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还是被梁伯说了一通。像知错的小孩一样,吐了吐舌头。 年前的走动,她自是交给梁伯。在南京的最后一个春节,到明年开春,只盼着一切平安才好。 她也趁机停了学校的课,不去听教授的中庸理论。 青禾是第一时间发现她失眠的,连续观察了几天,悄悄去华医生那里拿了些安眠药。 王敏之来家里看她,陪着她待了半晌。看着唐公馆今非昔比,不由得有些难受。 “阿初,打算何时动身去云城?” “明年梧桐花开的时候,暖和些。”她也没有必要在王敏之面前掩饰什么,终究也不是外人。 “到时我去送你。” “敏之哥哥,实不相瞒。还是不要送了,我想偷偷走。” 王敏之面露难色,复又消失不见。唐初留在这里,就是为了最后的学业。亲人皆不在此,她也没有必要再留下去。 青禾把安眠药放到牛奶里,看着她喝完,睡得倒是安稳不少。 她的右手腕上系着道长赠的红绳,是崴脚那日在去华医生医院的路上,青禾执意给她系上的。剩下的一根,青禾做了一个荷包,小心翼翼地放进了青禾的手包里,随身带着。 唐初说她太过小心,崴脚只是意外。 安眠药的事,只有梁伯和青禾知道,谁也没有告诉唐初。 几经辗转,唐宋在除夕前夜给她送来一些云贵当地的特产,还给他写了封信。 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唐宋一贯的风格,甚至连信纸都是随手取的。只是信封里,还有一张拓下来的红红的小脚印。是唐缙的女儿,刚刚出生。 唐初欣喜,添丁进口。当场给家里的人都发了过年的大红包,还是双份。 她看着那张脚印,小小的,是唐家的下一代。 这个除夕,和去年一样。唐公馆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唯一不同的就是她的脚还没完全恢复,行动有些不便。 她让梁伯取来唐绍元留存的两坛花雕酒,一群人喝的热闹。 过了年,她就二十二岁了。 漫天飞舞的烟花和不停燃放的鞭炮,唐初只觉得这是最后的狂欢。 春节期间,白霜闲来无事,来找她。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两人坐在二楼的平台上,喝着咖啡。 “阿初,开学复课你还去吗?” “不去了,我们这专业,最后半年上不上都无所谓。” “我也不去了,准备找工作补贴家用。” “需要我帮忙吗?” 白霜摇了摇头。 “白霜,不要沮丧。苏轼不是说过吗?诗酒趁年华。” 说完两人就开始复诵这首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现在没有茶,只有咖啡。” 梧桐花开时,唐初最终还是要走了,离开这个生活多年的城市。 临行前,她询问了唐公馆所有人的意见,是走是留,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不出意外,只有两个无父无母的丫头选择跟他们一起走。剩下的人,唐初给足了银元和衣物。 “大家不舍家乡,我理解。只是,去乡下也好,去附近的城市也罢,千万不要留在南京。这里是国都,一旦战争爆发,这里只会比别的城市惨烈。就算是国民政府负隅顽抗,也挡不住空袭。所以,千万千万珍重自身,远离这里。给你们的银元,足够在别的城市稳住脚跟。”她言辞恳切,一再叮嘱。 南京作为国都,是福是祸,尚不可知。 他们仍可以暂住在这里,决定离开前,把整个府邸的电路切断。 分别在即,万分难舍。唐初力薄,无法呵护周全。 运输的车队,她交代给白霜,有需求尽管吩咐。在此期间,运输队的人可以接私活,补贴家用。 她费劲心思,唯恐自己漏掉些细节。 唐公馆的人安排好,接下来就是自己的朋友。劳大哥一家三口,选择跟唐初一起走。 华医生有职责在身,选择留下。 临行前,她去了自己常去的店铺,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着。她真的不喜告别,又不得不告别。 很多年之后,唐初都记得她离开南京那天的场景。唐公馆门口的那条路上,梧桐花开的极好。火车鸣笛,缓缓驶离车站的那一刻,她落泪了。 南京站在身后,越来越远。 火车上,她看着刚买的外文书籍,翻开的那一页,久久未动。 青禾给她沏了杯茶,让她先睡一会儿,这一路得好几天坐着。 闲来无事,唐初也只能看书打发时间。劳大哥一家在另一个包房,紧挨着。 火车上餐食难吃,她早有预料,提前备了些吃食。每次进站,梁伯都会差人再去买些。 火车上吵闹纷乱,她这节车厢倒安静。唐家的护院就在门口守着,六个小时换一班。 无聊至极,她还跟着两个小丫头学了刺绣。只是成品实在不佳,绣的不成样子。她较真,还是一针一线的绣完整,还在右下方绣了一个初字。 这倒是打发时间的好法子,几日路程,她成功地有了一件成品。 缓缓放慢速度的火车,进站了。四周都是陌生的语言,嘈杂纷乱。先把随身带着的行李送下车,没有那么拥挤的时候,她才慢慢地从车厢走出。 她逆着光走出,看见站台上站着的唐宋,高兴地说不出话。 青禾在她身后,唐宋跑到车前,扶着她下了车。 兄妹二人静静地拥抱着彼此,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什么也听不见,看不到。 “阿初,好像变高了。” “二哥,我都多大了,你别揶揄我了。” “阿初,也变漂亮了。二哥想好好听听这两年,你独自在南京的生活。恐怕梁伯这两年没少劳神费心吧?” 梁伯就跟在后面,只笑笑不言语。“阿初可听话了,是吧,梁伯?” 两人在前面走着,亲密无间。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车站回了云水街。 重回老宅,父母、大哥一家都在老宅等着,一家人终于团聚。 唐三小姐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