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门漏

第065章 配主
  “咯吱”一聲。
  木門被張二拿從裡面打開,借助著幽幽的月光,他看清楚了門前的人,正是那個跟著王會計前來的老鄉。
  “你怎麽來了?來幹什麽?”張二拿覺得有些古怪,於是張口連著問了兩個問號。
  “哦,俺想起來有一個家把什兒好像落你家哩,俺就是過來瞅瞅看看在沒?”姑父憨笑一聲,說道。
  “什麽東西啊?”張二拿問道。
  說話間,還扭頭朝院子裡瞅了瞅,望了望剛才姑父磨刀的地兒,好像也沒啥。
  不過這天兒是黑下來了,確實有些看不清。
  “一個小鑽頭!”姑父嘿嘿一笑,“就是用來打眼的!”
  “那我開燈你進去找找吧,反正我是沒瞅見!”張二拿微微有些不情願地說道。
  話音落下,他便轉身朝裡了進去,不大一會兒,院子裡的燈亮了,姑父這才走了進去。
  走進院子裡的姑父卻是沒有把目光第一個放在地上,而是一眼掃到了那門框上重新掛著的那串銅鈴鐺。
  在院子裡轉了一圈的他也沒有找到所謂的鑽頭,站在屋門口的張二拿叼著煙問道:“找到了嗎?”
  “哎?這是去哪裡了?難道是丟別處了?”姑父撓著頭說道,一臉的不知所以然。
  “哎,我和你說,要是沒有就沒了,我可沒有動這院子裡的東西!”張二拿慢慢悠悠地說道,說話間還指了指姑父原來乾活的那一片,“你再好好找找,如果再沒有,那估計就不在我家了!”
  姑父點了點頭,又過去找了找,但是依舊沒有找到,畢竟沒有丟的東西怎麽可能找得到?
  好大一圈之後,姑父抬頭看著張二拿,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那可能真是丟別家了,明兒俺再去找找吧!真是叨擾你哩!”
  說話間,姑父那是朝著張二拿不斷地點頭,然後慢慢地退出了張二拿的院子。
  待張二拿重重的一聲關門之後,姑父騎起自行車飛快地朝住的地方飛奔,頭頂著皎潔光亮的明月,伴著閃閃的繁星,姑父那是一路猛蹬腳蹬子,在感受著涼涼的晚風拂面之後,姑父回到了租住的平房之中。
  一進屋,這祥子叔就問:“怎回來的這麽晚哩?”
  姑父眨眨眼,沒有多說話,先是端起桌子上的水缸子仰頭往肚子裡灌了幾口涼水後,方才擦嘴說道:“叔兒,俺有個好東西想跟你說一下哩!”
  “啥好東西?”祥子叔眯眼問道。
  說話間,他自顧自地點燃了一支香煙,盤腿坐在床上,望著姑父。
  姑父一屁股坐在了祥子叔的旁邊,靠著祥子叔的大腿說著在張二拿家裡發生的事兒,以及那件掛在門框上的銅鈴鐺,當祥子叔聽完之後,臉色卻是有點凝重。
  “你和他們拚頭了?”祥子叔低眼看著姑父。
  “嗯!”姑父眨了眨眼,連連點頭,“叔兒,反正那東西還在哩,俺還特意去看了一趟,要不明兒你去把它搞到手?”
  “哎,鈴鐺這玩意兒不值個啥錢哩!”祥子叔皺著眉頭說道,“不值得這樣去弄哩!”
  “啊?!”姑父感到有些驚訝,不值什麽錢?
  那為啥那中年男子能給15元?
  出來鏟地皮的可都是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利潤,面上看他給15元,背地裡處理,估計可就是1500甚至是15000了。
  難道這也不值錢?
  姑父有點難以理解祥子叔所說的話。
  但是祥子叔的下一句話,卻是讓姑父又激動了起來,只聽祥子叔思索片刻後說道:“莫要看這鈴鐺不值錢,但是這鈴鐺的配主兒可興許能值個大價錢哩!”
  “啥?配主兒?”姑父不懂,馬上問道。
  “嗯!”祥子叔鄭重地點了點頭,給姑父普及了一下關於這鈴鐺的知識。
  原來這鈴鐺主要是鐃和鈴。鐃形似以後的鍾,有柄可執。有人認為它與鉦不易區分,故又稱之為鉦(容庚)。按文獻記載,二者是同一類樂器,形相同,僅有大小之別。
  簡單一點講,那就是鐃是帶把的,鈴是不帶把的,最早發現晚商有鈴,形小,多無扉,往往與狗,馬同出,俗稱狗鈴、馬鈴。
  這個鈴鐺後來漸漸的發展成了佛教、道教、等一些流派使用的法器寶物之類的,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最為昌盛,顯著的便是滿清時期薩滿使用的十六鈴鐺金腰帶。
  也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見那些跳大繩的腰間系著許多的東西,扭起來是一響一響的那種樣子,順便點一堆火,更顯得他們神秘無比,就像是上天派遣下來的一樣。
  然而這個鈴鐺雖說是一個獨立的東西,但他大都數都是有配主的,比如金腰帶、或亦是花轎上的護花鈴,再者是是一些鎧甲或者兵器上等等諸如此類。
  因為他容易摘取,所以流傳下來的東西之時,我們常常見到的便是配主和鈴鐺分離,配主身價可能高達千萬,但是這鈴鐺卻是寥寥幾百元。
  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除了這種情況,鈴鐺還有一個更絕的妙用,那就是古代女子在新婚的時候腳上要綁上鈴鐺。
  或許有些人感到很奇怪,為什麽要在婚禮時候攜帶鈴鐺,事實上,這也是一種鬧洞房的另類體現,在古代,鬧洞房的習俗也是有所表現,當時,這個鈴鐺是被用來綁在新娘的腳上,這樣可以輕松聽到洞房中的動靜。其實,這也是可以簡單理解的,就是增加夫妻之間的情趣。
  姑父聽後那是大驚失色,萬萬沒有想到這小小的鈴鐺竟然還有如此的妙用和淵源,不禁感歎地說道:“叔兒,要是按照你這麽說哩,那張二拿的家裡肯定還有其他的寶貝哩?”
  “那也不一定哩,這個東西俺也說不好,等明兒俺親自去看看吧!”祥子叔搖了搖頭,並沒有很肯定姑父的話。
  “那中哩!”姑父一笑,側身躺在了床上,從枕頭下面拿出了那本《人生》開始讀了起來,此時的祥子叔看著姑父正在看書,卻是伸手一把將姑父手裡的書搶了過來。
  問道:“這是從哪裡來的嘛?”
  “額王靜借俺看的!”姑父一下子坐了起來,眼睛直勾勾地望著祥子叔,好像生怕他給弄壞了一樣。
  祥子叔胡亂地翻看著書,抿了抿嘴之後說道:“這妮兒的字寫得倒是不賴哩!比你那蛛蛛爬強多哩!”
  說完,祥子叔將書又遞給了姑父,姑父憨笑一聲,沒說啥,又是繼續捧著書看。
  聽到這兒,我是又驚訝又疑惑,為啥祥子叔會問這字寫的不錯?
  難道看書還往上寫字了?
  姑父卻是對我笑了笑,說,那本書是手抄的!
  啊!?
  我一聽,徹底的驚訝了,怎麽還手抄起小說來了?
  不至於吧?
  看著我疑惑的臉,姑父告訴我,那時候人們都比較窮,印刷版本的書籍很貴,許多人都是把書從書店租來,然後再邊讀邊抄,這種現象在當時很常見。
  甚至有的地方的學校都沒有課本,只能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一段,下面的同學就抄一段,艱苦的歲月就是這樣來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刻苦的精神,中國人才得以奮發圖強,建設更強大富饒的新中國。
  看到這兒,可能許多00後的同學會覺得有點虛,但不然,這種現象甚至持續到了90後這一代,在90後之中最為顯著的事件就是抄歌詞,那小本本上,抄的滿滿的,那密密麻麻的數字,絲毫不亞於一本小說,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90後都應該乾過。
  尤其是當年周傑倫的歌曲,抄完之後就會罵娘,這他麽的怎麽和唱的詞不一樣?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