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飞的梦幻人生

体育课上一次意外的事故,荣飞拥有一段足以改变人生的记忆。他将见证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他将弥补人生的缺憾。

作家 wanglong 分類 都市 | 205萬字 | 781章
第 26 章
    口应了一声。青年跟荣飞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转身正要离去,他手里捏着的邮票引起了荣飞的注意,“你等等,”荣飞激动起来,青年手里捏着的正是后世集邮界的精品——80版的猴票。

    荣飞长梦里的记忆并没有集邮的经历,但并不等于他不知道一些最著名的邮品。80版的猴票缔造了一个集邮史上的神话。

    猴票,又称庚申猴,和金猴,是中国邮票总公司于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猴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与猴票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首日封。

    猴票是特种邮票,编号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人民币)。猴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邮票原图由黄永玉绘制,邮票由邮票总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由姜伟杰雕刻,采用影写版与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由北京邮票厂印刷。猴票尺寸为26×31毫米,齿孔11.5度,一版80张(8×10)。猴票的发行量猜测在360万枚至800万枚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3)中记载的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

    猴票由于是第一枚生肖邮票,图像美观,印刷精致,深受集邮爱好者欢迎,猴票在邮票市场价格上升很快,2007年一张猴票的价格已经达到3200元,是面值的4万倍,四方联和整版邮票的价格要更高。

    1979年,刚刚经历了10年“文革”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一天,黄永玉的学生——国家邮政总局前总设计师邵柏林到黄永玉家邀请他设计“猴票”。为了纪念刚刚逝去的小猴,黄永玉当即允诺,一只充满灵性、活泼可爱的“金猴”便跃然纸上。后来,邵柏林根据他的画稿做邮票的后期设计。1980年2月15日,名为“庚申年”猴票的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枚生肖邮票的诞生,也就是新中国第一个邮票神话的开始。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黄永玉创作的“庚申年”猴票得到了邮市前所未有的吹捧,经济价值扶摇直上。当时8分钱的面值,全张80枚猴票更是从当时的6.4元暴升至最高价20多万元,而且往往是有价无货,“一版”难求,民间甚至传有“一枚猴票一台车,一版猴票一套房”的佳话,创下了新中国邮票升值最快的纪录。而将这枚艺术价值极高的猴票奉献给广大邮迷的正是幕后传奇人物黄永玉。

    由于“庚申年”猴票的带动,生肖邮票成为了邮市的一个主流板块;而艺术大师黄永玉也被尊称为“生肖邮票鼻祖”。可以说,“庚申年”猴票不仅是整个生肖邮票板块的领头羊,也是整个邮市行情强弱的风向标。“庚申猴”培养和带动了无数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它所带来的投资示范效应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收藏投资理念和风格。“金猴情结”成了中国邮人一种特有的情感,不少邮人把拥有“猴”票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荣耀。

    据了解,从1980年开始,国家邮政局每年都发行生肖邮票,形成了一个让邮市期待的传统。但是,“庚申猴”之后的生肖邮票难以望其项背,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发行量。“庚申猴”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300万枚,加上使用过程中毁了很多,真正完好保留下来的不多。而随后紧接着第一轮发行的生肖鸡、狗、猪、鼠等等的发行数量却都比“庚申猴”多出了几倍。鸡一共发出931.16万枚;狗和猪的发行量分别是1411.2万枚和1275.9万枚;鼠2178.7万枚,其余也都有数千万枚或上亿枚。数量一多,自然难以走俏。1992年第二轮生肖邮票开始发行,市场表现依然平平,即使是在邮市全面升值的1997年,价格也没有太突出的表现。究其原因,这一轮邮票的发行量高得离谱:第二轮“猴票”发行量突破两亿,较第一轮“关门票”的生肖羊暴增63.4%,“鸡”更是猛烈增至2亿5千万套。

    “庚申猴”升值神话保持不败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与猴票宗师黄永玉的艺术智慧投入有关。作为一代艺术大师,黄永玉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一个个难以逾越的坐标,甚至有专家提出应将黄永玉与齐白石并称“齐黄”。黄永玉在中国的艺术界和文化界已经成为了一种地标性的象征,吸引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作为生肖邮票鼻祖,黄永玉当年绘制的“庚申年”猴票,自然受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吹捧。

    “你的邮票,哪儿来的?”荣飞声音有些激动。

    “买的啊。前几天在黄石头邮局买的。”

    80年初发行的邮票现在还有存货?荣飞有些怀疑,“真是在邮局买的?”

    “我骗你干啥?我一个表姨就在邮局……”

    “好极了,能不能带我去买几张?”荣飞深吸一口气,“是这样的,我一个同学集邮,集邮你知道吧?就是攒没见过的邮票。”

    “明白了,这几张给你好了。”青年将手里的一张四方联递给荣飞。

    “你叫……”

    “我大名叫乔守维,你叫我三维好了。都是亲戚,客气啥?我到枣林再买几张就是。”乔守维将四方联递给荣飞。

    “你该叫叔呢,”三姨进来插话道。可不,按辈分荣飞比乔守维小了一辈。

    “我俩年纪差不多,叫小名亲热。”乔守维说。

    荣飞拿着四方联有一种骗人的感觉。也是啊,谁能想到这张三毛二分的东西再过二十几年会成为几千元乃至上万元的宝贝,即使告诉他也不相信,没准将自己当成疯子。

    “我想多买几张……”

    “行,我跟我姨说一声。”

    “我跟你去?”

    “好吧。”

    表姨就在本村,荣飞想想,在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二条好烟夹着,跟三维去了表姨家。所谓好烟,不过是三块三一条的“三门峡”牌香烟。想多买也没有了,小铺里就这二条。到了表姨家一问才知道那批猴票是去年发来了,一直压在柜子底下,黄石头乡是山区了,山民们一年寄不了几份信。而且还不愿意用这张红色的邮票,甚至有人说这不是邮票,他们只愿意用那种用惯的,画面是民居式样的。“现在大约还有几张,你要全给你好了。”

    “几张?”荣飞激动起来,“几张不会是几版吧?要是有一正版可就大发了,一版一栋房啊……”他立即提出现在就去。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表姨有些犹豫,西河村距黄石头还有二十里路呢,而且路不好走。

    荣飞掏出二张十元票,“表姨,”叫完又觉着不对,三维的表姨自己该叫什么他一时间也搞不清楚,“我明天就要回北阳了,时间紧,这些钱算是您的辛苦费……”二十元不是小数字,全家过年的猪ròu也用不了二十元啊。表姨动心了,“哪能要你怎么多钱?”她正犹豫着,他男人说,“都是亲戚,你就辛苦一趟吧。难得咱这山里有他看得上的东西……”“好吧,我带你去。不过邮票可不能白给,都有帐的。”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