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狱是天命帝的自留地,管理的也都是阉人,诸王的势力无法延伸到这。 被捕的官员是死是活,交代了什么,无一人知晓。 喜郡王府。 李常笑坐在堂前,听着德顺打听来的消息,时不时点头摇头。 外面的腥风血雨都与他无关。 正所谓,行的端站得直。 除非是天降大锅,天命帝要他死,那么出不出府都没区别了。 好端端的,天命帝也不会注意到他。 李常笑望着屋外的飞雪,只觉这咸阳要变天了。 或许,天命帝真的在布置后事了。 又半月,太子党和齐王党各有损。 年关将近,朝堂上的气氛可算是缓和下来。 抓捕官员的金吾卫也没再出现,可能也休假了吧。 毕竟是个人都要过年的。 大年三十晚上,天命帝在宫中设宴。 除去少梁役的功臣,便是一众皇亲。 其余文武大臣,除去天命帝的几个心腹,都没有邀请。 正常来说,天命帝是不会犯这种错的,毕竟在明面上,他这个帝王需一碗水端平,如此才好拿捏朝臣。 李常笑惊奇地发现,他的那些个堂兄妹全到了,无论受宠还是不受宠的,加起来人数过百。 但比起周文王还差远了,前者是子嗣过百,天命帝只是孙辈过百。 姑且也算作是一种祥瑞吧。 几个皇子轮流给天命帝敬酒、献礼,庆贺他在古稀之途又迈了一步。 天命帝大笑,黑袍宽袖秉着酒杯,喝得酩酊大醉。 宫宴结束,太监想扶他,却被一把推开。 老迈的身子微颤,满头白发飘扬,金色龙纹紧紧贴在背上,衬得更老了。 太监们距离他只有几步,时刻防着他摔倒。 或许这便是真龙最后的骄傲吧。 …… 金吾卫收束了爪牙,笼罩在咸阳城上的高压随之散去。 大年初一。 郡王府。 府里早就采买了各种食材,这一天是不出门的。 大冬天的,肉类占了大头,蔬菜的只有提前窖藏的大白菜,外带些晒干的菌片,还有从药商那买的炮制药材。 大厨一早起来,在王府后院支了两口大锅。 一锅煮制羊汤,羊肉托边市采买,肉多且油水足。 这汤里又加了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等药材,是为大补。 当是把“补冬”这个环节给续上了。 另一锅是鱼汤,鱼和羊一起,讲究个“鲜”字,也有迎新的寓意。 教习的嬷嬷们也回来了,这个年留在王府一起过。 日子一晃眼,到了元宵。 偌大的咸阳热闹了! 红灯笼挂在檐下,十里长街灯火通明。 城里的庙会开门迎接香客,街头的小贩出摊上货,吆喝声中带着年味儿。 龙灯凤烛,灼灼光华。 李常笑领着青璃和李洛安出府,三人俱是着常服。 王府侍卫扮作小厮紧随在后。 街上的人往来如潮,李洛安看着街头杂耍有些入迷。 可她个子矮,很快被面前的人挡住,小脸上满是止不住的委屈,眼巴巴地看着李常笑。 李常笑哪里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一手就把人揽过来,放在肩上。 视野一下子就开阔,吐火的小生,逗戏的猴儿,卖唱的歌女,俱是让她大开眼界。 小姑娘张着的嘴就没合拢过,是头一回见着这些。 听着小姑娘口中时不时蹦出的语气词,李常笑无奈一笑。 还真是个容易满足的娃儿。 他却忘了,自己幼时被云王抱出来时,也是这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