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凉大军阀

第89章 趁虚而入,李泰入关中
  事實上,目前在董卓手下還有一位大將張遼,最早是丁原的手下,後來漢靈帝在西園招兵,丁原派他去了洛陽,變成了大將軍何進的手下,何進死後才隨了董卓。
  除此之外,在白波軍的首領之一楊奉軍中,也有一位大將,是大名鼎鼎的徐晃。
  這兩人後來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二,李泰很眼饞他們。
  可問題是,現在李泰名聲不顯,即便是前去招攬,他們也不會跟隨李泰的。
  要知道,現在大漢朝廷的余威仍在,放著洛陽朝廷的征召不去,反而要去偏遠的涼州,除非是腦子壞掉了。
  對於這些後世的所謂名將,李泰在乎,但沒有那麽太在乎。
  招攬到這些武將,確實可以增加軍隊的戰鬥力,可是這些武將的忠誠度實際上很有限,基本上都是為了謀求富貴,跟著強者走的。
  哪怕是董卓這種世家眼裡的亂臣賊子,白波軍楊奉這樣的朝廷叛逆,也照樣可以為他們賣命。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些所謂的名將,之所以在這個時期如此的耀眼,是因為各個軍閥招募的軍隊,不但訓練少,糧餉不足,而且缺乏盔甲裝備。
  可這些將領卻武藝精湛,裝備精良,經歷過很多戰陣磨礪,身披盔甲,胯下騎著駿馬,自然會在戰爭中發揮超強的戰鬥力。
  這也是為什麽各地軍閥起兵反對董卓,卻在前期被董卓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包括梟雄曹操,以及所謂的江東猛虎孫堅。
  而帶兵將領則是徐榮、胡軫、李傕、郭汜等這些個人武力並不強大的武將。
  原因無他,董卓的軍隊跟西涼叛軍多次鏖戰,裝備齊全,訓練精良,且經歷過了不少戰陣,整體戰鬥力太強悍,個人的武力在軍陣中根本發揮不出來。
  很快,沒有任何政治頭腦的董卓,居然嫌自己還不夠受人唾棄,廢了了漢少帝劉辯,新立了漢獻帝劉協,還毒殺了何太后,導致董卓又背上了擅行廢立的惡名。
  這還不算完,董卓趁著何太后下葬的時候,派人偷盜漢靈帝陵寢的珠寶,手下兵卒大肆搶掠洛陽的富戶,也裝作看不見,還自拜為相國,擁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
  此時的董卓,也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似乎已經有了遷都長安的打算,想憑借關中地利,在關中稱王稱霸,因此,在洛陽這邊,打算能撈多少就撈多少。
  各地軍閥已經開始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而東郡太守喬瑁,更是偽造三公文書,分發到各地,陳述董卓的惡行,呼籲各地起兵反董,恢復少帝劉辯的帝位。
  就連遠在涼州的刺史傅燮、閻忠、李泰,甚至是叛軍馬騰、韓遂,也都收到了一份,
  然而,絲毫沒有政治頭腦的董卓,並不明白劉辯只是一個他們起兵的借口,以為殺了劉辯就能斷了各地軍閥的念想,居然派人毒殺了劉辯。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這一舉動更是引起了天下人的憤怒,各地軍閥起兵的理由就更充足了。
  冬去春來,原本應該是中平七年,被董卓改了年號,變成了初平元年。
  新年伊始,各地傳來了對董卓極為不利的消息,關東各州郡官員推舉袁紹為盟主,袁紹自稱車騎將軍,討伐董卓。
  整個關東聯軍大概分為三股:酸棗聯軍是以張邈和劉岱為首的兗州、豫州人馬;河內聯軍是袁紹和王匡的冀州人馬,還有韓馥的冀州人馬;魯陽聯軍則是孫堅和袁術為首的荊州人馬。
  真實的歷史上,這些關東聯軍並沒有匯合在一起。
  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在酸棗起兵的酸棗聯軍。
  可是,天下所有人都不清楚,涼州還有一支精銳人馬,正在虎視眈眈的盯著關中,隨時威脅董卓的背後。
  “主公,太好了,果然如你所說,皇甫嵩,還有京兆尹蓋勳,都被董卓召回洛陽去了!中原的各路人馬已經紛紛開始行動,以袁紹為首領,起兵討伐董卓!”
  閻忠興奮的大叫,李泰也已經按捺不住自己的興奮,緊握著自己的拳頭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軍立刻出發,討伐董卓!”
  涼州是李泰的根基所在,當然不可能傾巢出動。
  他留下了二哥李安的朱雀軍,分兵鎮守隴西和漢陽郡,自己則率領玄武軍、白虎軍,以及薑囧指揮的破陣營,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浩浩蕩蕩的向關中進軍。
  皇甫嵩留在關中的3萬人馬,群龍無首,不知所措。
  這時候,李平前段時間交好的那些將領,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他們的鼓動下,再加上李泰承諾的糧餉待遇誘惑,全部投降了李泰。
  皇甫嵩留下來的這3萬人馬,李泰妥善安置了其中的老弱,不願意當兵,想返回家鄉的人,也給他們發放了錢糧,剩下了不到2萬人馬,大約有3個營的輕步兵和4000騎兵。
  於是,李泰把其中2個營和4000騎兵,混編進了玄武軍和白虎軍,剩下的一小部分,而馮虎和龐德的2個騎兵營則獨立了出來,再加上薑囧的重步兵和剩下的1個輕步兵營,作為中軍,由李泰親自指揮。
  這樣一來,玄武軍和白虎軍,都變成了擁有3個輕步兵營,以及1個不滿編騎兵營組成的大編制。
  整編完畢之後,李泰命令:周文率領新組建的玄武軍,立刻趕往潼關,拿下之後,鎖住中原到關中地區的通道。
  周良率領新組建的白虎軍,立刻趕往漆縣地區駐防,警惕依然盤踞在安定郡的涼州叛軍。
  李泰自己則率領中軍,駐扎在了長安,以及長安周圍。
  與此同時,李泰也通知自己的二哥李安,他的朱雀軍也要再次擴編,除了周武的騎兵營建制不變外,主力也要有3個步兵營,以及1個不滿編的騎兵。
  李泰告訴他,要在狄道縣大量囤積糧草,明年可能要他拿下金城郡,搗毀涼州叛軍的老巢,重新打通西域跟大漢之間的聯系,貫通雙方之間的貿易往來。
  關中暫時平定之後,李泰留閻忠鎮守涼州,讓傅燮和新投靠的賈詡,帶著大批從涼州各地抽調的官吏,以及書院的學生,浩浩蕩蕩的趕往長安,接手長安各地的行政事務。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