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飞行高度和敌军阵地海拔的影响,爆炸的时间也会有一定变化,不过在后面的计算中我会不断修正和调整。” 子任同志笑道:“最关键的还是一些仪器和操作,尽可能的简单化,你要体谅我们的战士,太复杂他们可没办法短时间学会啊。” 叶知寒道:“嗯嗯,这个在我考虑范围内的,我会尽可能的简化,让其更加便携。” 子任同志看向刘志民:“志民,这些事情你多上些心,知寒需要什么帮助的话,你要全力支持。” “好的。” “接下来,进入下一个议题,”子任同志看向那几位老战士,说道:“各位都身经百战,在军工方面有什么迫切的需求,现在可以畅所欲言了。” “这次会议,我们根据可行性和需求度,尽可能的敲定3-5个项目,作为重点的军工研发项目。” “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的搞出来,送到前线去!” 子任同志声音落下,席间一身戎装的将军们便互相议论了片刻。 很快,就有了答案。 在开会之前,前方部队的问题,他们就已经心知肚明。 所谓讨论,不过是把意见进行统一。 “现在最急迫的有三件事,第一个问题是衣服和军粮等物资问题。” “马上入冬,北边温度更低,现在匆匆北上,很多将士穿的都是非常单薄的南方棉衣,这种衣服根本无法避寒,一旦战事打响,从我国到百济的唯一一条物资运输通道一定会被拦腰斩断,到时候我很难想像我们的战士在那个极寒的环境下会是什么样的处境。” “而且因为匆匆北上,所以现在人均携带的干粮只够一个月。但我认为这场战役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如果物资通道被截断,那我们的战士将面临饥寒交迫的绝境。” “第二个问题是武器。” “如果没有沙苏的军事援助,丑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具有压倒性的武器压制。这无疑会对我军战士造成巨大的损失。”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们也能有一个足以与之抗衡的杀器,不至于完全陷入劣势。” “第三个问题是核武器。” “从丑国进入百济开始,就时不时的用原子弹来威胁我们,动不动就说如果我们出兵,就给我们做外科手术。” “这种滋味很不好受,让我们的战士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同时,还要担心如果把丑国逼急了,他们会不会不讲人道的给我国境内投放原子弹。” 叶知寒听着,紧紧攥起了拳头。 他最听不得的,就是核武威胁。 因为他遭受过那样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他重生之后,会第一时间把核工业建设放在首位。 刘志民道:“用返程无人机运输物资,可行吗?” “不太现实,无人机这种吞吐量不足以供应全军,我的建议是让还未进入百济的兵团多携带物资,作为主力部队的同时,担任物资运输任务。” 说完,叶知寒特意强调道:“尤其是从南方北上的第九兵团。” “至于武器问题的话,我五院会抓紧研究,我现在有一定的想法,需要去验证和设计,争取尽快完成。” 因为纸飞机项目的成功,刘志民对这个年轻人充满了期望。 有能力、大胆、又富有创新性。 这是华夏不可多得的科研人才。 刘志民问道:“可以先和我们讲讲你的构思是怎样的吗?我相信在场的所有人可都是好奇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