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当然,只是暂时。因为,李靖的人生传奇才刚刚开始。 前面说过,李渊进入长安,得到了三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还有一个不好也不坏的消息。坏消息已经说过了,不好不坏的消息也已经讲过了。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好消息。 李瑶姬,李渊最最宝贝的女儿,还活着!她既没有被官府抓住,更没有被砍头,而是还活着,活蹦乱跳的活着。事实上,李瑶姬不但活着,活的还很滋润。关键是,这个丫头片子,竟然不声不响的拉起一支队伍,一支颇具规模的队伍。颇具规模是什么概念,答案是十万大军! 让我们走进李瑶姬,走进这位姽婳将军的第一段人生传奇。 提起“姽婳将军”四个字,亲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林四娘。是的,作为明末清初的传奇女性,林四娘先后被王士祯、蒲松龄、曹雪芹等文坛巨匠采入他们的作品。 为了报答宁王的知遇之恩,在宁王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林四娘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的走向她并不擅长的战场,其精神的确可嘉,勇气也着实让人钦佩。不过,除了血洒沙场,林四娘对于宁王的帮助,其实寥寥,约等于无。因此,范范一直以为,将其称之为女英雄没问题,至于姽婳将军这个称号,实在有点不伦不类。 中国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女将军不是没有,比如说,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比如说,夫死妻继的杨门女将。可惜,前者来自北朝民歌,后者来自通俗演义,她们,没有能够走进史书,走进由男人书写和主宰的史书。 当然,走进史书的女将军也有,比如说,平阳昭公主,李渊最最宝贝的闺女,也就是范范笔下的李瑶姬。 郑重声明,李瑶姬这个名字来自于范范的杜撰,因为,在史书上留下一篇传记的平阳昭公主,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李渊太原起兵之前,为了掩护老公逃离京师,李瑶姬主动留在长安,吸引那些监视的目光。最终,柴绍成功潜出长安,狂奔在去往太原的路上。 黄昏,一个书生,一个长相俊美的书生,大摇大摆的走出柴府。书生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的诵诗,一边冲着不远处那些负责监视的士兵拱手。 士兵需要监视的是李瑶姬,不是酸了吧唧的书生。因此,对于柴府走出的这个俊美的年轻人,没有人注意,更没人跟踪。 几天之后,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可怜虫才发现,李瑶姬,他们重点照顾的监视对象,已经离开了长安,离开了他们的视线。 一身男装,李瑶姬大大方方的走出了柴府,走出了长安。现在,她的目的地不是太原,而是长安附近的户县。因为,那里有一处产业,李渊的产业,李氏庄园。 李氏庄园很大,可以卖钱,买很多很多钱。有了钱,就可以招兵买马,拉起一支队伍。有了队伍,就可以在关中翻江倒海,干一番事业,为爹地杀进关中,入主长安,打下一个基础,一个良好的基础。 很快,李瑶姬就拉起了一支队伍,一支两千多人的队伍。然后,李瑶姬就得到了一个消息,李渊太原起兵的消息。 要想实实在在的帮到爹地,两千人是不够的,塞牙缝都不够!所以,李瑶姬要壮大队伍,不是一星半点的壮大,而是翻倍、翻倍,再翻倍! 李瑶姬贪婪的目光紧紧的盯住了胡商何潘人,因为,何潘人手下有三万人马!她要兼并这支队伍! “什么?我的小姐!我们两千人,要兼并人家三万!我没听错吧?”当家僮马三宝听到李瑶姬的命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角,哦,不对,耳朵。 “对,你没听错!现在,我命令你,去与何潘人谈判,商定兼并事宜!”李瑶姬似笑非笑的看着马三宝,吐气如兰的说。 “小姐,您要对奴才有什么不满,直接把我剁了就是,何必让奴才巴巴的跑去送死?”马三宝一张苦瓜脸,欲哭无泪的说。 “你很好!我怎么舍得让你死?” “可是,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错!这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任务!” “是奴才疯了?还是,还是,……” “放心,你没疯,我也没疯!” “这,这,这,怎么可能?” “你只需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何潘人一定会乖乖投降!” “我试试?” “不用试,一准成功!” 果然,马三宝成功说服何潘人,李瑶姬的手下变成了三万两千。至于李瑶姬都跟马三宝说了些什么,不要问我,因为,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李瑶姬真的用区区两千人,兼并了人家整整三万人! 李瑶姬又依法炮制,先后兼并了关中附近的几支起义军,实力迅速膨胀,很快就达到了十万! 李瑶姬一跃成为关中最大的一支反叛武装,这,引起了大隋官兵的注意。讨伐的官兵一支接着一支,却无一例外的吃了败仗,其中,也包括大名鼎鼎的屈突通。 当李渊一路势如破竹的杀奔关中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关中的很多地盘,早就姓了李! 这,就是姽婳将军李瑶姬初出茅庐第一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