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赵紫胧,转开了话题,问道:“紫胧觉得,两年之内组建一支比公孙瓒还强大的骑兵,有可能吗?”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老白马义从的赵紫胧很有发言权。 稍作思索后,她回答道:“可以。” “为什么可以?” 刘虞反倒困惑了,公孙瓒在幽州发育了这么些年,而且还有幽州第一大世家公孙氏作为支撑,怎么会轻易的被自己这个从外地空降而来的官员所超过呢。 她是不是在说漂亮话糊弄我呢? “主公有所不知,公孙瓒的军队虽然也很强大,甚至能够跟西凉铁骑较量一下高低,但实际上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赵紫胧要说的并不是一个秘密,但外来户刘虞显然不知道。 “什么问题?” 刘虞开始重视起来,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极其有利的信息。 赵紫胧言简意赅道:“穷。” “……穷?”刘虞脑袋旁边打出几个问号。 对此,赵紫胧详细解释道:“公孙瓒军虽然兵员数量不小,而且还有两万骑兵,但长期面临着粮食匮乏,武器短缺的问题。因为辽东数郡都非大郡,地广而人稀,根本就支撑不起接连不断的抗胡战争。” 赵紫胧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公孙瓒辽东数郡的人口是四十万,而自己这边如果把流民安置好了,人口户籍将会达到一百一十万左右。 换个好理解的说法,一矿对三矿。 公孙瓒那家伙的确是经常在打仗,且胜多负少,但基本上都属于强开,完全就是在用整个幽州西部的百姓养自己那一支军队。 穷兵黩武这四个字,一点也没错。 “公孙瓒军的骑兵跟胡人比较,装备的优势并不算大,主要胜在兵员素质跟统兵将领的指挥能力。”赵紫胧对于公孙瓒这个人是很尊敬,但不足的地方还是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了,“但实际上,白马义从,并非无懈可击。” “可之前我看你们面对三倍数量的敌人,打得非常轻松啊。”刘虞不解道。 赵紫胧笑了笑,回答道:“车鹿会的军队,放在胡人之中也是最差的一类,根本就不是乌桓主力。” “那应该也比普通的骑兵要强出很多吧。” “这个倒是没错,但差距并不是云泥之别。”赵紫胧看着校场上的那些质量参差不齐的马匹,说明道,“白马义从之强,一是因为全部士兵所骑皆是白马,给敌人一种强力的威慑,让敌人未战便心生畏惧。二是,所有骑兵的弓,皆是用白母石打造,威力比起黑武强劲数倍。三是,所挑选的士兵皆是十里挑一的善射之士,本就是精锐。所以,三者结合在一起才铸成了百战百胜的白马义从。” “这不就是举世无敌吗…” “有弱点。”赵紫胧没有因为自己前白马义从的身份而有所隐瞒,直接承认道,“义从护甲太差了,无论是人还是马,只有极少的部位用了白母石,其它地方要么是黑母石,要么是铁。它的防具,完全无法跟这只军队的战斗力所匹配。” 好家伙,符合历史了。 历史上的白马义从,就是因为轻骑防御力不行,所以被鞠义的八百先登(大戟士)和一千强弩手所灭,所以兵种克制。 想到这里,刘虞觉得自己也得备点这样的军队了,如果白马义从敢鲨我,设计灭之! 当然,能收编就最好了。 穿越到三国,谁不想要一只帅得飞起的白马义从呢? “主公如果组建新军,那凭借着幽州的钱粮赋税,一定能够打造出一只除了作战经验以外,都强于公孙瓒的部队。”赵紫胧笃定的说道。 “可作战经验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个,毕竟公孙瓒久居边境,为战而生,而州兵则是以守城为主,未经历过大的阵仗。”赵紫胧没有踩一捧一,说的很务实。 “有了。”对于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刘虞稍作思索后,便有了主意,“就算互市了,也总有南犯的小股胡人,倒时候就轮流派出新军交战,权当练兵了。” 这个创意来自于兔子对猴子的自卫反击战,当时就是七大军区轮流上阵练兵。 “……” 刘虞的随口一提,让赵紫胧倍感震惊。 “怎么了?有问题吗?” 赵紫胧对此方案没有任何异议,只是睁着大眼睛看着刘虞,钦佩道:“胧只是感叹主公之睿。眨眼之间,便想到如此妙计。” 很好。 这种被迷妹崇拜‘你好聪明’的感觉真尼玛棒。 不过呢,我可不是聪明,我只是比了多了两千年的经验罢了。 “那么说,比轻骑兵更强的,就是重骑了?”没有过于的沾沾自喜,刘虞又认真的提问道。 “重骑不仅比轻骑更强。”赵紫胧稍作停顿后,回应道,“在我看来,重骑是无敌的。” “但同样,也是最为昂贵的。”刘虞很懂。 “是的,公孙瓒将军曾经便想打造一只数十人这样的部队,但还是没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