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父亲也是一个苦命人,和中国大地上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农民一样。 父亲年幼丧父,老大、老二、老三相继成家。二十岁时父亲娶了母亲,第二年便生下了我姐姐,三年后再有了我。 父亲和母亲同岁,是70后。我和姐姐都是90后。 小时候,家境困难,每一年都要上缴很多很多的税。父母辛辛苦苦种的粮食要交一大部分给集体。 听父亲说,他最早出去打工是在92年。那时候只能在农闲季节做一点临时工。母亲一个人在家田地里的活儿干不完。遇到栽秧、收谷子时,父亲还得赶回家做农活。所以一年下来也就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在外打工,凭力气挣一点血汗钱只够家里的开销。 那时候,在外打工非常非常的不容易。90年代的火车,从四川走到江苏无锡,要走三天两夜。听说那时候火车异常的拥挤。火车上每一寸可以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没法站人的地方依然挤满了人。而且想挤上火车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从火车的窗子上直接往里爬,还有可能挨警察的棍子。那种场景我们只在电视或者电影里有见过,可那却是父辈们的亲身经历。 在外住的地方更是简陋至极。是由自己在工地上捡来废弃的木板,盖上石棉瓦搭建的临时住房。冬天的时候,风从四面八方吹进来,穿过木板间的缝隙,像针一样扎在身上。瑟瑟发抖。 有一年,父亲在外遇到了骗子。辛辛苦苦工作了却拿不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工钱。为此事儿父亲还与老板打了一架,一年的活就这样白干了。 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现在好了。父亲常说: “你们赶上了好时代啊!那时候哪里会想到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