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

北仓三六年,漠北王严褚接手天下,肃整朝堂,精良之师遍踏诸国,威震四海,成千秋大业。此生唯一干过心软的事,便是留下了前朝九公主元欢的性命,养在了琼玉楼,任这抹心头白月光说一不二作天作地。  此后四载,争执无数,脸皮撕破,元欢日日银钗素衣,在最后一次争...

作家 画七 分類 古代言情 | 26萬字 | 171章
第(62)章
    汹涌而起的欲/念被这短短两句话浇灭,严褚睁着眼,怎么也没有睡意,窝在他身侧的小姑娘又睡得轻,他到底是舍不得动,就这样撑到天将破晓,才合了会眼。

    ====

    那罗家庶子的死,就像是大海中少了一朵浪花,引了几天的热议后,再加上有心人暗中操控,这事很快便如同泡沫一样,掩于尘嚣之下。

    说来说去,每年不明不白死于后宅中的庶子庶女,不说多如牛毛,却也是不少的,这么连面都没露几面的人,哪怕就这么死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同情。

    京都格外的湿冷,苏太后又惧寒,所以慈宁宫里早早地烧起了地龙。

    檀香味淡,苏太后起了个大早,此刻跪在小佛堂前念经,点着的三根香都已燃了大半,最后她起了身,眼皮子掀了掀,淡淡地问:“出什么事了,这样慌慌张张的。”

    吴嬷嬷是知道苏太后礼佛时最不喜人打扰的,但今日这事,不禀报也是不行,她上前搀了苏太后的胳膊,道:“来报信的丫鬟不懂事,娘娘息怒。”

    苏太后摆了摆手,声音沧老:“没有要紧的事,自然不会如此冒冒失失,说罢,又出了什么事?”

    这段时间的事格外的多,且大多都是些不好的消息,苏太后简直怀疑自己冲了霉运,每日拜佛时便更虔诚了。

    “大将军托人带话给太后娘娘,说将军府子嗣不丰,苏诚仄难堪大用,想挑个品行端正的过继到膝下,将来可保将军府无虞,叫太后娘娘留意合适的人选。”

    瞧瞧这话,吴嬷嬷光是说着就觉得不靠谱。

    苏太后听完,啪嗒一声,手里的佛珠掉到了地上,滑出了老远。

    “荒谬!”她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哪有亲生儿子晾着不管,反倒想着过继的?”

    “将将军府交到一个外人手中,兄长是脑子不清醒了吗?”苏太后满脸惊愕,声音跟着尖锐了许多,吴嬷嬷急忙出声劝道:“娘娘先别气,将军会这般做,应也有自己的考虑,将军是什么性子,难道您还不知道吗?”

    “我就是太清楚了。”苏太后心情慢慢平复下来,蓦地叹了口气,将那捡起的珠串又戴回手上,细细地抚摸着,“兄长这些年就是太苦了,苏家能有今日的一切,都是他靠命拼出来的,甚至哀家能有今日的地位,也全靠年轻时兄长扶持。”

    “过继这事又岂是玩笑事?苏诚仄再不争气,那也是他的亲身骨肉,外人终究是外人,到底没有血缘关系,这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找来的这个,心是个什么颜色的?”

    吴嬷嬷又道:“将军还特意吩咐了,得找年龄大些的,五六岁得从头教起的顶不得用,也不拒原来的家世,有报复有真才实学就好。”

    苏太后已然说不出话来了。

    “还有一事,是将军和夫人说话时,宋嬷嬷无意中听见的,也不知真假。”

    苏太后于是拍了拍她的手,道:“有什么话直说就是,这么多年,你的性子哀家还不知道吗,那些不靠谱的话你又岂会说来给哀家听。”

    吴嬷嬷笑了笑,扶着她过了跟前的一道小坎,“夫人劝将军,说既然皇上不喜欢四姑娘,便不送进宫了,到时候挑个好的夫婿,也好活得肆意些。”

    说到这里,吴嬷嬷去瞧苏太后的脸色,果真已经垮了下来。

    总所周知,苏太后与将军夫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好,主要是因为后者出身微寒,还独占着苏俞十几年不纳妾,自个又生不出嫡子来,生的两个姑娘还有一个是病秧子。

    不然的话,哪有今日这般尴尬的过继局面?

    说起这个,苏太后气得手都在发抖:“她竟还有脸提这个!她生不出嫡子,还不让苏槿入宫,苏家满门的荣耀,就要葬送在她手上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