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才被改建成宅院。过去他们家繁华时,用来安排访客居住,现在家门破败了。若非您是明国上人,恐怕他们也不会租。” 这油头滑脑的家伙,脑袋还挺灵活。知道借用郑诛和明国人的身份去讨价还价。 关东郡代,郑诛和仔细思索片刻,想起了春姬讲的一些故事。 郡代,是德川幕府在地方一级上最高的官僚,大概相当于省长,一般由10万石以上的大名才可出任。 据说德川家康统治日本天下的时候,在全国设置了四个郡代,关东郡代由他的亲信伊奈忠次负责,负责打理包括武藏、上野、下野、上总、下总、安房、常陆、相模八国的幕府领地。 不过这么大的官职,很快就被新的代官架空。如今的关东郡代,虽然空有崇高的地位,但实际管理的土地大概也就是自家祖传的赤山城4000石,却要以4000石的家臣阵容,打理武藏国22万石的幕府领地,日子过得很艰难。 这些郑诛和不清楚,但伊奈家门庭冷落,官位高、权力小,倒是很好理解,他们家的大门都积灰了。 这个时候上门混个脸熟,烧烧冷灶正合适。 听闻明国上人来访,管事的急忙跑开,换成武士来接待。 “滚开滚开,哪来的野种杂碎?”守门的日本武士毫不在意的拳打脚踢,把仲买人小六驱赶到一边,转头又低头哈腰,满脸堆上讨好的笑容,对着郑诛和:“明国上人殿有何贵干?这里是关东郡代的官邸,伊奈氏之府。” 郑诛和微微仰头,不着痕迹观察着关东郡代的府邸。 这宅院应该有数千亩之大,比郑诛和看中的宅院大了数千倍。同样是木制建筑,却有着奢华的大顶宫殿,建设精美的楼宇厅堂。它甚至奢华到,可以把围墙设置的如同城堡一般,在上面安排武士与足轻巡逻查哨。 但也很破旧,到处都是缺损。 郑诛和陷入玩味。 作者的话:感谢夜夜不笙歌,问小妖,感谢大家的投币支持! 第七章 夫人、留学生、教学 郑诛和向看门武士说明来意,后者立时诚惶诚恐的回去禀告。 听闻明国上人使者来访,关东郡代府邸还出现了一阵骚动。这座府邸里只有每个月回家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工作的家主伊奈忠笃在时才会热闹一些。 昔日权倾关东的八国郡代,现在早已是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职权被各级代官分割,许多人宁可去权臣家门口排队请吃饭,都懒得到关东郡代门口送上一封拜见信。 不一会,那武士竟出来说:“明国上人殿,我家女主人想在茶水之间,招待您的到来。” “是否太仓促了?明国上人殿,没有拜访信,也要带拜访礼啊!”小六在后面喊。 郑诛和一时也感觉太仓促,哪有上来就看人老婆的。 “滚,明国上人殿做事,还需你聒噪?”伊奈武士一脚把小六再次踢出门。 思虑片刻,郑诛和唤来笔墨,挥毫泼墨写道:“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请把这幅字画送给你家主人。” 最后题字,大明举人郑诛和。 郑诛和好歹是十几年读书的神童,一手笔墨在京师虽然不算出彩,在这日本可称得上惊才艳艳。 字是好字,诗也是好诗。这可是朱舜水的诗,明末乱世时东渡日本的大儒,在日本极有名气。在题字上,郑诛和没有题官职,而是告诉这家主人,自己刚拿下举人的功名,是有编制的高级文化人! 作为文化人,郑诛和被带到郡代府邸的高级会客厅,茶水之间以招待。 这里装扮奢华,墙壁肃然,门廊隔板均涂抹漆画,仆人则搬来两面金粉绘抹的屏风,放在郑诛和与主座之前。 不多时,侧门打开,一阵女人小步快行的声音传入耳中。 “日安,明国行人殿。吾夫君久不在家,方由臣妾出面迎接,真是莫大的耻辱。”屏风之后,一位身量娇俏,声线悠扬的年轻少妇活泼的下拜。她的言辞十分委婉谦卑,但这只是正常礼仪用语。所以尽管郑诛和听起来如沐春风,仿佛马上就可以对少妇予取予求,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郑诛和只是明国的外交专员,对方可是德川幕府旗下极少数的万石大名。 伊奈忠笃的正妻,名为横姬。 这是一位身材小巧,相貌可爱的年轻夫人,她穿着幕府大员妻子才可以穿的‘晴着’,最近的上流款式。鲜艳的火红吴服上花纹惊艳,飞舞着一只仙鹤,长而大的振袖拖地仙气飘飘,同样颜色靓丽的大腰带裹缠在腰后,仿佛一个大蝴蝶结般可爱。 她抬起头,透过屏风的缝隙,观察着明国行人。 他很高大,比普通日本人高出一头不止,坐在那里宛如小巨人般伟岸。他身上还有一股武士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