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王夫子有没有其他稿子。 若是没有,那李常笑的担子可就大了。 大概率是有的。 王夫子有着大秦国子监的任职经历,回了临淄也会受人尊敬吧。 在那里,他可以找到一心务学的后生,将毕生所学尽数传授。 而不似大秦国子监,大家的心思都在官场上了。 用夫子的话来说,不纯粹了。 李常笑记得,王夫子的父亲是活过了耄耋的,算是少有的高寿了。 他的母亲还在,也到了耄耋之年。 夫子此番离职归家,定然是不会再回来的。 在家侍奉母亲,尽人子之责,然后贻弄儿孙,得享天年,这一辈子就过去了。 李常笑知道,王夫子就是这么一个性情中人。 越是重情的人,越容易被感情伤到。 大半生为了“往圣继绝学”而奔波,后半生留给自己,倒也未尝不可。 哪怕是儒圣再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毕竟做学问,讲的是身体力行,而不是埋头苦功。 王夫子尽孝,恰如其分。 想到这里,李常笑轻叹了起来。 “年岁越大,反而多愁善感了起来。” 对他这种人,其实感情是最要不得的。 友情,亲情,师生情…… 时光荏苒,最后这一切都熬不过时间。 沧海桑田,风云巨变。 天地中的一切人,一切物都埋葬在了时光之中。 唯有李常笑坐卧在云间,仿佛神明俯瞰人间。 这时候,李洛安突然喊了一声。 “王叔,到家了。” 李常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看到小姑娘脸上的笑容,还有怀中竹简上留下的体温。 上一刻还飘浮云端的心,一下子就被扯了回来。 这时候,他才有了一种活在世间的感觉。 “王叔抱囡囡。” 李常笑伸手抱住小姑娘,另一手提着竹匣子,跳下了马车。 下人们见主子分外开心。 又看到郡王怀里的小县主,心里纷纷想到了一块儿。 “叔侄感情真好。” 国子监那日之后,李常笑便没有出府了。 李洛安今年也四岁了。 李常笑去云王府,从自家母妃身边借来了几个嬷嬷,教习小姑娘宫礼。 这些嬷嬷还是李常笑那个早逝的皇祖母边上的老人。 他们看着李常笑长大,倒也乐得帮这个忙。 嬷嬷们在皇后娘娘身边服侍过数十年,见识的都是最标准的宫廷礼仪。 既然小姑娘寄养在自己这,李常笑当然想把最好的给她。 李洛安最初还乐呵呵地答应了。 但是被嬷嬷们训了几天后,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小姑娘很懂事,在人前都是不显。 只有跟李常笑独处的时候,才会趴到他的怀里哭泣。 “王叔,嬷嬷们,安儿,痛!” 小姑娘哭得可惨了。 眼泪和鼻涕混合在一起。 再加上整个人埋在李常笑怀里,自然都黏在他身上了。 李常笑毫不嫌弃。 毕竟他也是孩子过来的,知道这些古礼对一个四岁孩子来说,确实严苛了。 再加上嬷嬷们授的又是最正统的皇后礼,要求更高了些。 他轻轻揉了揉小姑娘的头发,温声说道。 “安儿别怕,下次阿叔也跟你一起。嬷嬷再揍你,阿叔也揍他们。” 听了这话,小姑娘伸出头,小脸却分外认真。 “嬷嬷们不坏的,都怪安儿愚钝,阿叔莫要揍他们。” 见小姑娘这么懂事,李常笑把她抱得更紧了一些。 “这也不成,阿叔还得去。不然安儿每哭一次,阿叔的心也要碎一次。” 说罢,他捂住胸口,作出了痛苦了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