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当国

仆射家的二公子房艾,为了在似是而非的世界活得滋润,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不尚公主。为此,房艾需要攒一个讨价还价的资本。文武双全?不够!献国策、出使册封、杀穿北胡、倾覆伪梁;解国库之危,向佛门施加压力,改进嫁接,推广梯田、圩田、架田、曲辕犁,参与灭北胡之战…...

作家 罪孽999 分類 历史 | 57萬字 | 239章
第三十九章 斗门镇
    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做成细面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然后捞起,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

    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成为令人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称之“冷淘”。

    《唐六典》:“太官(光禄寺御厨大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

    房艾没想到,才孟春而已,斗门镇就能吃到正宗的冷淘面。

    当然,房艾、房吉祥、司农府刘业民、司农史萧长德吃的不是素面,加鸡肉的。

    滚烫浓郁的鸡汤另外装一碗,油花在汤汁里绽放,香。

    “一碗冷,一碗热,舒坦!”

    冷淘在长安的风行不是没道理的。

    大康时代的长安城,确实比较热,所以人想尝点冷面。

    关中槐树多,槐叶汁和面算是本地特产,跟岭南拿地菠萝蒸肉一样。

    微胖的刘业民轻笑:“寺丞说不定能吃到昆明池里的鲤鱼、鲫鱼呢。”

    萧长德板着脸:“现在可以,夏天不行。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以成鱼鳖之长。”

    刘业民轻轻摇头。

    这个同僚啊,没救了,好好的,你只说前头半句不行吗?

    后半句,简直就是自断入品的机会!

    上官说了

    要夏天捕鱼吗?

    上林署的官吏偶尔会路过冷淘铺子,腰有水桶粗的女掌柜殷勤地打招呼,偶尔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

    “掌柜与上林署的人关系不错呀。”房艾随口夸了句。

    风韵犹存的女掌柜,羞涩地扭了一下水桶腰:“什么呀!就是街坊邻居嘛。”

    房艾心头一动,笑意隐晦:“听说,上林署于去年秋,来了一个倔头巴脑的家伙,说是犯了事,陛下宽宏大量,免了他死罪,贬他为最末品的监事……”

    女掌柜瞪着多情的桃花眼,双手叉腰:“什么叫犯了事?会不会说话?人家那叫为民……请命!就是皇帝也宽恕了他,要不然你以为谁都能惹那么大事还活着?”

    房艾嘻嘻笑了:“看上了?可惜,人家有妻儿,不到署令这一级是不能纳妾的。”

    女掌柜有些羞涩地以帕掩口,颊上一抹飞红:“那又怎么样呢?当不了他的妾,当外室也行,就是露水姻缘人家也心甘情愿。”

    不知道她是真看中刘仁贵的粗豪,还是百姓骨子里的清官情绪作祟。

    总而言之,这番言论,即便是在风气比较开放的大康,也略显过头。

    铺子里的几名主顾却没觉得哪里不对,连两名长者都在起哄

    :“要是别人,我们可不答应。刘监事,老少都没话说,是真汉子!”

    房艾目瞪口呆。

    老刘在这片,威望不低呀。

    “要是上林署让刘仁贵征发你们的岁役,当如何?”刘业民笑问。

    岁役就是庸,每年二十天的免费劳动期,官府可不管吃的。

    几名汉子拍着胸膛:“不是斗门镇的汉子吹,丁男出岁役,只出七分力。刘公差遣,必然十分!”

    丁男,指男子二十一岁,必须承担征兵、劳役、税赋等所有义务。

    “某公”这种称谓,在大康,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会被人这样称呼。

    可见刘仁贵当初打死上官,在民间是什么反响。

    呃,有点尴尬。

    即便是在历朝历代中较为注重民生的大康,实际上也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注重民生,指的是大势。

    王侯多如狗,公子遍地走,指望他们不欺压百姓,比登天都难。

    毕竟,他们也只能欺压弱小。

    所以,能理解国子监把大群官员勋爵的子弟压到二十岁。才准出监了吧?

    岁数大一点,至少没那么歇斯底里、肆无忌惮。

    像鲁宁那样的,只能说天性暴戾,教化不了的,活该被刘仁贵打死。

    不管刘仁贵出发点是什么,他都以

    生命捍卫了律法、为无辜百姓打了个公道。

    至少,刘仁贵在上林署期间,斗门镇百姓不用担心哪个公子哥儿在地头上胡来了。

    真·画像贴门上驱邪。

    所以,百姓凭什么不拥护呢?

    或许会有人嘲讽刘仁贵手段粗糙刚烈,百姓只有一句话回敬:有能耐,你收拾了一个鲁宁之后再来评判。

    做事的人永远不完美,袖手旁观的人总是居高临下。

    说曹操,曹操到,着青色官袍的刘仁贵来到冷淘面铺子,过略低的门头时,他本能地低了一下头颅。

    “一碗冷淘,一碗汤,监事慢用。”

    女掌柜不待刘仁贵开口,自觉地按他的习惯上汤面,顺手将刘仁贵摆桌面上的五文钱收了。

    喜欢归喜欢,买卖归买卖,不用混为一谈。

    顺便,桃花眼眨动,一个大.大的媚眼抛给了刘仁贵。

    可惜,铜铁直男刘仁贵,直接无视了。

    司农史萧长德轻声赞叹:“我辈楷模。”

    司农府刘业民回了一个大白眼,没说话。

    纵观历史,像刘仁贵这样倔强的家伙,有几个得善终的?

    过刚易折,这话不是没道理的。

    刘仁贵的吃相,一如他的长相,粗豪,没有方士的儒雅与慢条斯理,反而像府兵一般

    风卷残云。

    用膳完毕,掏出素布净口、手,刘仁贵起身,对房艾叉手:“下官见过寺丞。”

    革带,钩炜,假带,方心,袜,履,绿袍,加上身边的司农府、司农史,还有近日司农寺的符牒,足够说明房艾的身份。

    大康服饰,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下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

    (第三十四章的服色错误,已更正。)

    房艾对这身环保色官服,始终有莫名的嫌弃感。

    大康的方心曲领,是七品以上官员着官服时,在中单(内衣)上加上一圈圆形的衬布,使领部凸起。

    房艾回礼:“监事在这斗门镇,威望很高啊!不知道监事现在负责什么名目?”

    刘仁贵轻叹:“无所事事。即便没有人找下官的麻烦,也没有具体事务安排到下官,反正上林署的监事有十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这是官场的常态,对付刺头,让他坐冷板凳。

    房艾微笑:“那么,你知道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