团长恨不得让他飞回去。 也不是他们对张峰有意见, 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 只是在这个年代,活下去才是首要任务, 你俩今天特别聊得来,恨不得结拜成兄弟, 明天他被鬼子杀了,你也只能怀念了, 为了共同的目标,并不用说太多漂亮话。 回到兵工厂, 张峰召集人手开会, 告知大家敌人可能要进行大扫荡了, 兵工厂要做两件事情, 一是战前需要加大产量, 二是做好转移准备。 时间紧迫,大家也都不墨迹, 除了跟火药有关的, 其余全部三班倒开始加班, 张峰也顾不上发电机之类的了, 也是加入了倒班行列, 上手钻起枪管来。 别看他平时不怎么动手, 手艺却非常好, 效率也就只比王老和魏老略慢一点。 其实穿越回古代也就比他们多些见识, 其余的真不占什么优势。 张峰自己就深有体会, 在后世,全自动设备, 夹好工件,调好数据就完事了, 而现在呢,首先是这个钻头就差很多, 材质应该是我兔从矿厂搞到的, 是钨钢做的, 但也不知道是小鬼子, 材料提纯不行还是工艺还不完善, 钻钢管的时候速度不敢太快了, 还得注意角度,防止崩断钻头, 碎屑排出也很差,不时就带取出钻头清理碎屑, 而想继续钻的时候就要仔细的找好角度, 要不然孔就钻歪了。 不过也就只有用过后世各种先进钻头的张峰挑三拣四了。 其余师傅对这些钻头都是爱不释手, 相当珍惜, 到目前为止只崩断过一根钻头, 还让那个学徒懊悔了好几天。 枪管的生产速度还是制约枪支生产的关键, 但是现在熟手太少了,之前那么多学徒, 出师的也只有三个而已。 这个只能以后加强培训了。 倒是手榴弹那边效率大大提高了, 别看张大年油嘴滑舌的, 可那管理能力比张峰强太多了, 调整了模具大小, 在没增大太多的前提下能多浇筑两个弹头壳, 他还增加了浇筑的人手,让效率提升不少。 还取消了钻孔流程,改为直接浇筑打磨, 甚至都不需要进行焖火处理就能制作弹头壳。 组装这边,也找张峰设计了几个简单工具, 比如穿孔机,手动按压机等。 组装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算下来每天就能生产200多枚手榴弹, 比张峰之前预估的足足翻了三倍。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八月就快过去了, 武汉会战都开打好久了, 柱子才跑来通知他,鬼子集结了将近一万兵力, 马上开始扫荡, 让兵工厂马上往山里转移。 鬼子这操作实在是让张峰迷惑, 这算不算两线作战? 可惜他不太懂军事, 搞不明白这些家伙到底咋打算的。 造枪的设备肯定是带不走的, 安排人把所有设备都停掉, 做好保养封存起来, 还在上面做了点简单的伪装。 手榴弹这边加紧生产了不少弹头壳, 这些全部都得带走, 那些小型设备也都得带上。 在路上完成其他的组装工作。 张峰还给张大年小组设计了一套由7个人组成的, 移动手榴弹“工厂” 制作弹壳的3人,分别负责造模、化铁和浇筑, 拉风箱的1人, 加工木柄的1人, 制作拉火装置和组装的2人。 紧张时背起来就能走,放下就能造地雷、手榴弹。 张大年还给这套设备取了个很贴切的名字——“七人背”。 封住谷口,众人依依不舍的走向大山深处。 同一时间,771团团部,众人正围着地图制定作战计划。 吴团长率先说道: “鬼子这次还调动了3万多的伪军,总兵力达到了4万,扫荡的重点是河北地区, 三分之二的兵力在那边,那里的局势相当危机,咱们是必须要去支援的。” 吴团长却信心满满的说:“小鬼子这是自寻死路,派这么多伪军来给咱送装备,哈哈!” 政委也说道:“武汉那边打的正激烈,鬼子也没有兵力增员华北地区, 不过还是得优先保护百姓转移。” 吴团长总结道:“通知个分区、各支队马上保护百姓转移, 同时命令各连分散出去,尽量避开鬼子主力,先把伪军给我打散了!”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我兔把支部建立在连上的优势了, 在连长和指导员的带领下,每个连队都有独立作战的能力。 把几百上千个这样的连队像蒲同英似的洒在整个根据地上。 让鬼子的飞机、坦克和重炮等优势难以施展。 不过就算没有这些重武器, 我兔的轻武器依然处在劣势, 这时根本没有制式武器的概念, 都是有啥用啥, 最多就是同口径的武器安排到同意队伍中, 方便后勤补给罢了。 而鬼子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是他那奇葩的编制, 很多人都好奇鬼子不对中队、联队之类的称号。 他结合旧事汉斯猫部队和白头鹰的人数搞出来的, 分队只最基础的作战单位,相当与班, 一个分队一般13到14人, 按三人一组分为三个战斗组(类似咱们的三三制) 均配备三八式步枪, 还有一个由四人组成的机枪组, 就是那坑爹的歪把子, 这也是张峰一直吐槽的,一挺轻机枪竟然要四个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