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让你代管,没让你称霸!

第26章 寻找人杰,兴盛希望
  房玄齡和杜如晦見李世民如此急切,知道肯定出了天大的事情。
  他們想問問周公公,但是周公公跟著李世民直接回內廷,根本沒機會問。
  “出什麽事情了?”
  房玄齡問道。
  杜如晦一臉懵逼地說道:“我與你同在門外,我如何得知?”
  李世民急匆匆回宮,他們卻並不急著跟過去。
  這樣緊急的事情,若不事先問清緣由,等下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如到太廟裡問問,看看方才發生了什麽。”
  房玄齡說道。
  杜如晦覺得有道理,二人便進了太廟。
  神祝正在指揮著一乾人等收拾東西。
  見到房玄齡和杜如晦進來,神祝暗道不妙,臉上卻笑容堆滿,迎了上去:“二位大人如何又來?祭祀已經完畢,下官要收拾了。”
  神祝負責太廟的祭祀祈禱和平常的維護,官職不高,但太廟是祖宗牌位所在,所以他能和這兩位宰相級別平起平坐。
  房玄齡把神祝拉到一邊,說道:“老宋,方才皇上急急忙忙出了太廟,並且讓我們馬上進宮議事,剛才到底發生了什麽?”
  神祝早猜到他們會問這個,真是怕什麽來什麽。
  人傑榜發布的事情,他全程看得清楚,連人名都記得清楚。
  可是這樣的神跡,他怎麽敢說出來。
  況且,剛才李世民千叮萬囑,甚至不惜以斬首相威脅,神祝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厲害。
  “二位大人,方才皇上對著列祖列宗說了許多,但此乃皇上的話,下官無可奉告。”
  廟祝非常認真地說道。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他們雖然不信,但是也無可奈何。
  神祝這麽說,他們也不好再打聽。
  一個臣子,怎麽能打聽皇上說了什麽,這是大逆不道。
  “真的?”
  杜如晦問道。
  神祝臉色微變,說道:“杜尚書,皇上所言不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該打聽的,請您自重!”
  杜如晦自討沒趣,和房玄齡訕訕地出了太廟,往禦書房去。
  不說房杜二人在太廟打聽虛實,此時的李世民已經進了立政殿。
  他此刻的心情已經在天上,腳下走路感覺踩在雲上,整個人飄飄然。
  第一武將,第一謀士,第一神醫,第一兵團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可以支撐大唐帝國的人物,李世民絕想不到今日太廟祭祖居然能見到神跡,簡直是天助。
  李世民進了立政殿,宮女紫鵑慌忙報知老宮女和玉,和玉趕忙告知皇后。
  不等皇后出迎,李世民便到了門口。
  “臣妾恭迎皇上。”
  皇后見面行禮。
  李世民不等皇后行禮完畢,便拉著她的手,興衝衝在屋內坐下來。
  “你們退下。”
  李世民揮手說道。
  宮女馬上退下,房內只有他們二人。
  “皇上,發生了何事?”
  皇后很驚訝,她可是好幾年沒看到李世民這麽高興了。
  以前不是打仗就是爭奪皇位,登基以來內憂外患,李世民更是憂心忡忡,幾乎沒笑過。
  今天這麽開心,肯定是遇到了天大的喜事。
  李世民高興地說道:“方才朕去太廟祭祖,朕向列祖列宗祈禱,你猜猜發生了什麽。”
  李世民自己拿起一碗茶喝了一口,皇后慌忙說道:“皇上,這茶涼了。”
  李世民卻不在意,笑道:“你猜猜。”
  皇后看著李世民的笑臉,思索片刻,問道:“莫非尉遲敬德等人又大破突厥?”
  頡利撤退的時候,李世民安排他們去追殺,皇后以為尉遲恭又建立了奇功。
  李世民擺擺手,說道:“非也,朕方才.”
  李世民忍不住把太廟裡人傑榜降世的事情說了一遍。
  皇后聽完後,整個人目瞪口呆,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廟裡居然發生了神跡。
  “臣妾恭喜皇上!我大唐必定昌盛萬年!”
  皇后正色,對著李世民恭敬一拜。
  李世民笑道:“有此人傑,我大唐何愁不興盛。”
  “朕日思夜想,便是選天下英才而用之,有此人傑榜,朕的大唐無憂矣。”
  說著,李世民把名字遞給皇后。
  皇后看完了榜單,認真地說道:“皇上,此事乃是絕密,太廟在場諸人不可留。”
  李世民自然知道這個事情事關大唐國運,他早就派人將所有人控制住。
  當然,他也沒說要殺,只是將所有人禁錮,不得與外界有任何來往。
  “皇上,當務之急,乃是尋找這些人。”
  皇后說道。
  李世民笑道:“朕自然知曉,馬上便讓中書令和兵部尚書找人。”
  “朕實在是開心,先與觀音婢說此事。”
  說完,李世民便往禦書房去。
  到了禦書房,房杜二人已經在等候了。
  “微臣拜見皇上。”
  二人拜道。
  李世民擺擺手,說道:“客套就免了,朕有一事要你們去辦。”
  兩人靜靜立著,等候差遣。
  他們都知道有重要事情,就不知道到底何事。
  李世民一個眼神,周公公馬上拿出一張紙鋪好,又拿出一方泡在熱水裡的硯台,然後開始研墨。
  冬天的氣溫很冷,硯台總是容易結冰,所以周公公才將硯台浸泡在熱水中,隨時備用。
  房玄齡和杜如晦靜靜等著
  按理說,他們應該問問李世民,到底是什麽事情。
  但是見李世民如此鄭重其事,他們反倒不好開口了,隻好靜靜等著。
  過了會兒,墨磨好了,李世民拿起紫毫筆,蘸了蘸墨水,手中毛筆懸在紙上。
  看到李世民猶豫的樣子,房杜二人心中更是詫異,不知道李世民到底在想什麽。
  難道是給頡利可汗的國書?
  突然,李世民奮筆疾書,寫下十幾個名字
  房玄齡和杜如晦更加疑惑。
  “你們二人馬上尋找上面的人,全部帶回長安城,此事必須做得隱秘。”
  李世民鄭重其事地吩咐道。
  周公公將紙遞給房玄齡,因為他是中書令,宰相之首。
  接了紙張,房玄齡看著十幾個名字,疑惑地說道:“皇上,這些人到底.”
  他不知道李世民找這些人幹嘛,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比如說,到底是要重用這些人,還是說這些人做了天大的惡事,要將他們誅殺。
  李世民看著房杜二人,想了想,說道:“二位是朕的心腹大臣,便不瞞你們。”
  房玄齡和杜如晦跟隨李世民很長時間了,玄武門之變這種大事,他們都參與了,還有什麽不能說。
  李世民將在太廟裡發生的事情仔細和兩個人說了。
  二人聽聞,臉上現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李世民說道:“兩位愛卿不必如此驚詫,這是列祖列宗的啟示,你們去尋找便是。”
  杜如晦說道:“可是皇上,天下同名同姓之人多的是,我們如此尋找,只怕.”
  雖然只有十幾個名字,但姓名相同的人多的是,而且大唐地域廣闊,這該如何尋找?
  李世民堅決地說道:“朕不惜一切代價,定要找到這些人!”
  只要能找到這些人,大唐盛世便在眼前,李世民如何會心疼代價。
  房杜二人不是笨人,想想便知曉其中利害。
  “微臣遵旨。”
  兩人退出禦書房。
  到了外面,此時已經天黑了。
  天上飄著鵝毛大雪,房玄齡雖然穿著厚厚的皮毛衣服,但還是感覺冷。
  “人老了,不行了。”
  房玄齡看著天上飄落的雪花說道。
  杜如晦搖頭笑了笑,說道:“是啊,人老了,腦子也不行了。”
  說實話,對於天下第一武將、第一神醫之類的,他們都不感冒。
  唯獨對於孫堂這個天下第一謀士,他們二人心中起了疙瘩。
  所有人都說房謀杜斷,他們二人是大唐最厲害的謀士,水平伯仲之間。
  可是現在突然蹦出天下第一謀士,他們心中如何能舒服?
  人心都是自私的,君臣之義如何比得過人心。
  房玄齡看著天空,呼出一口白氣,說道:“克明兄,你說這個名單是真的嗎?”
  杜如晦搖搖頭,說道:“既然是太廟中祖宗顯靈,定然不錯。”
  房玄齡突然笑道:“如此說來,我還真有點期待了,咱們會會這個孫堂,看看他到底有多厲害。”
  如此一說,倒是激起了杜如晦的鬥志。
  “對,我也想看看這天下第一謀士到底是何等人。”
  杜如晦冷冷說道。
  二人即刻到了承天門外的三省六部,直接從戶部調出戶籍名冊,又派人往各道州縣找人。
  禦書房。
  房玄齡和杜如晦按照名單全力搜尋的時候,尉遲恭和張公瑾回來了。
  頡利可汗撤退的時候,李世民下令讓他們尾隨頡利,收服蕭關。
  幾天過去了,他們也回來了。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說道:“二位將軍辛苦了,此次突厥入侵,我大唐危如累卵,多虧眾位將軍全力抵禦!朕定當重賞二位將軍。”
  “特別是尉遲將軍,此次生擒莫啜,居功至偉。”
  這次大戰,最突出的戰績就是活捉了莫啜,太廟獻俘也是莫啜。
  黑臉尉遲恭笑呵呵說道:“斬將殺敵乃是末將份內之事,末將不過是些許功勞而已。”
  嘴上如此說,尉遲恭的尾巴翹得比天高。
  此人生性喜歡顯擺,最愛炫耀功勞。
  李世民知道他的性格,所以特別誇獎他一番。
  說完這些,李世民才開始問正題。
  “此次頡利突然撤退,二位將軍一路尾隨,是否發現了原因?”
  李世民問道。
  渭水河畔,頡利佔盡優勢,卻又突然撤兵,這讓李世民百思不得其解。
  這一問,尉遲恭和張公瑾都搖頭說不知道。
  “皇上,微臣在蕭關聽說了一個大消息。”
  張公瑾說道。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