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跟着姑娘走进院子, 前院是一个酿醋的作坊, 穿过作坊就遇到一个岗哨, 人家很客气请张峰的带来的战士去旁边屋里喝茶了, 柱子不放心非要跟着, 最后还是小姑娘担保, 柱子才能进去, 张峰不由在心里嘀咕起来:守卫至于这么森严吗? 之后又通过了两道岗哨, 才真正进入了硫酸厂之中。 进入厂房张峰真的被惊到了, 这才叫厂子嘛, 一排排水缸整齐的排列着, 粗略数下来得有二三十个, 比他建的那四个水缸的小作坊强太多了。 看着两人目瞪口呆吃惊不已的样子, 女孩才满意的点点头, 带着两人往实验去走去, 边走还边介绍到: “自从扫荡结束后,我们改进一些工艺和流程,现在已经能够稳定生产浓度90%以上的硫酸了。 老师和其他教授还研究处了硝酸、盐酸、乙醚等,现在正在想办法怎么大规模生产, 另外我老是还在研究硝化棉和硝化甘油……” 说着她老师的一项项成果,她脸上也浮现出骄傲的神情, 小脸也微微扬起,那表情就先刚再说:“快夸我啊,快夸我啊!” 张峰十分真诚的夸赞了起来:“你们真是太厉害!” 柱子虽然不懂这些化学上的东西, 但是听一听研究出来这么多一听名字就觉得高大上的东西, 他也不住的直竖大拇指, 惹得姑娘咯咯直乐。 又过了两个院子,他终于见到了张方奎, 两人寒暄过后, 张方奎拿出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一些白色的东西,有点像棉花, 但是纤维又没有那么长, 张峰观察了半天,略微惊喜的问道:“做出来了?” 就见张方奎表情怪异的点点头, 他那努力压抑着笑容,却藏也藏不住的表情显得十分怪异, 不过张峰才不在乎他咋表达喜悦呢, 反正自己是乐的合不拢嘴, 高兴过后他也奇怪起来, 他见过的硝化纤维根本不蓬松啊, 这个看起来更像棉花, 他又看了一遍介绍发展历史视频才找到原因, 于是问道:“你做过清晰和打浆吗?看这样子胶化也还没做吧,” 张方奎听了他的问题到没有表现出惊讶来, 因为上次见面张峰就跟他简单聊起过工艺问题, 他一直怀疑张峰是从特殊渠道搞到了资料。 但他也没追问过。 “这两天刚做出来的,其他正在准备。” 而那姑娘可不知道这些, 好奇的问了起来。 张峰又给她讲了一遍。 硝化纤维是一种白色的化学产物,又称硝化棉, 是把棉花浸泡在浓硫酸和浓硝酸组成的混合液体之中得到的产物。 就是张方奎拿出来的东西。 是一种很好的无烟火药, 燃烧后无残留物, 威力相当于黑火药的1.5倍, 但是现在还不能当做发射药来用, 因为这样硝化纤维并不稳定, 其中残留的硝酸会跟空气发生反应产生爆炸, 所以还要用清水对其进行反复的清洗, 去除残留的硫酸和硝酸, 之后还要对其进行打浆处理, 因为棉花纤维是空心的, 必须用打浆机将其纤维全部打碎, 才能去除其内部残留的硝酸, 最后经过干燥,就会得到干净安全的硝化纤维。 这样就可以当做一种威力不错的炸药来用了, 但是还不能当做发射药来用, 这是因为硝化纤维继承了棉花松散蓬松的特性, 就算经过打浆处理,密度还是太小,体积太大,没法当做发射药, 所以人发明了胶化工艺,用来来解决蓬松问题, 胶化的方法就是把硝化纤维融化, 然后反复搅拌,揉搓, 去除原本纤维里的空隙和气泡, 等溶剂蒸发后,就能得到密度更高,体积更小的硝化纤维了。 由于它的燃点只需要170c,不能加热, 也不溶于水, 所以想要溶解,最好的溶剂就是酒精和乙醚。 在实际制取中,由于硝化纤维含氮量的不同, 有些会溶于酒精,有些却不溶于酒精, 将两者混合,就能到到致密的硝化纤维了,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吗? 还没有呢, 硝化纤维还有另一个缺点, 那就是在空旷的情况下燃烧速度很慢 但是到了密闭的空间内的燃烧速度却非常快, 能产生相当的大膛压,炮管根本受不了这种压力。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也不难, 早期人们是将石蜡涂抹在上面, 来填满中间的空隙, 减慢燃烧速度。 后来又发现了更好用的石墨,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见到的火药都是黑色, 而不是原本的白色的原因。 而这些工艺的发现人类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 硝化纤维才变成一种安全可靠的发射药, 应用于战争之中,也标志着现代战争的开始。 成了制造子弹、炮弹还有火箭不可或缺的材料。 既然张峰知道下面的全部流程, 张方奎索性拉着他进入实验室, 一起研究起工艺流程来。 张峰按照视频里介绍的开始画图, 制作相应的工具, 这些工具也都不难, 打浆机大家应该都见过, 豆浆机就是一种小型打浆机, 搅拌机后世更常见了, 他俩的结构、原理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最大的区别就是,打浆机用的是刀片, 而搅拌机用的是搅拌棒。 剩下的工序用盆或缸就能解决。 所以很快院子里就用柱子搭起了一个个晾衣架, 挂起了一根根像面条一样的硝化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