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的梦幻人生

体育课上一次意外的事故,荣飞拥有一段足以改变人生的记忆。他将见证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他将弥补人生的缺憾。

作家 wanglong 分類 都市 | 205萬字 | 781章
第 69 章
    步领先可以继续保持下去,当然,以后的利润会减少。荣飞强调对“雪乐”系列的开发,这个牌子的重要性优于另外两个牌子,对于稳重型的中老年装“万事达”牌,今冬必须推出。同时,荣飞谈了明华公司的转型设想,如果坚持走羽绒服的专业化生产之路也是可以的,反复考虑还是扩大品种较好,荣飞建议引入衬衫、西服两大品种的开发。他认为,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西服这个国际上流行已久的“正装”将很快走入民间。荣飞强调,必须将最好的服装设计师请来,千万不要认为大陆市场一片空白就走低端路线。比如衬衫,学问其实很大,英国人这方面做的极好,伦敦有许多生产衬衫的百年老店,他们对衬衫的研究达到非常人性化的程度,甚至考虑到人的双臂其实不是一样长的,还有饰物问题——荣飞在电话里足足跟黄明福谈了一个钟头,他的建议就是,明华公司扩大品种首选衬衫,而衬衫已开始就走高端路线。黄明福对荣飞的建议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走平民化似乎更现实一些,既然将市场定位于大陆,大陆有多少消费的起高端产品的人群呢?比拼高端我们如何能搞得过境外的老牌名店呢?荣飞的解释是,明华生产的衬衫不是以国外的高端消费者为目标,而是以大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为目标,将来的广告宣传也是如此。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大陆认可的高端名牌,所以研发时期必须注意到大陆人口的特点,聘请的设计师一定要在亚洲工作过。荣飞建议将上一年度的利润全部全部作为投资,各人的股比不变,现在就着手扩大林乐醒领导的设计室,而且,鉴于深圳目前尚未完成建设,暂时将设计室放在香港。黄明福表示将荣飞的意见带上董事会,他最后开玩笑说,广告一定还要荣总亲自操刀,上次的广告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啊。

    有感于去年张华讨论的小小风波,今年对于张海迪学习讨论荣飞要么不参加,要么不发言,只是听同学们胡侃。王建雄是班里组织学习的主要负责人,班长李建光本学期很是低调,能让的权力都让出去了,不和王建雄争。02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气氛,同学们感到奇怪,只有荣飞单珍知道李建光是因为陈丽红怀孕而造成性格的改变。这个年龄的可塑性真是强,一件事情就可以扭曲人的性格。

    王建雄出了个主意,用赛诗会的形式学习张海迪。这家伙还真有些文革遗风呢。可是郑小英同意了王建雄的提议,于是在班会上搞了一出颇具笑料的赛诗会。

    诗词是中国的国粹,在唐宋达到了最高峰。诗词自他出世起,就属于阳春白雪,绝不是大众化的娱乐。虽然肯定历朝历代都有大批口语化的民间诗人,但他们的诗词留下来的廖若星辰,只有在敦煌石窟发掘出的资料中看到几首了。真正的诗词音韵合节、遣词用字都极为考究,更不用说是意境了。写出几首值得称道的诗词除了天赋外,必须在“小学”上用上几年功夫,可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越来越宽,哪有时间去学习那种枯燥的,老掉牙的东西?文革时的赛诗会走进工厂农村,全民皆诗人证明不过是一场闹剧,那时候留下来的诗词有几首传世之作?

    同学甲:你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你是和煦的春风,抚慰我受伤的人生……

    同学乙:中央文件暖人心,海迪精神指航程。科学知识来武装,四化路上显威风。

    更有可笑者,是马金玉同学所作:日日昏昏酒中眠,考试知识全忘干。海迪精神天下传,而我是个大笨蛋。

    爆笑。好在此君尚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韵脚算是押上了。

    郑小英注意到坐在后排的荣飞一直埋头读书,根本不注意别人在朗诵什么。王林跟她说的话她记得很清楚,不能将此子与一般学生等同视之。她在王林寝室见过荣飞手书的一则横幅:君子货色两关打不破者,其人不足道也。字体遒劲有力,意境高远,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告诫。当时她稍有些脸红,她和王林的情事荣飞恰是知情者,这幅字似乎对是王林的劝诫,竟然被王林精心装裱了挂在了卧室……

    “荣飞,看什么书呢?”她轻步来到荣飞跟前,专心读书的荣飞浑然未觉。

    “《建筑美学》?你看这个?”郑小英看见精装书的封面。

    “图书馆翻出来的,瞎看着玩。”

    “你怎么不参与?”教室里仍是嘻嘻哈哈的,王建雄和副班长许忠勤在维持秩序。“将自己排除在外,曲高和寡可不好。我知道你会写诗。”

    “哪有。郑老师高看我了。”

    “是不是对宣传张海迪有什么看法?”

    “没有没有。只是没有灵感而已。”

    “需要灵感吗?”

    “写诗必须有灵感。”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才是正道。诗词并不是象牙塔里居住的专利,同学们写的有些蛮好的。”

    “是,是。”荣飞敷衍道。

    郑小英在荣飞旁边的空座坐下,“说说你的看法。我知道你一定有看法。说实话,上次你评论张华的那段话对我启发很大,我承认我被你说服了。”郑小英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平等的看待这帮正在步入时代步入社会的青年,从没有在学生面前端架子,为此她在02班的人缘和威信反而很高。

    “郑老师,我是觉得不应该总盯住张海迪的残疾做文章。残疾就是残疾,不美也不应该拿出宣传。如果我是张海迪,希望过上平静的生活,而不是像这样被推出来展览。”

    荣飞的话引起几个同学的注意,他们围过来,荣飞立即住口不说了。

    “你觉得张海迪的精神不伟大吗?”班里六个女同学中个子最小的左丽萍问荣飞。

    “不。我承认张海迪身上有一种伟大的精神。但我做不到。我生性不喜欢超人,只喜欢平民。像张海迪一样的残疾人不知有几百万,他们大多数都过得很艰难……”

    “跑题了。你跑题了。”左丽萍是班里瞧不上荣飞是少数几个人,对于荣飞的歌曲,左丽萍就认定是剽窃,但她偏偏找不出证据。

    “那我就不说了。”荣飞其实很欣赏左丽萍那种不唯上的劲头。

    郑小英没再说话,她总感到自己跟不上荣飞的思维。确实,这个学生比较另类。

    五十

    4月17日,02班组织踏青,选定了黛山为目的地。荣飞不想去,记忆里他陪客人上过数十次的黛山,实在提不起兴趣。但架不住同学和老师威逼,只好随大流,乘坐学校提供的大巴去了黛山。对于这次旅游,班委会和团支部和组织者,将为数不多的班费全部拿了出来,每个同学又每人凑了1元钱。大轿车完全是郑小英的功劳,估计她走了王林的后门。

    黛山在北阳市北郊30公里处,山明水秀,是G省著名的旅游区,也是道教圣地之一。最高峰黛顶所建的真武观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元代。后世对黛山的旅游投资数以亿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