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皇戚

注意汉末皇戚目前的最新章节为分节阅读460,汉末皇戚主要描写了一不注意,穿越成伏皇后的堂哥,为了家族不被灭门,伏泉该何去何从……

作家 泉释一切 分類 历史 | 222萬字 | 460章
分章完结100
    然沉声道。502txt.com

    三人诧异,此时两军已经缠斗一起,若是按照伏泉这样命令很可能误伤自己人,就像对面蛮人,虽然弩矢对汉军造成杀伤不少,但同样也对他们自己造成了不少误伤,伏泉这番命令,可不是好主意。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六章 火光乍破兵戈乱

    当敌我两军纠缠在一起时,很少有主帅会再命令自己的远程兵种向敌军发射箭矢,毕竟这样即使可以杀伤更多的敌军,但箭矢无眼,很容易造成误伤,无疑这是得不偿失的,而伏泉如此命令,使得盖援、韩当、史阿十分不解。

    盖援硬着头皮低头回道:“中郎,两军纠缠,此时若用弓弩射之,未免……”他话语尚未说完,感到一股冷意袭来,连忙瞥了眼伏泉,见他面无表情,脸色阴沉可怕,连忙住嘴。三人中,他本身年长,从军资历又老,经验丰富,此时也只有他敢出声进言。

    伏泉看着盖援冷冷道:“再有妄言者,斩!敢违军令者,斩!”他并非不知道这样做会伤及自己人,可是这又如何,不用奇招打乱蛮人,凭着自己手下这些羸弱郡国兵,再这么耗下去,估计自己真有可能步前任主持平乱的萧瑗的后尘。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场仗必须要胜,伏泉不可能因为无端损失己方兵力,害怕误伤而让对面的板楯蛮占据场上有利形势。

    三人见主帅语气如此决绝,应声便去,带着数千弓弩兵分成两队,快速跑到汉军左右两翼后,向着蛮兵左右两翼攒射。

    约莫过了数十息的功夫,当板楯蛮人还在和汉军纠缠相持时,两边突然疾速射来的箭矢,催命般的向他们射来,无数蛮兵顿时被射中,惨叫哀嚎着倒地。他们早就因为和汉军近距离肉搏,而扔了手中木盾,而且他们身无片甲,没了木盾的防护,顷刻间就变成的待宰的羔羊纷纷被射成了刺猬。

    当然,不止是蛮兵,汉军阵前也同样不好受,箭矢无差别的攻击,将很多和板楯蛮兵交战的汉军兵卒同样射中。不过,比蛮兵稍好的是,汉军毕竟有精良的甲衣护身,沉重的兜鍪护住头部,要害部位被伤到较少,多数都是一些普通部位被射中,除了少数倒霉蛋外,汉军兵卒受伤兵卒大多数所受伤害并不致命,总体来说这一波无差别射击,汉军稳占上风。

    原本带人围攻关羽、黄忠二人的度康、罗战,这时见到身后自家蛮兵眨眼间被被射倒一片,皆是大怒不已,眼红欲裂,大骂汉人无耻,连自家族人都如此不顾忌。本想继续围杀关、黄二人,已泄心头族人被屠之恨,可是韩当、史阿一左一右带弩兵前来支援,令度、罗二人猝不及防。

    在弩矢的反击下,度、罗二人身边当先便连死了几名蛮人,两人知道事不可为这才放弃两翼,令两翼所剩蛮兵全部向中军靠拢,既然两翼汉人有弩兵压阵,难以速克,那就只能全军压向汉军中军,集中凿破汉军中阵再说。

    “杀!”

    度、罗二人带着怒火报复喊道,蛮人虽然悍勇不怕死,但二人作为部族的贵族却不会真的让族人傻傻的赴死,真要如此,他们就只能等着灭族。此刻无数蛮族族人在二人面前被箭矢射死,如何不让他们肝胆欲裂,带着愤怒的怒火,二人率领着剩下所以的兵卒猛攻汉军中阵。

    原本已经慌乱的汉军中阵,一刹那间更加变得摇摇欲坠,蛮人此刻似乎汝山林里的野兽,张开它那嗜血的獠牙,开始吞噬一切他可以捕食的猎物。而整个汉军中阵,仿佛就差那根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只差那么一点,整个中阵便要崩溃了。

    一时间,后方汉军中军,见到这一幕的伏泉等人脸色大变,手下众人纷纷紧握手中兵器,眼神望向主帅伏泉,等待他的命令。无论如何,必须要确保中阵不乱,否则中阵被击破,整个大军必败,而溃逃的败兵更有可能冲散中军。

    伏泉眼神冰冷,目视前方战局,他的手已经握紧了腰上的佩剑,他在抉择,是将自己中军全部压上,将那最后的四千精兵投入中阵,真的变成添油战术一样,慢慢的和蛮兵耗,看老天爷给不给他活路,运气来了耗死蛮兵,没了运气只能自己受死。

    或者,等待徐晃从背后的一击。只是,那不到千骑,需要绕山路才能到板楯蛮后方,也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他真的能等到那一刻吗?

    “中郎,快看!”

    身后突然有眼尖的刺史部掾吏大喊道,把伏泉一惊,未几,便看到前方燃起了漫天火光。

    只见越来越暗淡的天色下,蛮军后面他们原本简易搭建的大营处,此时星星点点的火焰疯狂燎起。秋天本就天气干燥,再加上蛮人为图方便爽快,又将营地建在树林附近,此时大风一吹,瞬间那火焰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向着四周奔腾燃烧,将蛮兵的后方映得通红。

    随着火焰燃起,远方又传来一阵阵大喊声。

    “汉军从背后杀来了,来了数千骑,快跑……”

    “败了,败了,大营没了……”

    各式各样说着汉军偷袭背后,蛮军要败的谣言四起,眼看前方被大营燃起的大火惊呆的板楯蛮兵出现了不少慌乱。

    伏泉此刻哪能猜不出那一定是徐晃带人绕到蛮军背后所为,眼见蛮人士气不稳,哪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抽出腰上利剑,遥指战场前方,对着身后的兵将大喊道:“封侯拜相,就在此时,诸君,随吾杀!”

    “杀!”

    须臾之间,所部抽到四郡国兵马组建的精兵士气如虹,喊杀声响彻夜际,向着前方蛮族大军杀来,战局此时已经算是到了收官的终结,就差两军之间那最后的肉搏作为点缀。

    燎原之火,轰然腾起,血色之花,兵戈绽放,当那四千精兵如果一股生力军般,猛的乍破了蛮军那慌乱的阵型,蛮人前后夹击之下,在漫天的火光下,渐渐有人开始崩溃,转身便逃,慢慢的传染了全部人马,蛮人生性散漫,这一下他们的本性彻底暴露了出来。

    虽然后方并没有多少汉军前来进攻,可是人生来恐惧,在不知道后背来了多少敌人的时候,面前的汉军又来了援军,除了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不然再骁勇的人也会因为前后被包围,从而意志产生动摇。

    正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将是宝贝

    挥舞着手中利剑,罗战将左方一名汉军郡兵砍翻在地,看着前方越来越多的汉人逐渐将己方军队往后强推,而己方越来越多的族人已经返身逃跑,形势已不可避免,他们要败了。

    “罗战,事不可为,撤!”

    战场后方传来度康那熟悉的声音,罗战回头看了几眼,却并未见到自己那好友,反而除了他这里还未全线后退,其他军队早已撤退了。

    这帮汉人,就会玩这些阴谋诡计,不过就是欺负自己兵少,偷袭自己大营而已,适才自己看到对方骑兵离开便应该怀疑的,只是怀疑了有什么用,自己集结全部兵力对抗汉人步卒已然是极限了。如果要分兵守护大营,那么自己挡不住前面的汉军,还不是要失败?

    恨恨的看了眼前面越聚越多,不断剿杀着军心浮动,后退逃跑的蛮兵的汉人,罗战心中思索。再战也无益,他这才强忍心中怒火,命令左右道:“汉人狡诈,撤!”

    一时间,罗战手下如释重负的蛮族人马,纷纷转身逃离,他们本来就已经想和其他族人一起逃了,可是自家首领依旧在战场坚持,他们能如何?汉军明摆着是要胜了,自家兵马连大营都被对方烧毁了,还不知道后面来了多少,眼看要被前后夹击包围了,还能如何抵抗?

    夜幕降临,只有前方蛮兵简陋的大营,燃烧着熊熊大火,火光漫天。此刻不止是军队大营被烧那么简单,就连大营旁的树林,也因为入秋后的天干物燥,在大营那随处飘荡的火星点燃下,瞬间就燃烧了起来,火焰如同一条发光的长龙,将整个战场照射的清醒夺目,如同白昼一般,一点夜间行走的黑暗都没有。

    喊杀声,兵戈相碰声,夹杂着“杀”与“撤”之类言语的声音,在战场上深深回荡,两方军队死死缠咬,直到蛮兵溃走,遁入附近树林的山地里。半晌之后,位于后方的伏泉听到类似于“回军”、“勿追敌”之类的言论,汉军便集结在蛮兵大营附近,清扫战场,捕捉未来得及逃跑的俘虏。

    蛮兵大营前,伏泉带着治下一众刺史部掾吏,静静观看着这满目斑驳的大营。原先的一切如今面目全非,化为灰烬,硝烟味道透过鼻翼,令人皱眉,周围满是血腥之气,更有那被火焰灼烧的尸体烧焦气味,难闻之极,令人作呕。

    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甲胄晃动的声响,未几,便听到一众人等喊道:“拜见中郎。”

    待他们说完后,伏泉这才转过身来,目光从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扫过,此刻他们个个身上染血,不知是自己的还是蛮人的,许多人脸上还有不少灰烬,想来是大火留下的灰烬四处飘散所致。

    这时,伏泉问道:“适才谁人言勿追蛮贼?”

    “正是末将所言。”盖援出列回道。

    “哦?”伏泉脸色诧异,没想到是他,随即问道:“为何如此?”

    盖援道:“如今天色已晚,蛮兵逃入山林,如同放虎归山。吾军不善山地,又不知山林情况,加之一番大战,兵卒疲惫,贸然追击,恐有中伏之险,故末将令兵马回军。”

    伏泉颔首道:“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文渊所言有理。山林之地,蛮人自有生长,贸然追击,稍有不慎,必出大患,文渊真乃良将也。”

    “谢中郎妙赞。”

    见盖援回话后并未有太多反应,伏泉颇觉无趣,便挥手让他退下。其实他本来并未考虑到蛮人逃入山林,汉军不宜追击的这点,当然或许大多数汉军将领都没有考虑到这点,毕竟蛮人好不容易打败了,不赶紧追杀,抢功劳,谁能想到自己在山林之中,是不是这些逃跑的板楯蛮人的对手?

    此刻,伏泉帐下羽林郎有盖援这个“老家伙”的好处便凸显出来了,相对于盖援这个从军近十年,丰富经验和战术理念的老革来说,像是关羽、黄忠等几个人,如今也没有成长太多,毕竟真正能成为良将、名将的人,没有敏锐的战争目光和好的战术理念,以及丰富的战争经验,也只能是个猛将却不会是个名将。

    所以,盖援几次三分找伏泉,因为外放能和公孙瓒一样镇守北方打击宵小,不过最终都被他严厉拒绝了。开玩笑,自己这里还没几个将领是真正成长的,战争不仅仅是看兵书学习,更需要实践,因此如果大家不靠着盖援帮衬,估计很多人都要犯不少错误败北。

    随后,伏泉转头向一旁的徐晃道:“公明真良将也,绕袭敌后,纵火焚营,以丧蛮军士气,此番击溃蛮军,汝功不可没,当为首功。”

    徐晃大喜,语带谦虚道:“将军过誉。”

    之后,伏泉又一一和在场其他将领谈话,谈论战术战果云云,突然远方传来几阵马蹄声响,众人望去,却是有人从广汉县城骑马而来的。

    被拦截的汉军兵卒搜了身后,广汉县的几人这才进入营地,闻名了主帅伏泉所在,快步走到伏泉面前,向伏泉行礼道:“见过中郎。”

    伏泉看了几人点头道:“出了何事?”

    “回禀中郎,广汉上下已备好酒食,县令令吾等迎中郎入城。”原来城外汉蛮两方大战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广汉县上下,而那广汉令更是呆坐城头,只希望汉军能胜,不然仅凭他那些郡兵,守城都已经吃力不已,说不得那天城池便陷落了。刚才看到汉军胜了蛮兵,广汉令便是大喜不已,想到伏泉乃是行益州刺史事,也算是自己的上官,所以立马派了几名心腹掾吏前来邀请伏泉入城,好好招待这位上官。

    “入城?”伏泉皱了皱眉头,随后道:“大军入城多有不便,吾军不入城了,此事便就此算了。”顿了顿,伏泉又道:“尔等回城,令广汉令,备好肉食饭菜,以为犒军。”

    “这……诺!”广汉县的几人没完成县令所托,面露难色,不过伏泉暂时管着他们县令,没有办法只能领命而去。

    “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摘选自《孙子·军争》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平蛮何去何从

    初秋晚来的清风,带走了火焰燃烧后的灼热,给人平添了一丝凉爽。原本板楯蛮的营地外,汉军清理出了一片空荡废墟,便在此扎营。

    汉军营地附近的草木树林,此刻都随着一把大火灰飞烟灭,四周空荡荡的,开阔凉爽,宵小之徒前来探查,他们一点藏身之所都没有。营地不远处,有溪水流淌可供就食,伏泉心里暗暗感谢蛮人为他们选了这般营地,位置的确不错,而且经过刚才一战,大火已经将唯一可能的火攻破袭的计策排除了,现在随着更加专业的汉军士卒扎营防御,伏泉确信,除非对面来数倍的敌军,不然要想攻破他的营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