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馬匹的體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在奔跑,作戰時間過長,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這時候,騎兵的弩弓也就能發揮作用了。 叛軍如果調集騎兵阻擋李泰的騎兵,進行中央突破的意圖就會破產,讓整個局面陷入膠著。 可叛軍的甲胄不全,也沒有經過小組配合作戰訓練,白虎軍的弩弓對他們的殺傷太大,而面對白虎軍的盾牌和盔甲,叛軍要殺死一個白虎軍,相當不容易。 膠著狀態對叛軍是相當不利的,他們必須要盡快獲得決定性的勝利,而他們要想獲得勝利,只有繼續向正面投入兵力,打穿白虎軍,把他們切成兩段。 然而,就在叛軍的各個悍將輪流突擊,快要擊穿白虎軍的時候,李泰微微一笑,讓薑囧率重甲步兵撲了上去。 60斤的精鋼盔甲,從頭護到小腿,不管是弩箭還是刀劍,都無法對這些重步兵的盔甲造成傷害,真正能對重步兵造成傷害的,只有重型鈍器,比如:鐵錘、巨斧、鐵鐧、镔鐵狼牙棒等。 可問題是,叛軍的資源太少,甚至連箭簇都有很多骨製的,再加上以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成建制的重步兵,大漢王朝的製式兵器裡也沒有這些東西,他們去那裡淘換? 因此,叛軍的突擊部隊,如同第一次碰到坦克的步兵,不但無法繼續突擊,反而紛紛後退。 而這些重步兵就如同是,燒紅的烙鐵遇上了剛結成的薄冰,一貼上去就融化了。 就這樣,叛軍向白虎軍中央方向突破的部隊,不但沒能進行中央突破,反而被人頂了回來,讓整個叛軍的軍心大亂,紛紛開始後撤。 如果要殲滅或者重創對方,此時讓騎兵突擊,是最好的殺敵機會,不過,李泰並沒有這麽做,而是兌現了自己戰前的承諾,選擇了鳴金收兵。 叛軍見李泰的大軍沒有追殺上來,趁機撤退到了臨涇縣縣城,李泰率軍到達了臨涇縣城下扎營,並向臨涇縣的叛軍,發出了勸降通知,限對方在日落之前投降。 可不知道為什麽,縣城內不但沒有人出來投降,就連出來說話的人都沒有。 臨涇縣縣城只有兩個城門,李泰沒有再跟他們囉嗦。 他發布命令:馮虎和龐德的2個騎兵營,讓開北邊的大路,駐扎在了臨涇縣北門兩側,擺明了要在他們逃走的時候,趁機追殺他們。 剩下的主力則駐扎在南門,也擺明了自己的主攻方向。 包圍了臨涇縣之後,李泰開始讓人砍伐樹木,打造配重投石車,也就是蒙古人當年攻城掠地常用的“回回炮”。 製作了幾架,對著臨涇縣城牆發射了十幾顆巨石之後,感覺效果不錯。 一顆巨石砸下去,臨涇縣的土夯城牆就被砸掉了一大塊,十幾顆巨石砸下去之後,城牆就被砸了一個豁牙般的缺口。 當然,這個缺口對於攻城來說,還是是不夠的,李泰估計,至少需要二三十架回回炮,同時發動進攻,讓城內的叛軍不但無法上城牆防禦,也無法修補破損的城牆,失去防禦優勢。 同時,戰敗後的叛軍,再失去了城牆的地利,肯定會士氣大減。 另外,李泰在戰勝他們之後,沒有對他們進行趁機掩殺,這對於久經戰陣的他們來說意味著什麽,他們心裡是很清楚的。 李泰覺得,叛軍之中至少應該有半數以上是想投降的,尤其是對方連要求的對話也沒有回復他,這很不正常,估計可能城裡有什麽他不知道的變故。 不過,李泰擁有綜合實力上的絕對優勢,就連眼前的軍事力量,也是遠強於叛軍的,這些叛軍頭目上應該清楚的很。 李泰用的是堂堂正正的陽謀,行的是這個時代所謂的王者之道,因此,不需要再去考慮什麽策略,只需要按照原先的設想,按部就班的行事就好了。 看到李泰城下的回回炮越來越多,城牆上的叛軍明顯緊張的很,不斷的有打罵聲從城牆上傳來,甚至還有哭泣的聲音,似乎帶有絕望的的恐懼。 終於,就在李泰準備要正式發動進攻的時候,城內亮出了白旗,傳出了消息。 原來,當他們敗退回臨涇縣的時候,以馬騰為首的大部分叛軍,就打算要投降了,可韓遂堅決不同意投降,還讓身邊的親信,當眾斬殺了馬騰,奪了他的兵權,暫時震懾住了眾人。 接著,韓遂開始鼓動人心,說臨涇縣的糧食儲備足夠支持半年以上,又有城牆的庇護,李泰根本攻不進來,能自己做主,難道不比受人約束好? 叛軍自由自在慣了,在韓遂的一番鼓動之下,投降之心慢慢的削弱了。 可當李泰試驗的幾架回回炮,就把城牆砸了一個大豁口的時候,城內的叛軍開始不淡定了,再怎麽被約束,總比去死好,再說了,他們也不是沒有被約束過。 眼睜睜的看著城下的回回炮越來越多,知道李泰隨時都有可能對他們發起進攻,到時候肯定就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了。 於是,以薑拓為首的羌人頭目們,聯絡了馬騰的兒子馬超,侄子馬岱,以及韓遂手下的小將閻行,一起殺死了韓遂及其親信,然後向李泰投降。 他們送出了韓遂及其親信的人頭之後,又對他們沒有立刻投降做出了解釋,希望李泰能原諒他們,允許他們投降。 李泰當著使者的面,對他們沒有立刻投降表示諒解,依然可以按照原先的條件,出城繳械投降後,先在安定郡屯田、放牧,除了自由暫時受到一定限制外,別的條件都跟漢人一樣。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一年後,他們就可以獲得徹底的自由,他們可以回金城郡老家,也可以就地在安定郡安家。 李泰還向他們做出了承諾,如果他們表現良好的話,一年後,會向他們招募兵員,獲得跟漢人一樣的當兵待遇。 在李泰手下當兵,盔甲、武器精良,能吃飽飯,還有薪俸可以養家,對於這些更擅長殺戮的叛軍來說,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另外,李泰還承諾,其中一些能征善戰、武藝高強的,按照能力大小,可以直接獲得大小不等的基礎軍官職位。 可能是因為李泰的信譽一向很好,得到了李泰的承諾之後,叛軍想也不想,立刻出城放下武器,繳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