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身股,折一人2500两。” 这一开口,就把郑诛和吓到了。 这不就是股份制吗? “股本5000两,虚加你与横姬夫人,是为一万两。一万两是这家商号的原股,若再增加股东、剔除股东,就需要我、你,还有横姬夫人,一起决断。而我出银股,故若商号收益,按理说我拿七成,你和横姬夫人拿一成半。” 说到这里,沈昊停顿了一下。 意思就是,他作为原始出资人,本该拿大部分收益。以身入股,也就是出力做事的,普遍只拿一成多分红。 “但毕竟此事仰赖于你和那位夫人。所以年末分红,那位夫人拿三成,你拿两成,我只拿五成。”沈昊说。 这不就是年终分红?以及,经理激励机制? 这时,马千户坐不住了。 他站起来问:“那俺呢。每个月的行船都是俺来安排。” “还有我,负责掌钱。”朱启功也问。 沈昊摆摆手,说:“你们俩各自按照大柜、二柜的待遇算。” 大柜、二柜,就相当于大经理、二经理。 这样一来,日本丝织走私集团的头目就集齐了。 幕后出资人,沈昊。 大经理,郑诛和。 物流经理,马千户。 财务经理,朱启功。 公关经理,横姬夫人。 “那接下来,议一议这商号该叫什么。”沈昊意犹未尽,他终于看到了撬开日本国门的是曙光,因此无比的激动。 “日本人都管商店叫屋,把大商会叫做株会社。我们可以叫武藏屋。”郑诛和提醒道。 他的本意是想起个有迷惑性的名字打掩护。 谁知道沈昊大手一挥,豪气十足的说:“就按我们江南的规矩,叫大明江户织造公司!” 作者的话:早上好。 第二十七章 郑大总统! 孔子曰:‘公者,数人之财,司者,运转之意’。公司,是一个标准的古称。 经过一阵的头脑风暴,郑诛和才知道,公司原来是北方人搞组织的时候喜欢喊,尤其是地下暴力团体。但后来慢慢就不用了,改成‘帮’。随着客家人传到南方。再后来,南方人也不用了。被‘会’所取代。 因为公司是俩字,比‘帮’和‘会’多一个字。 中国人向来是在能偷懒的地方绝不多费劲。 只是殖产兴业学兴起之后,新潮的儒商喜欢叫公司。 只是这是否...有点嚣张? 德川幕府严禁外国人在日本经营产业。目前也只有荷兰人和中国人在长崎港有点进出口贸易点,而郑诛和可是要把非法公司直接开在江户城外啊。 “名不正则言不顺。”福建人林正官义正言辞的提议,“既然是隐秘不可告人的地方,就按照福建规矩,开个会。再雇佣些打手、探子,入会烧黄纸、拜关公。抓些猪仔来干活,就叫江户会。” 这个提议,让郑诛和瞳孔地震。 即便是傻子,也知道天地会这样的组织完全非法。在京师属于严打严抓的黑恶势力。 “放屁。该叫帮!武藏帮!京师有漕帮,大河上下运东西的谁不得拜码头?九河下梢打听打听,我马千户也...”马千户蹦出来,觉得必须捍卫北方人的正统。怎么能学南方人呢? 郑诛和已经傻了。 咱们是官府黑社会没错,可你们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熟练? 这时,郑诛和拿起镇纸在桌子上哐哐的敲,就像是赫鲁晓夫在联合国敲皮鞋。大司正果断命令:“就叫大明江户织造公司。等给皇帝交笔钱,就可以加上御制的冠词,把咱的货挂上皇家贡品的牌子了。” 这年头,礼崩乐坏的厉害。 为了搜刮军费,喂饱北方十几万将士,只要给当今皇帝交一笔钱,就能把自己的商货冠名为皇家贡品,抬升身份。 一开始只要一千两,后来人们哄抬物价,抬到了上万两。 再往后皇家贡品泛滥,这冠名生意的销路不佳,降到几百两。 皇帝想了一个新窍门。 他重新整理了内府十二监,限令每个监都要放出十个名额,招纳皇家正贡。这个皇家正贡的起拍价十万两起步,还是按年费计算,每三年拍卖一次,竞拍成功要给皇家免费供应三年。 尽管如此,拍卖者仍络绎不绝,一年就能拿四百万两。 “好,我这就...”郑诛和想起身告辞,却还被拉了回来。 “还没想好公司的头目叫什么呢?你是公司的话事人,你得留下。”这次,是李准拦下了他,热切的说:“兄弟的生意也用得着你的船,咱多亲善亲善。我提议,按照北方的习惯,你就叫总理!总而理之。” 总...总理? 郑诛和是真的迷乱了。 北方民间帮会的老大,有各种各样的名号。总理只是其中一个。 其实总理是民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