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攻略

注意名门攻略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277,名门攻略主要描写了生命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有的人随波逐流,有的人怨天尤人,有的人认真过好每一天,崔可茵一不重生,二不穿越,只此一生,活得恣意绚丽,多姿多彩。她幼失怙恃,却能举止优雅,果断坚毅,不...

作家 若珂 分類 现代言情 | 136萬字 | 277章
分章完结68
    “有劳李宫人了。newtianxi.com”

    并没有多说什么。

    李秀秀大感不满,崔可茵为什么不当场发作。让太后看清她的真面目呢?

    皇后见李秀秀不停瞪着崔可茵,而崔可茵只当没看见,直接把李秀秀当空气。只默默站着,而太后做壁上观。任由李秀秀如此无礼,便道:“李宫人,你且去取水果。”

    “是。”皇后吩咐,李秀秀不敢不从。

    待水果端上来,崔可茵却不吃,道:“母后,儿媳记得定兴侯曾假冒母后懿旨赐儿媳吃食。定兴侯家兴渊源,想必李宫人也学会其父的手段。儿媳胆子小,不敢吃李宫人端来的任何吃食。”

    皇后无声地笑了,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灯。

    嫔妃们呆了,太后可还在这儿镇着呢,这就掐起来了?

    李秀秀马上跪下,叫起撞天屈,道:“太后娘娘明鉴,分明是晋王妃指使崔大人陷害家父。家父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假冒懿旨啊。”

    太后一副饶有兴趣的样子,道:“这件事朝臣们吵吵嚷嚷多次,不是没有定论吗?你既然不吃,那就不吃好了。”

    假冒懿旨是杀头的大罪,可是在太后这儿,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从来没为这件事生过气。崔可茵道:“定兴侯有欺君大罪,其女不宜近身服侍母后,还请母后贬她去浣衣局当杂役。”

    “太后娘娘!”李秀秀泪流成河,磕头道:“晋王妃与奴婢有宿怨,欲置奴婢于死地啊。求太后娘娘看在奴婢祖上忠心为国的份上,为奴婢做主。”

    崔可茵道:“李宫人,令先祖助太祖皇帝开疆拓土,因功封定兴侯,世袭至今,是太祖皇帝恩典。你可不因为太祖皇帝有恩于你家,而以此胁迫母后。”

    “这怎么叫胁迫呢?”李秀秀跳了来,手直指到崔可茵鼻子上去,道:“你信口胡说……”

    “大胆!”

    “大胆!”

    同时说这句话的两人,一个是皇后,见崔可茵气定神闲跟她说同一句,索性笑了起来,不再开口。

    崔可茵向皇后笑笑,侧过脸来寒着一张俏脸,道:“你一个小小宫人,胆敢指到本王妃脸上,是谁教你的规矩?”转身向太后道:“母后,这样的人,实不宜在母后跟前侍候,她会危及母后安全的。”

    “是啊,娘娘,”沈明珠不紧不慢插上一句:“听说当年卫贵妃死于宫人之手,因为那个宫人妒忌卫贵妃美貌。现在李宫人如此嚣张,难保不会行为失控。”

    沈明珠好死不死,非要提卫贵妃,她一句话没说完,太后脸色全变了,现场的气温也降到冰点,连皇后的脸色都白了。

    “卫贵妃”三个字,只能私底下议论,实是不宜在太后跟前提起。

    李秀秀嘴角噙了一丝笑,德妃果然是帮倒忙的能手。

    崔可茵淡定自若道:“德妃说得是,为母后安全计,请母后把李宫人贬去浣衣局。”

    皇后不禁深深怀疑,崔可茵是真傻还是假傻,这都什么时候了,不说消除太后的疑虑,反而坚持已见。

    太后盯着崔可茵看了半天,见她泰然自若,像不知卫贵妃是怎么死的似的,不由深深吸了口气,道:“你真的为哀家的安全着想?”

    “是。”崔可茵坦然自若道。

    李秀秀叫了起来:“晋王妃分明是公报私仇!”(未完待续)

    ps:真的觉得起章节名很难木有木啊,嘤嘤嘤~<

    第131章 防备

    崔可茵道:“母后,证据确凿,此事早有定论。皇上仁慈,才留李宫人一条性命,现在把她留在母后身边,危险得紧,为母后安全计,还请母后把她贬去浣衣局。请母后三思。”

    太后见崔可茵说得郑重,不禁望向皇后。

    皇后道:“古训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母后凤体贵重,不宜涉险,不过是一个宫人,贬就贬了。若要识字的人读佛经,想来宫里宫人近千,总能找到几个。”

    李秀秀大惊。难怪人家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她没了“孩子”之后,至安帝对她的态度一落千丈,贬为宫人后,虽有床第之欢,也只把她当一个普通宫人对待。勤政殿里的宫人又最是看她不顺眼,只要至安帝不在跟前,便找碴搓磨她。她真的在勤政殿呆不下去了,只好花了大价钱买通马凉,为她在太后面前美言,到坤宁宫当差。

    今天一早才过来的,怎么那么倒霉,不到一个时辰便遇到崔可茵呢

    “娘娘,”李秀秀哭了,发自内心的,道:“太后娘娘恩准奴婢进宫,是因为家父请人为奴婢批过命相,算命先生说奴婢贵不可言。奴婢自进宫后,获皇上恩宠,幸而怀了龙脉。要不是被起了坏心的宫人撞了一下,想来我那孩儿也该有两三个月大了。我那苦命的孩子啊”

    是啊,这么多嫔妃,只有李秀秀曾怀过龙脉。太后心软了,道:“你且起来吧。这样,哀家封你为选侍,依旧回华康宫去吧。”

    李秀秀大喜,磕头道:“谢娘娘。”

    崔可茵欲待再行反对。皇后朝她摇了摇头。李秀秀祭出“孩子”,抱孙心切的太后必然回心转意,再行劝说,徒惹太后反感而已。

    太后转头看崔可茵,板着脸道:“皇上的后宫不容外人置喙,以后下毒一事,不要再提了。”

    崔可茵只好道:“是。”

    李秀秀深感后悔。早知道太后的大腿这么好抱。就该紧紧抱住才是。又想到至安帝,不由深深鄙视,真是个没用的男人。由着别人想怎样便怎样,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

    随后,崔可茵陪太后赏了菊,看看近午。便告退了。

    马凉领一个长相俊秀的内侍过来,道:“晋王妃。太后恩准拨刘永志去晋王府任内府总管。您看,刘总管是现在随你回府呢,还是随后自行过去”

    崔可茵淡淡道:“既是太后恩典,一并过去吧。”

    刘永志上前行礼:“奴才刘永志。见过王妃。”

    不得不说,这是个美男子,如果不是太监的话。一定迷死人。他的俊秀不同于周恒,或者是因为身上少了个零部件的原故。看起来有些阴柔,如果再翘起兰花指的话,一定是个很好看的女旦。

    “刘总管不用多礼。”崔可茵客气地道:“随身衣物可收拾好了若是收拾好,这就回府吧。”

    若没有收拾好,断然没有让本王妃等着的道理,你什么时候去晋王府,那就是你的事了。

    刘永志谦恭地道:“奴才没有什么行李,只有几件换洗衣裳,早就收拾好了reads;媚倾天下之美男齐上阵。随时可以走的。”

    他转身从地上拣起一个小小包袱,还真的只带几件换洗衣裳。

    回到晋王府,李德哭丧着脸来辞行:“奴才差事没办好,惹得王妃生气,奴才该死。”

    好聚好散嘛,人家都要走了,没必要再结仇,崔可茵和气地道:“李总管说哪里话,回坤宁宫办差岂不更荣耀以后母后跟前,还须李总管多多美言呢。”

    李德苦笑,他回去,能再回坤宁宫才怪,怕是只能被打发去做扫地的杂役了。

    打发走了李德,崔可茵把刘永志请进来,道:“刘总管一向在坤宁宫当差”

    既是马凉挑的,一定是太后和马凉绝对信得过的人了。

    刘永志笑的时候整张脸都美极了,让人移不开眼睛。他道:“回王妃,奴才八岁进宫,三年前进坤宁宫当差。”

    “哦。”崔可茵道:“让小福子带你到各处走走,熟悉熟悉情况吧。”

    不管怎样,来了个美男子总比看李德那张胖脸好。

    崔可茵过问了午膳吃什么,再让翡翠去碧云居瞧瞧:“王爷的事情忙完了没有”

    她刚换了衣裳坐下喝茶,翡翠回来了,道:“王爷还在和幕僚们议事,听说王妃回来了,吩咐散了,已往这边赶。”

    说话间,外面已传来行礼声。周恒走了进来。

    崔可茵行礼,嗔道:“你有公事,应该把事情办好才是,这样跑回来,幕僚们会怎么说”

    “商议得差不多了。”周恒把屋里的丫鬟们打发出去,自己坐在崔可茵身边,拉过她的手亲了亲,道:“太后可曾为难你”

    今天一上午,他人在碧云居和幕僚议事,心却飞到崔可茵身边,就是担心太后为难她。她的性子,受了委屈只会闷声不响,这样,会吃大亏的。

    “没有。只是把李德召回去,再拨一个叫刘永志的来。”崔可茵把遇见李秀秀,她发作了一场的事说了,道:“我们是不是该把她假孕的事散播出去就算是流言,能让太后疑心,总比太后什么都不知道,一味偏袒她要好。”

    周恒想了想,道:“为皇兄的脸面着想,这件事说不得。她要再怀孕是不可能的了。她既为选侍,便可以召赵伊请平安脉,为防她再故技重演,须把赵伊赶出太医院,断了她的后路。”

    崔可茵点头,道:“是,还是你想得周到。”

    李秀秀要假孕,须有请平安脉的太医宣布她有喜脉。

    周恒放开崔可茵的手,起身走到桌前,提笔写了几句话,唤欢喜进来,道:“你亲自去一趟王仲方的府邸,把这封信交给他。务必交给他本人。”

    欢喜应诺,即刻去了。

    周恒着人去查刘永志的底细,不过一天,来人禀报道:“刘总管是京城人士,家贫,父母兄妹还在。他是马凉的干孙子,为人谦逊,略识几个字。”

    刘永志来了一天,上上下下走了一遍,既没有动任何人,也没有发表过任何看法,就像来走亲戚一样。

    这个人,有趣得很呢。未完待续

    ps:求月票~

    ...

    第132章 清理

    崔可茵把李德安插在晋王府的人手都清除了,袁方看在眼里,不免心里惴惴不安。就在这时,周恒告诉他,北海县令有了空缺,问他可要为一方父母官。

    县令虽然只有七品,却是有实权的正印,为牧一方,既可以造福百姓,又能在仕途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做得好了,往上升迁可就容易多了,不比长史,做到死,也没什么前途。

    袁方犹豫了。他到晋王府任长史,负有监视周恒的任务,周恒的一举一动,须向太后禀报。更重要的是,他早年曾受周康大恩,周康一向妒忌周恒生母卫贵妃得文宗宠爱,因而把他派到周恒身边,不仅是监视,有时会让他做些见不得人的任务。封地的晋王府夜里紫气冲天,就是他放出话来,并写信给在京中的同年的。

    周恒看他一脸纠结,笑笑道:“袁长史在王府中六年,一直兢兢业业,把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本王一直很感激。这次本王求了皇兄很久,才求来这个机会。若袁长史舍不得本王,愿意继续留在王府中,本王自是求之不得。”

    也就是说,错过这个村,以后没这个店了。

    袁方咬了咬牙,道:“如此,多谢王爷了。”

    “以后多为百姓做些实事,就是谢本王了。”周恒拍拍袁方的肩膀,笑得很是和气。

    没两天,去北海的任命下来了,袁方收拾行李,向周恒请辞。

    他写给周康的密信还在路上,想必周康接到信,会大发雷霆。可是人不为已。天诛地灭,难道为了一个恩情,他便把自己一辈子困在晋王府不成?

    周康接到袁方的信,怒不可遏,可是京中的密报同时也到了,袁方已在去北海的路上,再要怒斥他。也只能待他到北海。信件才能送达。

    不久,传来袁方路遇强盗,财物被抢。主仆被杀的消息。

    从京城去北海千里迢迢,路遇强盗也不是不可能,只是为什么会这么巧,偏偏这事发生在袁方身上?周康与幕僚商议多次。有说一定是周恒做的手脚,有说只是巧合。幕僚们争议不下。

    京城这边,周恒解决了袁方,长史一职空缺。太后倒想安插人手,只是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作罢。又想前朝太后权倾朝野,到自己做太后时,只落得个在后宫厮混。不由悲从中来,抹了一回泪。

    至安帝自然不知太后黯然神伤。吏部报上来的,是一个名叫曹瑛的新科进士。既是吏部报上来的,他就准了。王哲大笔一挥,曹瑛很快接到任命,到晋王府来了。

    曹瑛是周恒的人。

    他并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书呆子,反而略懂经济,到晋王府后,很快接手府里的生意,因为这些事须做得隐秘,要不然会引起御史言官的弹劾,因而分外小心。

    周恒对他的能力很满意。

    拨掉府里两颗钉子,崔可茵觉得府里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晋王府种的菊花并不多,崔可茵又不喜欢开什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