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洲际导弹之父,此生不辱华夏魂!

“什么工军泰斗,导弹之父,都是虚名,我只想让华夏永世昌盛。”“我想让世间和平,所以这导弹技术必须交给华夏。”“人们一直不知道新鲜的空气是什么样子,因为他们活在炮火中太久了……”当院士的发言一条接着一条登上报纸,他看着窗外夕阳,享受当下……1950年了,...

第76章
    这么和大家举例子应该就清楚了:64年,我们可以生产出蘑菇弹,但如果没有国外的机床,我们无法生产一个高精度螺母。

    有时候大家觉得复杂的东西,反而对华夏很简单,而大家觉简单的东西,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纸飞机项目也是如此,既然是要炮弹弹射程更远,那我们直接研发增程弹,火箭弹就好了,干嘛绕圈子?

    不是我们要走弯路,而是我们没有高精密技术,没有工业基础,不得不走对工业要求不高的弯路,因为直路和捷径,对50年的华夏不通行。)

    火力不足恐惧症,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大清国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每一个华夏人心中生根发芽。

    让炮弹打得足够远,也因此成为了叶知寒心中的执念。

    坐落在凤凰山上的这个军工设计,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打得足够远。

    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叶知寒整理了一下数据,这才安心的入睡。

    次日早上九点左右。

    他就猛地睁开眼睛,从床上爬了起来,把两份数据和报告整理完成,往中科院去了。

    刚一打开五院的大门,就看到约莫二十名学生在五院门口守候。

    看到叶知寒出门,朱倩急忙走了过来,笑道:“知寒同学,我们是赵叔喊过来到五院帮忙的。”

    “赵教授呢?”叶知寒问道。

    “赵老本来是打算让我们下午来报到,只不过我们得知要进入五院学习,所以有些迫不及待,提前来了,赵叔应该下午就过来。”

    叶知寒点了点头,然后打开五院的大门:“我要去中科院一趟,你们可以先到里面各个实验室熟悉一下,不过所有机器都先不要通电,等我回来之后下达任务。”

    “去中科院?我陪你一起吧?”

    “你?”叶知寒刚要拒绝,但转念一想等公交恐怕又是一个漫长的轮回,于是也就随即改口:“好,那谢谢你了。”

    叶知寒和朱倩一同向京师大学外走去,其他学生则陆陆续续的进入五院之中。

    五院外不少来来往往的人,看着进入五院的这些学子,充满了羡慕。

    五院因为临时扩建,所以面积并不大。

    一个朴实无华的大门中,到底是什么样的布局,很少有人知道。

    因为五院一向大门紧闭,不少人来来往往很多次,也都没有一窥究竟的机会。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五院是国家唯一一所军工研究所。

    进入五院,他们的所学所知,就能够转化为一份又一份的国防力量。

    这种能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国防力量,是当下无数学子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不少人甚至匿名申请五院的扩建计划,原因是这里原来是一个杂货间,后来虽然匆匆扩建,但仍然不足以承载国防事业。

    再扩大两倍也丝毫不过分。

    当然,其目的则是为了五院扩建之后,得以招收更多京师大学师生。

    不过这些匿名信件,刘龙辉校长并没有马上做出批复。

    一来,京师大学的校园面积已经规划完毕,再加上原本的院系调整搁置了下来,现在的京师大学已经没有更大的空地可以支持扩建,如果非要扩建,五院可能就要搬出京师大学。

    这是刘龙辉所不希望的事情。

    二来,虽然五院是中科院和京师大学联合创办的军工研究所,但刘龙辉很清楚这个五院其实就是一个名头,给叶知寒一个名正言顺的中科院编制和国家序列。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