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儿,经理叫你。2023xs.com” 少年之中年纪最小的朱和光是徐元佐的秘书,跑腿打杂,做各种勤杂琐事。虽然总务部本就是做这种事的,但能够将辅助工作做得这么投入,却只有朱和光一人。 甚至超过了陆大有。 关键是他年纪太小,阅历不足,放出去容易被人欺负。若是他能坚持二十年如此,一朝成执掌一省商号的大掌柜也并非做梦。 萧安抬起头,木然地点了点,算是表示知道了。朱和光知道安哥儿的性子,不以为意,又去忙自己的事了。萧安等朱和光跑远了,方才想道:我该谢他的。 他做好了日记账,收拾好桌面,方才“赶”去徐元佐办公室。 徐文静坐在后面,看到萧安这个反应,无奈摇头。 萧安虽然不是第一次到大办公室,但是每次进来看到坐了那么多人,还是有些不习惯。他溜边走到里面,见徐元佐正在看报告,便立着不动。 徐元佐无意间抬头,方才看到有这么个人站在那里。 “你是想吓我一跳?”徐元佐笑了。 萧安露出一个迷茫的表情。 徐元佐立刻联想到了自己接手前的“自己”,心中暗道:朱里肯定是风水有问题,特产雨人啊! 他站起身,走到萧安身边,抬手敲了敲花格,发出咚咚声响:“看,以后到了就这样敲三下。” “诶。”萧安总算给了点反应。 徐元佐觉得花时间教这个是有必要的,否则日后他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萧安很可能在门口等到他出门…… “安哥儿,叫你来是有桩事体交代。”徐元佐坐回自己的座椅,示意萧安坐下说话。 萧安这才坐了徐元佐对面,双手放在大腿上不住地摩擦。 徐元佐道:“是这样,上次开大会你也在,还记得咱们明年要做的事吧?” 萧安茫然地看着徐元佐。 徐元佐道:“咱们明年要拓展商路,将客栈业务推广到松江外延。”他顿了顿又道:“所以得有个人去走一遭,看看从郡城出去,沿途都是何等光景。乃至于到了西安,又是何等光景。商货是否有利润,客栈是否能赚钱……我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做市场调查。” 听到最近耳熟能详的“市场调查”四个字,市场部少年们纷纷抬头。因为年纪的关系,他们还不知道掩饰脸上的疑惑,分明是在说:这工作不是我们的么? “这工作不是市场部的么?”萧安问道。 徐元佐微微点了下头:“市场部抽不出人手来。叫你去,一则是你老实本分,做事认真。再则嘛,路上有不少银子要你看管,还要做好草流细流,最好能建个账。这工作市场部的同事不熟悉,所以要你去。” 萧安点了点头,迟疑道:“我就怕迷路……” “我已经帮你找好了向导,路线都是他们走熟的,你一言不发跟着就行。”徐元佐又忍不住关照道:“到了外面多看多听,少说话。” 众少年心中纷纷暗道:你倒是让他多说几句试试啊? “好。”萧安重重点了点头,算是承诺下来。 徐元佐开始考虑重新对萧安进行评价,这已经不是迟钝的问题了,简直是愚笨啊! “你先去忙吧。一般是二月出发,出发前再知会你做好准备。”徐元佐道。 “是。”萧安起身行礼,方才告退。 徐元佐看着萧安的背影出了办公室,对那些探头探脑的少年们干咳一声,整个办公室又进入了工作、学习状态之中。 现阶段,多识字多读书,也是少年的工作之一。 萧安回到了财务室,正要落座,就听到里间的徐文静叫道:“安哥儿,你来一下。” 萧安登时有些窒息,要说见徐元佐只是让他不自在,那么见里面的徐家大姐可是令他忐忑不安。 好不容易挪到了里间,徐文静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汇报一下吧,经理叫你干嘛?”徐文静双手放在官帽椅的扶手上,还真有些威势。 “是叫我出差。”萧安又将刚才徐元佐的话细细重复了一遍。他虽然反应迟钝些,有些时候给人一种无知的感觉,但是记性却是很不错的。 徐文静听完,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虽然不知道弟弟在背地里做的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却知道弟弟从布行为父亲拿了一批货。一听萧安如此说来,又是走西北商路到西安去,那九成九是为了监督银子能够顺利回来。 徐文静等萧安说完,问道:“你可知道跟你同去的是谁?” 萧安摇了摇头。 “若是一个年长之人,你说在外面是听他的,还是按照徐经理的嘱咐做?”徐文静问道。 萧安想了想,道:“自然是听徐经理的。” 徐文静满意地点了点头,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若那人是徐经理的父亲呢?你是变通地听经理父亲的,还是坚持徐经理的吩咐不变?” 萧安想了更长的时间,长到徐文静都忍不住要给答案了,方才道:“除了徐经理吩咐差事上的事不变,其他的,我都可以听经理父亲的。” 徐文静总算松了口气,关照道:“到了外面,能不用的银子就千万不能用,手一定要紧!” “是。”萧安应道。 第088章 签约 徐元佐从朱里回来之后五日,陆夫子果然如期而至。他身边跟着个年近三十的青年,不知是否为了考试,下巴刮得干干净净——考官爱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这位青年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陆夫子的独子陆鼎元。 陆氏父子后面,还有两个背着小包袱的少年,清清秀秀,看起来也就十二三岁的年纪。陆夫子介绍了陆鼎元,便将他们两个拉到徐元佐面前:“这两人你可还有印象?” 那两个少年躬身行礼,满脸期冀。 “呵呵。”徐元佐自然是想不起来的。 陆夫子调笑道:“这两人跟你同窗三载,你竟记不得人家面孔。”一旁的陆鼎元、罗振权都纷纷陪笑。 徐元佐轻轻敲了敲额角:“这没办法,我跟这些小友隔开远。” 义塾上课是一人一座,年幼的靠前,年长的靠后,徐元佐这种年长愚笨的,一直坐角落。如果不是那五两开讲银,夫子等闲是不会照顾到他的。 陆夫子笑了笑:“我今日带这两人过来考试。” 徐元佐猜也是这么回事。看陆夫子这个态度,又说是考试,不说推荐,可见这两家都没有给陆夫子好处。那么陆夫子大约是来投石问路,想看看徐元佐能否兑现当日在义塾关于“多多益善”的承诺。 “这两位师弟想必不会差的。”徐元佐亲切地看着两人,道:“不知学到了何种程度?” “三百千已经读通了,《论语》能够粗读。”陆夫子道。 徐元佐看这二人十二三岁与弟弟良佐差不多年纪,说不定还是良佐的小伙伴,读书进度也到了《论语》,远比自己当年快得。与良佐相比不知高低,但绝对不算差的了。这样的天资若是努把力,应该有资格下场搏个功名,却送到了这里。 “是家里想让他们早些学徒?”徐元佐问陆夫子。 陆夫子点头道:“我也见他们资质尚可,再苦读七八年,未必不能搏个生员。不过他们家里大人还是指望他们早些学徒,做个伙计。至于读书嘛,识字也就够了。” 徐元佐看着二人并没有遗憾的神情,便道:“经济营生可以先学起来,不过读书之事却不能就此荒废。我们这边是白日里做事,夜晚中读书。你二人也不着急考试,先住三日,看看这边实情,再决定考试与否吧。” 这三日自然也是徐元佐要观察他们品行、习惯,若是品行不良,考试就是一道铁将军把守的雄关了。若是可以调教,考试就不过是个形式。 两人颇有礼貌地谢过徐元佐,退到一边。 徐元佐接下去就要跟陆夫子谈来年贩布的事,不需要这么多听众,示意罗振权先将他们领下去安顿。 “夫子,世兄,从行里取货的契书我已经准备好了,且随我来。”徐元佐将两人带到了小会议室,让他们宽坐,自己且去宿舍取徐盛签好了的契书。 陆夫子与陆鼎元也都算见过些许世面的人,进来这里目不斜视,每每扫过架子上的摆设,内心却都会激起波澜,强忍着没有出手探看,以免丢了身份。 陆鼎元定力差,等徐元佐一走便凑近观赏,啧啧有声:“这都是官窑的瓷器。” “嘘!”陆夫子皱眉斥道:“怎这般眼浅?!丢人现眼!”他自己却也是看着几幅唐伯虎的真迹拔不出眼睛,暗道盛名之下无虚士,唐伯虎能有那般名头,果然超凡脱俗。 陆鼎元被父亲一喝,方才回到椅上,环视一圈,道:“父亲,你这学生真乃奢遮人物也!” “这却是应了人不可貌相。”陆夫子叹了口气:“看他读书浑浑噩噩,没料到一旦出来做事,反倒如鱼得水一般。” “若是这回拿个几百上千的货色,走一遭南京就能赚好些。”陆鼎元笑道。 “至于怎么走,且听元佐安排。”陆夫子虽然不做生意,但是识人多。他对徐元佐家知根知底,徐贺不也是他的学生么?所以他知道徐贺走得远,一直走到西安。寻常行商走到南京、扬州,都是较近的地方,然后转手,他走那么远,收益自然更多。 陆鼎元知道言下之意,颇有些不屑道:“还是就走走南京扬州……或是镇江也好。他父亲的事我也知道些,说是走到西安,带回的银子却还没有转运到扬州的多,那还费什么力气?” “松江这么许多商贾人家,有的坐地卖货,有的走南京,有的走扬州,再远的走临清……他们为何不走西安?”陆夫子冷冷问道。 西安在洪武之前为长安、雍州,宋设京兆府,元为安西王府、奉元路。且不说汉晋,大唐时候的长安简直是一个传奇,几乎等于世界的中心。宋太祖赵匡胤也曾想过迁都长安,只是臣下反对方才作罢。 洪武二年,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即改名为西安。洪武三年,西安为太祖次子朱樉的封地,是为秦王国。洪武二十四年,皇太子朱标西巡,提议迁都西安,只是因为早逝,此事也就没人再提了。 明朝以就九边为重镇,陕西一省就占了四边。西安作为陕西心脏,地位自然尊崇,是晋陕商帮的枢纽要地,甚至说是大本营都不为过——如今晋陕商帮还是晋商与陕商分庭抗礼,距离晋商独大的日子还在五十年以后。 别的商货需要层层转手才能从松江到西安,中间每个环节都有人要分润一些。若是直接从松江运达西安,省去那些中间商,自然更得数倍利益。 雇脚夫,找向导,这是谁都能做的事,为何整个松江就徐贺做呢?难道徐贺有超人的眼光?不!与其那样说,还不如说:难道松江府的商人都是傻白甜? “这……”陆鼎元正在寻词,却听见外面脚步声响,徐元佐已经回来了。 徐元佐推门进来:“累夫子和世兄久等了。”他拿出一叠契书:“这些文契是布行徐盛签押好了的,也有中人的签字。只要世兄落了款便是。” 陆鼎元不禁眉开眼笑,就要伸手去拿。 徐元佐却是塞上了另外一摞,笑道:“不过世兄还是先与家严签了这内部分成的文契吧。” 开玩笑,怎么可能只有陆家与徐盛的合同?那样徐元佐岂不是把自己踢出局了么? 陆鼎元只是个招牌遮掩,外人只能查到他与徐盛有商贸往来,却无法从陆鼎元查到徐元佐。作为最起码的商业规矩,这种挂牌也不能单凭信任,一样得有契书约束,这便是徐贺要与陆鼎元签订的合同了。 陆鼎元拿过合同细细审读,心中暗道:这小子倒是精明,哎,他该早说啊!往年这文契都是娘子把关,我倒不曾上心过…… 徐元佐见陆鼎元眉头皱起,却不知道他是因为不通文牍,只以为条件不够优惠,脸上的笑容也就冷了下来,道:“世兄,这回累您走一遭,虽然只分一成净利于你,但算上通关脚钱,压货银钱,吃喝用度,从毛利上看却是不下三成。” 徐元佐望向陆夫子:“夫子是知道的,咱们拿货不容易,四处打点分润,我家能拿个三成也就到头了。” 陆夫子知道最后的净利是要分一成给徐诚的,如果按照一成净利等于三成毛利计算,那么等于三家各拿三成,剩下那一成肯定是要给徐盛的,否则人家为何肯便宜给你? 最主要的是,陆家只是出人出力,不用出银子啊! 陆夫子瞪了儿子一眼:“做事爽利些!没地叫人小瞧你这气度。” 陆鼎元把牙一咬,将契书一放,故作豪爽道:“我还怕师弟会坑害了我么?且拿笔来。”说着便掏出了自己的私章,看准正反,盖了上去。 第089章 拓展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