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台人杰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作家 唐远 分類 二次元 | 25萬字 | 170章
第18章 扼住马超命运的是辛月的手
    马超还是得到了二姨,妈妈和辛月的支持,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

    他的大胆举动让二姨关珺大为感动。她从来没敢想过自己的外甥居然敢碰那么高雅的学府,尽管他从事的职业也就是这么个行当,而且一报就是业内顶级院校。她因此请县广播局李峰副局长吃了一顿饭。事,既然要办,就不能一马二虎。如果是孩子自己张罗,那就随他。现在,这件事她插手了,全县有多少人在看着呢!她关部长必须让这件事成。李峰不管怎么说,还在省广播电台参加过一年的培训班。让李峰分析明白这件事,客观可能性到底能有多大,就目前马超的水平,跳跳脚,能不能够着。

    其实,李峰已经跟马超策划了几次了,最后,李峰的意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李峰开始根本不同意马超参加高考,他明确告诉马超,就目前马超的能力水平,已经不是一个新大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了。选题敏感度,深入采访力度,挖掘选题的角度,跟进的韧性,成稿的速度,语言表达的能力,完全是一个成手。一年有差不多十篇稿件被省市电台报社采用,这已经是各个县广播站的天花板了。况且马超的普通话又那么好,声音形象又那么打人儿,现场采访的记者中,省市台都找不出这么个人儿。

    最后让李峰服气的,是马超好眼界。当时的媒体,局限在报纸和电台,所谓的报纸有形,电台有声。电视还是奢侈的东西,一般人不敢想。而马超的眼界就跨出去了。他敏锐的洞察到,几年内电视就会以神速普及。到时候亟需专业人员,现在学,正当其时。李峰当然也早有耳闻,他还是被这个小伙子震撼到了。他打听了一下自己在省台的同学,同学给他的,也是肯定的答案!

    李峰给关部长的答复意见非常肯定,他通过省广播电台的总编荀越助力马超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并创造条件考取。

    二姨关珺的人力资源观念应该说是应时应景的。她并不拘泥于党派人才概念。马超这几年在二姨这里接受了不少党內的规矩,知道党内专门有一套选人用人的以政治挂帅为核心的用人价值观。但是关珺自己知道,我们党必须集中最优秀的人才在党政各级机构中,这样,才能占据人才制高点,引领全社会健康发展。马超作为一种自愿甘当党的喉舌有见识的优秀青年,应该倍加珍惜。所以,他的每一步踏出,都必须不能踏空。选择北广,就是选择了专业上的天花板。没错。

    当饭桌上,包括姐姐关琳和马超曾经的引路人辛月在内的一众人马都陪着马超喜笑颜开的时候,关珺隆重地给李峰布置了任务:摸清北广招生的底细,准备好专业复习资料,安排相关人员对马超进行实战指导,工作上给马超创造条件,不动则已,动则万全。

    饭桌上的命令,李峰清楚,比会议室里的命令要严肃十倍。况且,关部长很少私下给他布置什么事。越是这样,作为明山县的管干部的最高首长的指示,李峰一点不敢怠慢。还是马超眼明手快,接话来的快,说“二姨说的这些事,李局长都已经做在前面了,而且已经一个多月没给我布置台里的工作任务了。”关珺感觉这件事,马超说的靠谱,就没有再进一步叮咛什么,满满的斟了一杯酒,与李峰一饮而尽。这让李峰受宠若惊。一个县里绝对天花板级的人物,这么抬举他这个主持工作的副职,那后面会发生什么,已经愿景可期了。席间,他知趣地去吧台结了账。

    马超没有说瞎话,或者说没有全说实话。李局长确实用出差的名义跟马超去了一趟北广,还差一点没找着。

    位于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南侧的一个小院,坐落在南侧一大片农田的边上,稍一不注意,就走过了。两个人看了,都有了不同角度的失望。李峰感到这个学校尚处于萌芽期,不会有好的教学水平。他不是随便这么想一想,毕竟,明山有号的三中,正副校长他干了七年。至少现在还不太具备条件。马超则理解的是这个学院甚至不如位于他们县南山脚下的省邮电学校有规模,有气派。但是,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鼻祖级的专业先驱,学进去,再学出来,让自己仰慕的人儿也仰慕自己。这是他考北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辛月的作用,无意中主宰了马超的选择。没有了辛月,他的人生不知道会怎么过。

    他俩还是打听省电台荀越主编的同学,在电视摄影专业的老师栗仕本。结果人家调走了。调到北京电影学院去了。他俩马不停蹄地第二天赶到北电,还终于把这个栗老师给淘弄到了。人家是搞电影摄影的专业人士,现在算归队。

    栗老师和荀主编还真是不错的同学,热情接待了他俩,详细介绍了北广的情况,同时也帮助他俩分析了考取的可能性。就马超的外型条件和普通话水平,特别是马超的声线纯净度和音色,他甚至希望他能考进播音系,甚至是北电表演系。当他听到马超的采编业绩的时候,啧啧赞叹的高度评价了马超的优势。这对马超和李峰无疑是巨大的鼓舞。最后,还是采纳了马超本人坚持的意见,报考北广电视摄影。不过,北广第一年恢复高考才招了31个学生,今年如果不出意料,也会是30几个。

    对于考试准备,栗老师对教材教辅材料手拿把掐,恰好他手头就有一些,不过得回广院的宿舍去翻。其余的,他负责跟其他老师或者学生借。对于这样的学苗,栗老师有点爱不释手呢!

    李峰也在心目中对马超增加了重要的砝码:站在栗老师的高点看马超,都引起这么高度的重视,可见马超的优势。如果耽搁在小小的明山县,那可就太罪过了。他眼睛看马超的眸光,都已经混进了景慕和怜爱。

    中午了,李峰提议请栗老师一起喝一杯。栗仕本婉言谢绝了:一是他早就戒酒了;二是北电有客人食堂,他的身份可以申请粮票菜票肉票,伙食不错;三是吃完饭他们一起回广院宿舍翻教材和教辅材料。这么好的学苗,在咱们这儿,不能有半点差迟。

    栗老师的安排太有说服力了,让他俩不得不佩服。

    一切都是按照栗老师的策划完成,一个下午。耽误时间主要是他那个宿舍翻找,一片狼籍,暴土扬尘。缺两本,他找一个好友战老师轻松搞定。战老师态度明确:“我这个同事爱才如命,我跟他同频。你小子进来就在我门下。你放心,只要你备考到位,达到录取分数线,进我们系,不会出麻搭。就你这个语言、外型条件,我如果不把住,恐怕还留不住你呢。不过我可以同意你选修播音主持课。”

    李峰马超大喜过望,栗老师喜形于色的嘱咐说,“小马进来以后,你就知道你的运气得有多好!战老师是国内知名的电视摄录专家,………”说着说着,战老师的手就上来了,把栗老师连嘴带鼻子都给捂住了。战老师接着说:“电视片专修,需要北影协作,栗老师就是主导者。广院这次之所以放老栗这个制片专家,就是有言在先,让新专业把北电和北广协作起来,北电当然是同意的了!不然也不能让他常年占着宿舍呀!”

    李峰的心里感觉高处不胜寒,这么两位业界大咖,怎么让他李峰马超碰上了,虽然自己插不上话。心中也暗暗感激荀 总编, 更为马超庆幸,八字还没一撇,就俨然成了内部人儿了。这是多大个雨点啊,砸到我俩头上。

    晚饭还是没请上,战老师跟栗老师一个毛病:不参加酒局。还是由他出“面的”费,跟来的时候一样,把栗老师送回北影。

    回到招待所,本来想好好喝点,庆祝一下,才想起来这个大才子也是从来不喝酒,曾经以为不喝酒跟九间房公社雷书记闹个半红脸。只好随便吃了点面条,回房间洗澡睡觉。

    到第二天一大早,习惯晨练的李峰一睁眼,就看见马超还在看教材。他看了一宿。

    这世上的事情让人真是没法琢磨,对别人来说,一个农村孩子,在县里冒泡已经大喜过望了,还要火中取栗,够业内天花板。而且,经过他李峰的不大不小的运作,居然碰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而且这个机遇给了自带光芒的马超!看起来,马超的骐骥一跃,势必能打开他李峰的正职之门了!

    当他喜不自胜的将喜讯汇报给关珺部长的时候,他 看到关部长瞪着智慧美丽的大眼睛看着他,半天没说话。他有点局促不安了。好半天,关部长垂下眼帘,右手整理一下几份文件,左手抄起电话,单手拨号,平静的说:

    “带着辛月马超晚上六点到县委组织部,一起吃个便饭。下午5点,司机到公社接你们仨。”

    接着,她温和地看着李峰说:

    “就知道你李校长办起涉及教育招生的事来,会马到成功。”她故意称呼了李峰以前的职务。由这个职务,提升到主持工作的广播局的副局长,也是关部长任副部长的时候运作的。

    “晚上,你都听见了,我们一起庆祝一下阶段性成果。主要是为你庆功。”

    “好好,关部长,也谈不上什么功,马超这个同志吉人天相,吉人天相!”说着站起身来,放下了给部长带回来的北京特产蜜饯果脯。

    送走了李峰,关珺又给已经当上县供销社副主任的马宏图拨通了电话:

    “马主任,工作挺忙呗?”

    “啊,部长大人,不忙不忙,请指示!”

    电话里传来马宏图呷茶水的嘘溜声。

    “晚上别安排别的事儿了,有事推了。晚上6点明山饭店,我请你们全家吃饭。带瓶好酒”说完,没等这个姐夫回话就撂了。马宏图也习惯了,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这个小姨子就跟他那副德行。但是,如果没有她,自己想都不用想到县里当这个副主任。

    关珺早就想单独跟这个有眼无珠的姐夫说几句,看不明白四五大六。让在传媒领域这么出色的马超去供销社当业务员,亏他想得出来。还在家撂脸子。跟马超比,他连马超的一个脚趾头都不如。还摆当爹的架子。不愿意看他天天醉末哈眼的样子。关珺姐俩也陪领导喝酒,喝多少也不走样。对于马宏图这样的没有见识的乡巴佬,这种话还得她说,不然,这么好的事,姐姐还天天忧心忡忡的。太不利于家庭团结了。

    辛月早就听过马超的详细汇报了,满心欢喜。当仁不让地担当起陪读的重任。辛月觉得,只有她,才能保佑马超马到成功。至于会不会分心,辛月有十足的把握,让马超心无旁骛,她可以把控他什么时候表达什么。她可以让这个甘心情愿做自己的拥趸的男人绝对自控。至于高考科目,辛月更是游刃有余。就凭辛月的理解能力和文字水平,马超还远在下风。至于感情推进,不用辛月努力,辛月只要做他俩情感发展的刹车片就够了。辛月一直就这么自信。

    不知是喜是忧的看着这一对年轻人的所作所为,关琳只能静观其变。不然,她能做什么呢?

    庆功宴如约举行。关珺还叫来了自己的丈夫,副县长孙东生他那边应酬一下很快就过来了。

    在杯盏交错之间,关珺明确几点:全家共识,支持马超冲刺北广,不得出现不和谐的声音。马宏图负责做好后勤保障;李峰负责安排高考科目辅导,尤其是数语史地。外语放弃;辛月作为曾经的老师,一如既往地从不同的角度协助自己曾经的学生冲刺,全面提升马超的高考成绩,包括专业课水平,李峰负责在业内请老师辅导专业,时间由马超辛月商定。

    关珺的作风是言之有物,掷地有声。布置清楚,重任分明。在家人面前,她也是这样的做法。孙东生非常习惯,马宏图绝对不敢有二话,只是不停的举杯,给自己的连襟孙县长和李峰局长敬酒。他平生最看不起的就是耍笔杆子耍嘴皮子的人,儿子这么聪明,非要干这一行,他也是服了这姐妹俩了。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