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車旁,藺贄扶著藺相如,廉頗正在訓斥自己的家丁,荀況和蔡澤各提著一個大盒子,已經等候多時了。 “抱歉,政兒哭鬧得厲害,出門晚了。”朱襄道歉道。 被雪牽著的嬴小政嘴一咧,又嚎了出來。 他不擔心舅父,但他還是掙脫了雪的手,撲到朱襄身前,抱著朱襄的雙腿不肯松手。 “舅父,別去,別去了好不好!我們就留在家裡!”嬴小政突然感到了驚慌。他以為自己不會驚慌,不會在舅父建功立業揚名天下的時候阻攔舅父。但他現在完全控制不住自己。 “不行哦。舅父已經承諾了。”朱襄揉了揉嬴小政的腦袋,將嬴小政交給了雪。 雪拍著嬴小政的背,好不容易止住的眼淚又流了出來:“良人,保重。” 朱襄替雪擦乾眼淚,道:“嗯,你也保重。” 朱襄深呼吸了一下,正了正衣冠。 雖然朱襄的年齡已經及冠,但庶人不戴冠,冠是士人的標志。 朱襄之前被授予了低等官職的時候,也沒有戴冠。 現在他穿上了趙國貴族最喜歡的胡服,戴上了代表士人的頭冠,將頭髮梳得一絲不苟。他的背也挺得筆直,向眾人作揖告別的姿勢十分完美,仿佛是從書中走出來的模范。 “諸位不用相送,我去了。” 朱襄朝眾人作揖告別之後,登上了馬車。 馬車夫揚起馬鞭。 “等等!”平原君趙勝和平陽君趙豹匆匆趕來。 朱襄知道趙王不會相送。趙王不來,其他趙國高官也會顧忌趙王,應該不會前來。他沒想到,平原君和平陽君居然來了。 趙勝捧出一柄刀華麗的寶劍。 趙豹捧出一塊如羊脂的玉玦。 寶劍贈勇士,玉玦贈英雄。 “無論此次出使是否成功,我會盡力保下你的性命。”趙勝承諾。 顯然,他也知道趙王試圖讓朱襄背負自己的過錯。 趙勝雖在上黨一事上利令智昏,但他確實是一個遵循貴族士子道義精神的人。否則那麽多王公貴族都養士,他為何能名列四公子之列?所以他承諾會竭力保護朱襄。 “珍重。”趙豹道。 趙豹是個謹小慎微的人,所以他不會像趙勝那樣承諾。但他將貼身的玉玦相送,也象征他暗中的決心。 朱襄嘴唇翕動。 他想,平原君和平陽君已經知道是自己主動請求出使長平了。他們二人應該也知道,自己很清楚趙王的小心思,但仍舊選擇奔赴長平。所以他們才會如此感動。 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小心思。 朱襄只在乎在長平的幾十萬趙人,並不在乎趙王和趙國。如果他的計謀得逞,趙國可能不一定會更好。 朱襄看著兩位趙國公子屈尊相送,他還是接下了寶劍和玉玦。 “定不負所托。”朱襄承諾道,再次啟程。 在朱襄與糧草的長隊再次啟程時,廉頗拔出了自己腰間的長劍,敲擊著長劍喊道:“我出我車,於彼牧矣。自天子所,謂我來矣!” 廉頗唱的是《詩經·小雅·出車》。 《出車》描寫的是周宣王時期,將軍南仲討伐玁狁的情形,前半截寫的是出征,後半截寫的是凱旋。 廉頗以劍為琴,為朱襄唱《出車》送別。在他心中,朱襄此次出使,和率兵打仗沒有區別。他希望朱襄也能凱旋。 蔡澤把背上的琴放下。荀況席地而坐,將琴放在腿上,為廉頗奏樂。 蔡澤和藺贄高聲附和廉頗的歌聲,平原君和平陽君也在低聲相和。 只有藺相如一邊咳嗽,一邊踮起腳尖伸長脖子目送朱襄離去,眼淚都流出來了,眼睛也一眨不眨。 雪俯下了身子,將哭嚎的嬴小政攬入懷裡,哽咽道:“政兒不哭,你舅父很快就會回來,政兒不哭……” 旁邊老農悄悄看著這一幕,問身邊人:“朱襄公這是要去哪?” 那人道:“秦人可能要殺戰俘,朱襄公去長平,把戰俘救回來。” 老農不敢置信:“你說的是真的?” 那人道:“當然是真的,城裡都傳開了……唉,你幹什麽?” 老農撲通跪在地上,對著遠去的馬車不斷磕頭,把額頭磕得鮮血淋漓。 朱襄隱約聽到了長輩和友人的歌聲。他忍耐了許久,終於忍耐不住,將上半身伸出了車窗外。 車已經行駛了很遠,後面有很長的運糧隊伍,朱襄沒看到長輩和友人。他只看到道路兩旁不知道何時聚集了許多身形佝僂,衣衫襤褸,瘦骨嶙峋,臉上髒得看不出容貌的人。 這些都是城外的平民。平民有老的有小的,沒有一個青壯男性,青壯女性也很少。 戰國時人口不多,舉國之力的戰爭很多。後世古代少見女丁服兵役,是因為對女子貞操較為重視。戰國不在乎女子貞操,女丁平時不會服兵役,但男丁不足時,女丁上戰場。 《尚書》有記載,“采集果實以佐軍食,且縫紉之事亦令為之”,後勤幾乎都是女丁負責。若是守城戰,女丁也會上戰場。《墨子》中“墨守成規”這個故事就用了女兵。 除了趙國長平之戰中,征發了一些女丁。朱襄押送月余的糧草去長平,趙王短時間內找不到兵卒押送,所以押送糧草的除了廉頗和藺相如給朱襄的幾百家丁私兵,其余全是女丁和不成丁的總角少年。Tips: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爽文 系統 種田文 木蘭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