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虞知道自己这样突然给她来这么一下有些过于唐突,所以用相当轻松的语气,随意道。 对此,刘备显得有些为难,抱歉的拜了拜:“可我刘备不过一乡野村夫,怎敢妄议英雄。” 乡野村夫? 刘虞对刘备的过度自谦感到有些意外,原来跟传说中的不一样,刘备并不是一个逢人便说自己乃汉室宗亲的传销头子,一点宗亲的样子都看不出来,甚至还会把‘乡野村夫’这种贬损性很强的名词往自己身上安,很低调嘛。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自己这位宗室之首的面前,觉得自己的皇家血统有些过于微不足道吧。 总而言之,刘备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家伙,虽然藏匿了某些肯定会有的雄心壮志,故意做出憨厚,但给人的感觉却一点也不虚伪。 倒不如说,她的这些自嘲,也是一种无形中的自我保护,而目的则是为了让自己忘却那骨子里的自卑感。 自知身世微,不敢高声语。 到了一定的年龄,认识的人大多都混得不错,而自己至今还在碌碌无为,这便是刘备现在的状态了。 可恶,不要自暴自弃啊皇姑,如果连自己都觉得自己是老鼠人的话那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不过想到这里,刘虞的思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曹操跟刘备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条件其实是跟现在不一样的,因为那时的刘备已然做过徐州一把手,官方认定为了大汉皇叔,并不算碌碌无为之辈,只是因为荣耀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导致心性渐渐消磨。 但现在不同,刘备她沮丧了吗? 没有,完全没有。 在董卓来了之后,那才是备备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间,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连连克死了几个老大,怎一惨字了得。 因此,刘备现在的情况只能说是,被煞笔上司针对了,被阶级固化阻碍了,被这乱又不是很乱的时代给限制住了。 那么理所应当,她现在会唯唯诺诺的举出那些英雄的例子吗? 不会。 因为她还年轻,因为她还想燃。 于是,刘虞开口道:“幽州公孙瓒,据辽东之地,引白马义从之众,西征乌桓北击鲜卑,此人可算英雄?” “……” 刘备惊了,自己还没答应聊聊天下英雄,这位大人索性直接说了起来,而且居然是这个问题——公孙瓒算不算英雄? 作为读书时的同窗好友,她现在这个官职都是公孙瓒给的,自然得慎重的回答,遂开口道:“公孙瓒将军,北击外敌,守汉疆土…算得英雄。” “那是天下第一英雄?”刘虞又问。 “这个……应当不算。”刘备不会去说上司的坏话,但更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所以关于‘天下第一英雄是不是公孙瓒’这个问题,她很快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公孙瓒很强,但还差了不少。 “那你觉得公孙将军不足之处是?” “这个……” 见刘备已经有了一些聊天的欲望,但仍然十分拘谨,所以刘虞将坐姿切换到一种相当随意的状态,尽力消除对方的紧张感:“今日之言,不过是朋友之间的一次闲谈而已,玄德不要推辞。” 这一句不要推辞,让刘备无法再蒙混过关,毕竟不能驳了州牧大人的面子。稍作思忖后,她决定指出公孙瓒的不足:“公孙瓒将军的士兵虽骁勇善战,但却纪律涣散,战时劫掠胡人,闲时又劫掠百姓,如此之举短期内的确可以强军,但备以为,人心胜于军心,欲要成为英雄,必先俘获民心。” 这些话刘备早就跟公孙瓒说过,因为是以一个老同学的立场,所以公孙瓒没有像对别人那样,把反对自己的砍掉。 但是,也充耳不闻了。 几番劝阻过后,刘备看穿了公孙瓒这个人的本质,料定其日后极大可能会败于失去民心。 毕竟一个过分迷信武力,认为铁血政治能够镇压一切的家伙,早晚会因为遇到更强的武力一战而溃,然后连重新站起来的资本都不复存在。 墙倒了,大家就都要来推了。 “嗯。”对于刘备这番‘以人为本’的理念,刘虞没有过多评价,又问,“那还有一人,当朝国戚,割据一方,作为一州之牧……” 听到这种描述,刘备心都惊了。 当朝国戚,割据一方,一州之牧,符合这条件的不就是…… “益州刘焉,可算英雄?” “不算。” 刘备果断回答。 “为何?” 刘备已经聊嗨了,既然州牧完全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那么她便直言道:“刘焉出身显赫,曾贵为宗室领袖,但不思皇恩,割据益州对抗朝廷,纵容张鲁阻塞交通。对外,无讨伐叛贼之心,对内,无恩泽百姓之意。此人,实在不能算是英雄。” 刘焉是否能够作为英雄,刘备不仅从他不臣之心进行讨论了,更加指出一点——他无进取之心。 如果你真的想要割据,那你为什么不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