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主沉浮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二十四章 伏击
    “殿下,施令这厮真是个貔大虎,只进不出。”

    王大彪抱着一箱金银财宝从屋子里面挪了出来,虽说累的不轻,但满脸却是掩藏不住的喜悦。当然这也不能怪王大彪没见过世面,毕竟在施府搜出黄金一万余两、白银四百万两,珠宝若干顶得上崇祯朝一年的赋税了。

    朝廷还没有下令将施府抄家,所以朱慈炯并没有驱逐家眷,而是命令一个小旗看守施府,并提供了日常所需后。

    便将一半脏银充入保定府库,而后押送着施令,并带着剩于封存的脏银往京城而去。

    乾清宫内虽说暖风拂面,但宫中众人却觉如芒在背,数九寒冬也不如今日冷瑟。

    “放肆,朕真是瞎了眼。”

    “皇爷您息怒。”

    前些日子,崇祯皇帝刚因施令稳定地方的功劳,在臣工面前大肆宣传一顿,将其表为当朝干吏,甚至昨天刚将施令擢升为布政使。今日其便因贪污之事东窗事发,简直是打崇祯皇帝的脸呀。

    “朕上当了,朕从没上过如此大当。”

    “妾以为就算圣明之君,以不免受小人蒙骗,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可是朕心里难受呀。”

    见凤辇到了殿前,崇祯皇帝说话都带上了哭腔。这不在周皇后的安慰下朱由检心情这好转些,依畏着周皇后小憩了一会。

    “什么,你说施令被抓了。”

    “好个三皇子,屡次坏我好事,如今每年五十万银进项也断了。”

    “主公,现在不是纠结钱的时候,而是若是施令将主公牵连出来,陛下他……”

    成国公朱纯臣在管家马方提醒下,这才反应过来,脸上的表情也便的狰狞了不少。

    既然救援几无可能,朱纯臣当下决定派遣死士,将施令劫杀在半路,毕竟只有死人的嘴才是最严的。

    为了加快行进脚步过了涿州城后,朱慈炯便兵分两路令李若琏带领千余众后军押运银两,而自己则轻装简行带领一行百十人押着施令先行往景山而去。

    景山是横亘在保定与京城的必经之路,过了此处便上了宽大官道不出几个时辰即可入京。

    不过正因为景山树高林密地处要冲,所以多有流寇在此打却过往商客,虽说当地政府多有围剿,却没有什么效果。

    当然朱慈炯却不用担心这些,毕竟流寇最多几十人一伙,即使他们有金银傍身,流寇才消化不了。

    在者朱慈炯这群人身无长物不说,且快马急行,流寇更可能不及反应,朱慈炯他们便离开了流寇的势力范围。

    “吁!”

    “我有不好的预感,此处犹如一个葫芦口,若是有人在此埋伏,我们将陷入险境。”

    “殿下所言极是,不过虽说景山有些贼人,不过只是些不成规模的流寇,我们进入谷内只需防备碎石掉落即可。”

    “也是,我们两人一行,进入谷内,注意流石砸落。”

    前些时日山中刚下了雨,而山谷中密密层层的千丈古树遮天蔽日,所以山路泥泞王大彪所言确实有理。朱慈炯当下也觉得是自己想多了,便令众人进入谷内。

    “他们入谷了,记住待会都用箭射红马上的男子,他就是施令。”

    “切记不可伤三皇子,以防此事闹大。”

    在谷半坡之上,有一群大约有五百多的遮面黑衣,有手持长刀的,也有箭以上弦的弓弩手,看来来此却杀,应是早有准备了。

    “殿下小心!”

    刚才还只是莺歌燕舞的丛林如今已是杀声阵天了,半坡上在一个蒙脸大汉的一声爆喝下,葫芦口四周箭如雨骤,朝着朱慈炯一行人而去。

    由于小路狭窄,押送队伍无法第一时间组织防护,第一波箭雨过后,百十人的士卒,便损伤大半。

    “冲下去,杀了红驹上的人。”

    半谷的一众黑衣,用飞爪固定在树上,向谷内滑落。各各手持长刀向红驹而来,很快连人带马便被剁为了肉酱。

    “结阵!”

    虽说王大彪及时命令兵士结成锥形阵将朱慈炯等人保护起来,但突然的遭遇战,仍使众将不及反应。

    但眼看王大彪等马上便要支持不住之时,众黑衣却好似完成任务般,直接又遁回到了密林,不见了踪迹。

    “阿大……”

    原来在入景山时,这个老卒摔断了脚。朱慈炯当场将施令拽下马来不留其颜面,让他跟在后面跑,而将老卒扶上了马。

    而此时对着地上一滩肉泥哀痛欲绝的正是老卒的儿子,父子自陕西从军数载,如今还未立功,便得了这个结果,看的众人都触目伤怀。

    “娘的,若不是你我老哥这不会死。”

    “呃……”

    老卒平日在营中便是的热心肠,众人有了头痛脑热,他都亲自照顾,大彪也受过其恩惠。如今老卒替贪官施令而死,大彪怎能不怒。

    只见大彪此时两眼通红,提着施令便要将其活活摔死。而施令则像是一个小鸡一样被提起,怕的连话都说不出口,脸色惨白。

    “大彪,放开他。”

    “如果他现在死了,他鱼肉的保定百姓又怎么办。”

    朱慈炯用如炬的两眼紧盯着王大彪,大彪虎躯一震,这才知道自己差点坏了大事,忙将施令丢回了地上。

    “来日,由你亲自将他斩了,以报父仇。”

    “谢三殿下,谢三殿下。”

    小卒赵栓子见日后竟能亲自为父报仇,当下心中的怒气消散不少,如捣蒜似的给朱慈炯磕起了头。

    虽说这一场遭遇战死了不少人,但朱慈炯心中还有些许庆幸,毕竟施令他未死,他的秘密便没有消散。而朱慈炯变可以借此消除一些大明帝国的蛀虫,重振汉家的江山。

    “将牺牲的烈士,全部安葬。”

    朱慈炯等人鸣枪致敬后,便离开了景山,毕竟沙场就是生死离别,而活着的人虽然难受,也要继续前行。

    出了景山朱慈炯反而不急了,令士卒在县城修整,自己则逛起了棺材铺子了。

    当然您各位肯定就要问了,这人都已经埋了,为何现在又来买棺材了,这不是事后诸葛亮行为吗?

    这可不是因为朱慈炯太傻,反而是他太聪明,将计就计既然这些刺客认为施令死了,那就真死了。而如果当朝大员在没有被皇上定死罪的情况下,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了,能把他埋了,当然不行。

    这不朱慈炯准备给施令选一个好的寿材,来一个大张旗鼓的出丧,这样也使背后指使的人跟着放心不是。

    最后敲定了结果,给施令选了个足有五层厚的阴沉木的描金黑棺。

    而更令人滑稽的事,朱慈炯让施令给他自己披麻戴孝,前头哭丧,此时此景,施令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下场,更是悲伤不已如丧考妣。行人见到如此情况,还以为是哪家大孝子,不舍得父母呢。

    而那些在本县装扮成商贾、小贩的众多探子,在见到如此场景后,都认为施令的死讯属实,便纷纷快马回报各自主子去了。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
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