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訂親 轉過年來,雲卿十八歲上,江王同王妃商議後,為其定下一門親事。對方是安國公嫡次孫,安國公兩朝元老,其父有開國之功,雲卿為親王嫡女又封長寧郡主,這樣的一樁親事,外人來看實為門當戶對的良緣佳配。 雲卿如今已不用再去宗學,隻安心在家準備些出嫁的物什繡品,元懌不忙時,便也不再外出,只在家陪著她。這日學堂休沐,陶依過午要進宮一趟,眼下趁著時間還早,先去了趟江王府。 陶依進到花園,便看到安襄。“誒,四姐也在啊?” “四姐來和我講講大婚的事宜。” 安襄年初和沛國公的次子驃騎將軍司馬闊成了親,司馬闊少年將軍戎馬十載立下不少戰功,是為數不多的在朝中並不站隊漢王而是選擇中立的武將。只是司馬闊一心都在功業上,自從正妻五年前去世後便再不提續弦,這一耽擱下來到如今已然三十仍舊膝下無子孑然一身。魯王感念司馬闊的功勞,又看重將軍為人,竟提出將小他十一歲的女兒安襄郡主下嫁,司馬闊自然不敢應允,最後還是沛國公點的頭,才定下了這門親事。 彼時安襄郡主正和雲卿於涼亭閑話,元懌坐在一旁,不知從哪裡弄來個魚竿正在荷花池邊釣鯉魚。 “我當是誰呢,原是咱們郎門女將陶依郡主啊。聽聞前兒你將定遠侯家的四公子打了,沒想到今日還能出門呢。”安襄成親之後,性子淡了不少再鮮少如過去那般張揚,只是說話的習慣仍舊改不了,尤其見著陶依。 “誰讓他欺負老實人,該打。”陶依撇嘴,走到元懌身邊,她都來這麽半天了,元懌都沒動彈一下。“元懌你幹嘛呢?” “釣魚。” “我還不知道你在釣魚,怎麽見著我也沒個反應?” “真不怨我,是他和人辯駁不過動手推搡,我一時看不過去順帶行俠仗義教訓他兩下而已,又沒有真將他打傷,不信你問元懌,她當時也在的。” “我可不是小孩子。”陶依坐到雲卿身旁,蹙起眉顯得頗為擔憂:“五姐,我看了那個孫仲和,文弱書生模樣手無縛雞之力說話還酸裡酸氣的,被比他小的侯魁都能打的毫無還手之力,這樣的男人你當真喜歡嗎?” 陶依察覺出姐弟倆之間氣氛不太對,清清嗓子,“要是我,才不管什麽父母之命,當是挑個我自己最滿意喜歡的。” 二人對視,雲卿目光深深,看不出情緒。這門親事說定前,她娘來找過她,講到孫仲和從文總不會像那司馬闊般扔下妻子不管,而他這人又穩重有禮風評不錯,看著是個老實的,雖然相貌並不那麽出眾,但也斷了那些花花腸子。她爹也來找過她,講的道理才最終說服了她。安國公子孫從文者眾,這就擺明江王府對兵權並不拉攏,這樣魯王和漢王兩邊都不會得罪,日後元恆元懌的路也能走的順暢些。而江王沒說的是,如今皇上年邁愈忌黨爭,他這個閑散多年的兒子,如今終於得到了重視任用。越在這個時候越要小心謹慎,元恆已然在軍中掛職,雲卿的親事便一定要找位高權重的文官世家。 “五姐……” 這話一出,涼亭安靜下來,誰都沒有再出聲。放在平時,安襄早就打趣她了,如今竟也沒了動靜,隻獨個坐在那裡似在出神。 “四姐!”陶依瞪起眼睛,放在往常兩個人早就你來我往互相鬥起嘴來,今兒她卻只是哼哼鼻子終究沒說出什麽。司馬闊成親半月便去往邊塞換防,沛國公府是長媳當家,這位長媳原是吏部尚書的長女也是京都城裡出了名的伶俐人,雖然不敢對郡主不敬,但畢竟一大家子同住一個屋簷下,以安襄的性格,恐怕是難以過的舒坦。 “元懌那是被你纏煩了,天天宗學裡見不夠,回家想清靜清靜都不行。” “好了。”雲卿趕忙打斷兩人,問向陶依:“定遠侯也是國家功臣,你怎的又把人兒子打了?” “姑娘家家才多大,有的沒的都說。”半晌,雲卿先開了口,她拉過陶依的手幽幽一歎:“陶依當是咱們姐妹裡最有福的一個。” “噗通!” “四姐。”雲卿嗔怪道:“你就別跟著小孩子起哄了。” 被點了名,元懌才挺起背,這些日子她一直沒什麽精神。“侯魁和孫仲和談論策學,說不過人家就動手,陶依看不過去才去幫忙拉架的。” 安襄裝作恍然:“鬧了半天原來是打了咱們未來的五郡馬呀,那這事四姐可要誇誇咱們陶依了。” “孫仲和瞧著像是個文雅有禮的人,不過隻幾面之緣也看不出究竟。”元懌開口,對雲卿道:“阿姐,若你並不中意,我可以去求父王,大不了向皇爺爺請旨,總不會……”她話還未說完,雲卿突然開口打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我自當遵照就是。” 雲卿聞言不語,默默垂下眼瞼似在沉思著什麽。這時池中水波微動,元懌提臂一抬,釣起一尾紅鯉。她將魚鉤從魚鰓中取出,而後將魚再次扔回到池子裡。 元懌知道自己剛才的話失了分寸,尤其還是當著安襄的面。可她到底不過十三歲,還沒辦法完完全全將情緒收放自如不露痕跡。 “是,父母之命不可違。”元懌再甩出魚竿,轉而望向一池靜水。“不過若以後他敢對你不好,我,我和哥哥總歸在,你便永遠都有家可以回。” 安襄聞言眸光沉了沉,別過頭去同樣看向池水。雲卿望著元懌的側臉,第一次發覺,不知什麽時候開始,一直被她護著的孩子,就這樣悄悄長大了。 大婚雖要等到來年開春,但江王府如今已經開始置辦起郡主的嫁妝,府裡每日都顯得喜氣洋洋,可陶依卻覺得不知為何,這裡的氣氛竟有些說不出的悲涼。 “那要是我以後嫁人被欺負了,你也要幫我出頭嗎?”陶依探出腦袋,湊到元懌這邊。 元懌閉了閉眼整理好情緒,轉過頭衝陶依挑了下眉,故作輕松的語氣逗趣道:“你?你要是不欺負別人,別人家都要謝天謝地咯,可別到時候咱們幾個還得登門給人郡馬爺家賠不是。” “有你這麽說話的嗎!”陶依一巴掌拍在她後背上,打的元懌哎呦一聲。 “陶依你才多大,怎的成日把嫁人掛在嘴邊。”安襄手帕捂住半隻眼睛,調笑道:“哎呦…” “今日你們倒是合起夥來了。”陶依不幹了,“五姐,你也不管管。” “好了好了。”雲卿舒展開眉眼,將陶依拉到身旁,“你過來安靜坐下,咱們姐妹好好說說話。” “今日便不了,我本也只是路過來瞧瞧你們,過午還要進趟宮。” “皇爺爺這幾日身上不爽利,是該進宮看看。”安襄點點頭,神色頗為擔憂,“皇爺爺年歲大了,你多進宮陪陪他當是好的。” 陶依瞧瞧她們,“不如咱們一起吧,正好四姐剛大婚不久,五姐也定了親,皇爺爺見著你們一準比見著我高興,沒準沾沾你們的喜氣,病都好的快一些。” “這……”雲卿還有些猶豫,陶依已然來拉她,“走吧五姐,你去了皇爺爺一準高興,元懌也一起。” 元懌本想說不去,可聽陶依又道:“我那日去,皇爺爺還說深宮冷清,如今他又生了病。” 元懌聽得心裡不是滋味,將魚竿收起,“先容我去換身衣服。” 姐妹四人坐上車駕來到皇宮正好是晌午,皇上病了幾日,剛剛身上好了些,見到她們來了著實高興,當即吩咐禦膳房做了幾個孩子愛吃的來。 “皇爺爺,您要聽話,好好吃藥好好養病。”陶依被召上前,坐在皇上的龍椅一側,糯生生的勸道。 皇帝年輕時也是位征戰沙場的戰王,殺伐決斷鐵血手腕保得黎朝三十年太平,而今英雄遲暮亦憐子多愁,小孫女幾句話竟讓他有些心酸悵然。 “好,爺爺聽話,陶依也聽話,可要健康快樂的長大。” 幾個孩子陪著皇上用了午膳,皇上從安襄開始一一過問起她們近況,幾人自當報喜說好,到了元懌時,皇上又將她召到身邊仔細端詳著,元懌雖沒見過幾次這位天下之主的爺爺,但還是從他眼神中感受到了一份獨屬於親情的憐愛與期望。 “好孩子,好好讀書習武,長大了又是我黎朝的大好兒郎。” “是,孫兒謹遵皇爺爺教誨。” 皇上今日心情一好,竟多進了半碗飯,離開時還不忘囑咐她們要時常來看看。 幾人出得宮門都有些感慨,皇爺爺老了,這個帝國最至高無上的太陽,可能隨時都要夕陽西垂。她們雖年紀不大,但都是天家子女,每個人心裡都清楚,這座宮這個城的太平,恐怕已時日不多。 “元懌,你最近怎麽了?”回到王府後,雲卿將元懌叫到琅嬛閣,這幾日她能明顯感覺出元懌的不對勁。 “沒有。”元懌下意識搖搖頭,對上雲卿關切的目光,頓了頓,“就是,最近騎射課,師傅要求嚴,有些累。” “元懌如今大了,有心思都不同阿姐說了。” “沒有。”元懌趕緊看了一眼雲卿,而後垂下眼,“想到阿姐要成親了……” “阿姐即使成親也是你的阿姐,你有什麽事還是可以告訴我。” “阿姐。”元懌靠進雲卿懷裡,她最近已經很少表露出這樣脆弱的情緒,雲卿攬過她的肩,一下下摩梭著她的背。“元懌別怕,阿姐永遠會護著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