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被告律师的证词都是主观臆想。” “不能称之为证据。” “而且,‘不要’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被允许,绝对不能和‘要’混为一谈。” “这是常识,也是公知。” 原告律师赵秋霞警觉了起来, 意识到, 林渊要发动进攻了。 “我不同意赵秋霞律师的观点。” “很多情境下,‘不要’的意思其实不能从书面上来解读,要具体分析。” “尤其是女性口中的‘不要’。” “相信男同胞们都知道,在特殊情境下,女性的口中的‘不要’,就是要的意思。” 林渊扫视着现场的男同胞, 发现他们的眼睛里都流露出认同的神色。 “审判长,被告律师的发言是在诡辩,而我们是现在是打官司,不是辩论赛。” “我请求中止这个辩论话题。” “由三位审判员和陪审团员就现在的证据信息,对马明的行为,立刻进行强奸罪名的审判。” 赵秋霞不想钻进林渊的圈套里, 而中止这个话题, 是目前最好的防御手段。 “嗯……被告律师,请你尽快回到主题上,不要进行与本官司无关的辩论。” 审判长冯建军轻轻敲了法锤, 这代表着警示作用。 “审判长,那我不辩论了,给大家举个例子。” “比如在男女相亲结束后,双方都很满意,男方出于礼貌,提出送女生回家的请求。” “基于两人都非常满意对方的前提下。” “如果女方说‘不要’送我。” “我想问一下旁听区的听众,此时女方的意思是‘要’还是‘不要’?” “如果你们是男方,会怎么做?” “审判长,我请求允许旁听区的观众回答这个问题。” 林渊提出请求, 让现场的观众也参与进来。 “允许。” 冯建军落了锤, 听完林渊举的例子, 其实他心中也有一份答案。 “审判长,关于林渊律师的问题,如果我是男方的话,我会认为女方口中的‘不要’不是拒绝的意思。” “因为女方很有可能是出于谦让,才说出‘不要’。” 现场一名男观众举手示意,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紧接着, 又有一名观众紧随其后的站起来。 “我认同这个观点。” “在男女双方第一次相亲都很满意的情况下,其实女方乐意和男方多度过相处时光。” “但是,因为谦让的心理,或者说为了保持矜持的形象。” “女方一般都会礼貌拒绝。” “但如果你坚持要送女方回家,表现出真诚,她会同意你的请求。” 高个子观众更深度的解析了人性心理, 他从事心理学, 对这方面很在行。 “那现场的女同胞呢,你们是什么意见?” 为了保持公正, 非常需要女方的视角作为参考意见, 冯建军将目光落在旁听区的后两排, 坐的都是女生。 “嗯……审判长,以我的视角来说,前面两位男同志的话我表示认同。” “很凑巧的是,我前段时间就参加了一场公司组织的各部门相亲活动。” “我心仪的男生,他对我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约会结束后,他提出了送我回家的请求。” “其实当时我是希望他送我回家的。” “但是。” “我俩才接触半天时间。” “如果我同意了他的请求,太不矜持,我会担心,这么做让他觉得我很好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