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文远的举动,朋友感觉很好奇,或许,还有丝丝缕缕的不满,于是亲自跑来问个究竟。 徐文远两只小手一摊,一脸无辜的说:“沈重讲的东西,都是再浅显不过的大路货。真正深奥的道理,他一点不懂!这种人,怎么配作我的老师?反过来,作我的学生,似乎还凑合!” 一个胎毛还没未褪的娃娃,竟然大言不惭要作沈重的老师!不要忘了,沈重可是名震京师的硕德鸿儒!这个牛,徐文远吹的有点大,大的可怕! 这种话,自然是见风就长,传播速度比光还快。很快,这话,就传进了沈重的耳膜。 人家已经公开叫板,沈重如果不接招,以后,在长安,还怎么混?因此,很快,沈重就亲自登门拜访。一番唇枪舌剑的辩论之后,沈重败下阵来。 沈重输了,输的心服口服。告辞之前,沈重无限真诚的说:“论学问,你,的确可以作我的老师。不过,看在我一大把年纪的份上,你降降身段,我们作同学,好不啦?” 从此,沈重,年近花甲的沈重,就成了徐文远的同学。此时的徐文远,还不到二十! 经过这件事,徐文远自然是窗户外面吹喇叭,名声在外。于是乎,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几乎踢坏了徐驸马家的门槛。不过,徐文远是个要求很苛刻的人,要想作他的学生,很难,真的很难。 徐文远究竟收了几个弟子,我们已无从得知。不过,至少有四个,四个板上钉钉的弟子。因为,这四个人都成了名人。事实上,他们的名气,应该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老师。 这四个牛气冲天的学生分别是:窦威、杨玄感、李密,还有一个,当然就是王世充。 是不是有点眼熟? 杨玄感,叛贼!李密,叛贼!王世充,叛贼!一代儒学大师,竟然一口气教出三个叛贼,这,让徐文远情何以堪? 而且,这三个叛贼,在风起云涌的隋末唐初,还分别闯出了名堂,不小的名堂! 在统治集团内部,杨玄感是第一个扯旗造反的人,着实把杨广吓了个够呛! 很长一段时间,那个传说中的真龙天子,第一人选都是李密。事实上,李密几次大难不死的经历,的确传奇。不过,更传奇的是,他在谈笑之间,轻而易举的解决了隋末第一名将张须陀。 至于王世充,比起他的两个师兄,似乎也逊色不了多少。不,简直毫不逊色。因为,他控制了帝国东都,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而且,正是这个王世充,在不远的将来,还让李世民吃苦头,不大不小的苦头。 三个叛贼的名气越大,名头越响,徐文远的心就越发的抽搐。幸好,他还有一个不错的弟子:窦威。 如果单论出身,窦威和他的三个师弟没法比。因为,他的出身,可以甩三位师弟一人一条街。 早在北魏,窦氏家族就是赫赫有名的八大上柱国之一,与杨坚家族、李渊家族并列,家世不是一般的显赫。而且,短短的北魏一朝,窦氏家族就先后走出了三位皇后。 不仅如此,窦威与李渊还沾亲带故。李渊最最心爱的老婆,毛毛球窦氏,是窦威的侄女,堂侄女。如此说来,在不久的将来,窦氏家族还会增加一个皇后,毛毛球窦氏。 窦氏家族世代勋贵,是名符其实的将门世家。因此,窦家的年轻人大多喜欢舞枪弄棒,只有窦威偏偏喜欢读书,喜欢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因为痴迷于书海,窦威被他的哥哥们赐予了一个响亮的外号:“书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书痴窦威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能求教于更大的书痴,徐文远。如此一对师徒,自然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就这样,窦威成了徐文远的学生,最最得意的学生。 书痴窦威的仕途,始自大隋,当时,他得到的官职是秘书郎。秘书郎是一个闲职,无权无势无地位。这,让窦威再次成为哥哥们的笑柄:“读书有什么用?你们的孔圣人,一肚子学问,无人能敌,还不是照样困顿一生?何况是你?” 面对兄长的讽刺,窦威淡淡一笑,不置一词。因为军功,哥哥们个个身居显职,自然看不起秘书郎这个闲职。不过,秘书郎虽然是个闲职,却有一个好处:可以天天与书为伍。这,对于嗜书如命的窦威,简直是天大的好处! 窦威喜欢这个闲职,发自内心的喜欢。因此,当其秘书郎任满,即将升迁之际,他,作出了一个选择,一个让很多人都扼腕不已的选择:拒绝升迁,继续留在秘书监。因为,那里的书,他,还没有读完。 秘书监的书读完了,窦威被外放为蜀王杨秀的属官。杨秀是杨广的弟弟,亲弟弟。杨广弑父杀兄,登上天子之位,杨秀心里不服,一门心思的要造反。窦威谏阻了N回,一点效果也没有。万般无奈,窦威只好选择了辞官。 杨秀造反失败,王府属官无一例外的受到了株连,只有窦威因为及时抽身而幸免于难。事实上,窦威不仅没有受到牵连,还升了官。 可是,杨广万万没想到,窦威不同意杨秀造反,并不代表对他这个皇帝没意见。事实上,杨广的诸多做法,都让窦威这个儒家伦理道德的追随者,感到不满。窦威发泄不满的方式很简单,就是进谏,一次又一次的进谏,一次比一次言辞更加激烈的进谏。 窦威谏来谏去,终于把杨广谏急了。杨广一生气,一瞪眼,窦威的官就没了,彻底没了。转了一圈,窦威的官还是没了。至少,他的仕途,在大隋的仕途,已经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