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足夠的糧食,還有足夠的水源,足夠的衣服,足夠的房子,歸義鎮很快招撫了500多個流民。 每天,趙珂和六子在大路口支起一口大鍋,煮上一鍋麥子粥,逃荒的流民聞到香味,自然投奔而來。 聽說有吃有喝有穿,哪個不願意留在這裡。 荒涼的歸義鎮,馬上熱鬧起來了,劉景這個招撫使終於有當官的感覺了。 站在衙門口,劉景看著小孩子在院子裡打鬧,百姓在家中生火做飯,心裡有了一絲溫暖。 穿越過來時,自己就在發配的途中,一路艱難坎坷,現在終於安定了。 “最是煙火暖人心啊。” 劉景感歎一聲。 就在這時,腦海中響起一陣提示音: 系統檢測到宿主招撫了足夠的流民,第二個任務發布,請宿主傳授流民技能。 系統又開始發布任務了,有任務就意味著有獎勵,劉景瞬間來了精神。 回到房間裡,劉景閉門靜坐。 提示音再次響起: 請宿主挑選流民,傳授第一個技能,系統將會根據傳授技能內容發放獎勵。 到現在為止,劉景招撫了很多流民,但是還沒有開始傳授技能,系統現在發布技能傳授任務,獎勵要來了。 但是系統隻說傳授第一個技能,卻沒有說什麽技能。 “什麽技能都行?” 劉景是這麽理解的,反正系統沒說什麽技能,那就隨便。 想了想,現在招撫了幾百人,生活用品也夠了,就是每天吃賣飯太難受了。 想到這裡,劉景有了主意。 從房間裡出來,把趙珂喊過來。 現在的趙珂穿一身羊皮襖子,每天吃飽飯,還管著幾百人,精神頭好多了。 “大人有何吩咐?” 趙珂很高興。 劉景說道:“你從這些流民中挑選三個會做飯的,帶到廚房見本官。” 趙珂問道:“大人,小的會做飯啊,不用再找人。” 這些日子都是趙珂做飯,他感覺自己廚藝不錯,麥飯都是熟的。 劉景吐槽道:“你那叫飯?別囉嗦,趕緊去。” 的確,趙珂知道劉景是京城來的官兒,嘴巴肯定挑剔,自己的廚藝不上眼也很正常。 趙珂笑馬上呵呵去挑人。 沒多久,趙珂帶了三個中年婦人過來,其中一個看起來伶俐一些。 “還不拜見招撫使劉大人。” 趙珂催促道。 三個婦人行禮拜過。 大唐的百姓見了官員隻行禮參拜,絕不下跪,除非犯了法,所以三人只是行禮拜一拜。 至於下跪行禮,這是滿清韃子的惡習,把好好一個人變成了奴才,搞得華夏烏煙瘴氣。 劉景笑道:“免禮了,本官找你們很簡單,就是想讓你們專門給本官做飯,酬勞嘛,每個月一石麥子。” 大唐時期,一石=54公斤左右,每個月給54公斤的麥子作為酬勞,這個工錢很誘人了。 果然,三位婦人感恩戴德,拜道:“草民願意為大人做飯,草民會做麥餅。” “草民也會做麥餅,可香了。” 趙珂看得眼紅,他一個月的軍餉還不如三個廚子 劉景呵呵笑道:“三位別急,你們叫什麽名字。” 三人報上名字,一個是孫氏,一個是李氏,一個是何氏,看起來最伶俐的那個叫做李桂香。 “好,以後廚房就由桂香嫂負責,本官每月給桂香嫂多加一半的酬勞。” 劉景微微笑道。 李桂香聽得眉開眼笑,拜道:“草民不敢,大人叫草民桂香或者李氏就行,桂香嫂不敢當、不敢當。” 劉景從現代社會穿越而來,沒有什麽階級觀念,看李桂香比自己年長,順口喊一聲桂香嫂。 劉景笑道:“不過是一個稱呼而已,不用太在意,你們三個跟我來,我教你們怎麽做飯。” 帶著三個人進了廚房,劉景親手給她們演示如何把麥子磨成麵粉,然後用水揉成麵團,做成饅頭,又做成面條,還親手給她們演示如何煮麵條,如何煮的好吃。 老軍趙珂看得目瞪口呆,說道:“大人,您還會這些啊?我記得上一任招撫使說什麽.什麽.君子遠庖廚,他從來不進廚房。”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上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孟子想勸齊宣王實行仁政,不要殺生,所以說君子遠離廚房宰殺之事。 劉景笑道:“那是孟子的話,孔子說在《論語.鄉黨》中說‘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趙珂沒讀過書,聽不懂《論語》《孟子》,只是笑道:“小的不懂,好吃就行。” 劉景拿起一個白饅頭丟給趙珂,笑道:“嘗嘗吧。” 趙珂啃了一口,猛地點頭道:“好吃,好吃!” 一個大饅頭,兩口塞進嘴裡,還嫌不夠吃。 劉景笑道:“桂香嫂,你們自己也嘗嘗,老趙,還有面條,嘗嘗吧。” 幾個人吃了饅頭,又吃了面條,都是讚不絕口。 劉景說道:“以後這飯菜啊,就按照這個來做。” 李桂香拜道:“草民知道了。” 說實話,現代社會川菜、湘菜、燒烤、火鍋.想吃什麽有什麽,到了這裡吃饅頭、面條,其實挺難受的。 不過,邊地苦寒,有饅頭和面條就算不錯,反正剛開局,到了以後,肯定能有好吃的。 回到房間,腦海中響起一陣提示音: 恭喜宿主傳授廚藝技能,獎勵百倍返還。 恭喜宿主獲得廚神技能,精通八大菜系烹飪技術。 恭喜宿主獲得烹飪佐料。 劉景是個吃貨,但對於做菜真不精通,剛才教她們做饅頭、面條都是趕鴨子上架。 但是,當提示音響起的時候,劉景腦海中出現了各種菜品的做法:紅燒獅子頭、松鼠桂魚、佛跳牆、魚香肉絲. 系統空間還出現一堆佐料:辣椒、花椒、生抽、陳醋、孜然. “臥槽,這特麽的,要老子當大廚啊?” 劉景忍不住吐槽一句。 不過想想也好,有了這些佐料和知識,以後的日子就可以過得逍遙自在了。 現在的問題在於,有了烹飪技術,沒有食材,歸義鎮現在只有麥子,想吃點羊肉都不行。 “必須多招人,多傳授技能,然後獲取更多的獎勵,把歸義鎮搞起來。” 劉景坐在沙發上,看著窗外的院子自言自語道。 “大人,吃麵了。” 六子從外面進來,手裡端著一碗面條。 時間過了幾個月,來時秋天,現在已經是隆冬季節。 站在窗戶前,劉景看著外面,地上和屋頂、牆垛上堆了白雪,乾枯的樹乾上也掛著白雪。 孩子在院子裡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樂乎。 屋頂上的煙囪冒著白色的煙氣。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劉景忍不住吟誦起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同為邊地,蕭瑟苦寒之景相似。 “大人,趁熱吃吧,天冷。” 六子催促道。 劉景坐下來,拿起醬油倒了點進去,然後攪拌一下,開始吃午飯。 桂香嫂的面條做得越來越好,劉景還傳授了一些新的做菜技巧,夥食改善了不少。 六子看著醬油,問道:“大人,您這什麽東西?” 劉景說道:“醬油。” 六子不知道什麽是醬油,以為是豬油、羊油一般的東西。 吃完了面條,劉景說道:“把孫師爺叫過來,我有事找他。” 六子收拾了碗筷,馬上去找孫師爺。 過了會兒,一個年紀40多歲,留著點胡須的男子走進來。 此人名叫孫堂,當過教書先生,有點文化,劉景把這個人選出來作為自己的師爺。 劉景只是招撫使,沒有分封官爵的權力,只能讓他當師爺,自己給錢糧。 平時歸義鎮的事務,都由他和趙珂商量著處置。 畢竟,劉景作為堂堂招撫使,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孫堂進來,拜道:“劉大人。” 劉景請孫堂坐下來說話。 “我們歸義鎮現今有多少人?” 劉景看著窗外的院子問道。 孫堂從懷中拿出一本名冊,說道:“回劉大人的話,我們如今有2萬3千6百2十1人。” 孫堂做事仔細,這也是劉景看中他的原因。 幾個月的時間,居然招撫了這麽多人,想想中原戰亂這些年,逃入突厥的漢人肯定有幾十萬。 劉景點點頭,說道:“昨天老趙跟我說,我們現在招撫的人越來越多,恐怕突厥會襲擊歸義鎮,我的意思是把鎮子修繕一番,同時挑選一些青壯年加以訓練,組建一支軍隊,你以為如何?” 昨晚上,趙珂特意和劉景說了歸義鎮的防衛之事。 以前歸義鎮是一座荒廢的城池,突厥看不上。 現在不一樣了,聚集了兩萬多人,還有這麽多的糧食,難保突厥不會襲擊鎮子。 雲州城不給兵馬,劉景只能自己想辦法。 孫堂皺眉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們緊鄰突厥,隨時有被突襲的可能,加固城池和訓練軍隊都是當務之急。” “只是.軍隊必須是朝廷的,大人自己訓練軍隊,若是被朝廷知曉,就怕扣上私訓甲兵謀反的罪名。” 孫堂考慮很周到,軍隊是歸義鎮必須的,但是劉景本來就是被發配的罪臣。 如果不等朝廷的允許,私自訓練軍隊,很容易被人進讒言。 劉景笑道:“遠水不救近火,突厥就在眼皮底下,我們哪裡等得及上奏,先幹了再說。” 李淵把劉景發配到歸義鎮的本意就是想借突厥之手殺了他,如果劉景上奏朝廷,結果肯定是不允許。 劉景可不會乖乖等死,他要自己單乾。 劉景心中暗道:奶奶的,等老子獎勵夠了,李淵老兒如果還敢刁難,老子反進長安城,推翻李氏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