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卫营是崇祯亲自培养起来的亲军。 他们从京营、禁卫军精锐中挑选,严格考验武勇与忠诚,没有复杂的派系门阀关系。 他们此刻心中有恨。 恨那些平日里深受皇恩,养尊处优,皇帝危难时刻却不是投降,就是逃跑的勋贵势力。 王城坤由于是勋贵余荫,皇帝陛下待他不薄,二十几岁就升官到副将。 他仗着勋贵家世,平时很少带兵操练,军纪松弛,战力涣散。 在顺军攻皇城时,赶来支援的勇卫营百人上城墙拼死奋战,王城坤却没做什么抵抗,就带兵开门投降。 等收复皇城,王城坤谎称已经尽力拼杀,护驾有功。 事实上,在私底下兵士之间交流,都知道王城坤是什么德性。 只是敢怒不敢言,怕王家追根究底,招惹到是非。 现如今,陛下英明神武,不再受奸臣蒙蔽,提拔时不看出身,只看能力,倾向栽培重视武人,甚至跟受伤士兵亲切握手交流。 他们感恩戴德,也扬眉吐气。 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周云辰认定自己的命就是皇帝陛下的。 所以他手握金龙令牌,就算王侯世家又有何惧。 王老侯爷惊怒得老脸曲扭。 没料到周云辰真敢直接斩杀。 “你,你你……你杀我嫡子……本侯,本侯要你全家陪葬!” 东平候睚眦欲裂,手指着周云辰凄厉嘶吼。 周云辰冷冷道:“东平侯王瑮,你擅闯皇宫,已是死罪,我手持金龙令牌,你威胁我,便是威胁皇帝陛下,当满门抄斩,格杀勿论!” 在众守门兵士目光下。 周云辰尚方宝剑再次挥动。 寒芒一闪,东平侯人头落地,大瞪的眼睛里似乎含有震惊、不甘、恐惧。 万万没想到,一个游击将军,面对一位世家侯爵,竟一言不合,说杀就杀。 这也证明,周云辰说满门抄斩,不是说说而已。 禁卫军除了守卫皇城,也承担皇帝临时下达的所有任务,包括抓捕、抄斩罪犯等。 高门世家,几十代的荣华富贵。 朝代更替,他们家族却能一直延续。 今晚,只因轻慢皇令,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没有审判。 没有见申辩。 没有找人脉关系的机会。 换做以前,他们这样做,周云辰肯定拿他们没辙。 就算皇帝知道,顶多训斥责罚一顿,不可能杀头,更不可能满门抄斩。 否则,崇祯会被群臣,以及天下文人抨击为暴君,名声大损。 现如今,崇祯好像不在意名声了。 这一刻。 没有人注意到,周云辰握剑的手在微微颤动。 毕竟杀的是侯爵。 在这阶级森严的时代,心里哪能不受剧烈震动。 杀伐如此果决,其实是因皇帝陛下的吩咐啊。 陛下说了,遇到任何阻挠违抗,格杀勿论,就算是王爷,该灭满门就灭满门,尽量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哗啦”一阵盔甲响动。 王城坤麾下兵士全吓得跪下来。 “吾皇万岁,愿听周将军号令。”一名总旗声线颤抖的叫道。 所有兵士齐声应诺:“吾皇万岁,愿听周将军号令!” 军纪一肃。 青壮兵士多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就看将帅能否把她们血性激发出来。 他们也不希望带领他们的是怂包将军。 白日里,勇卫营兵士区区百名,却敢与上千名贼兵厮杀,宁可血战殉国,也不投降的事迹,禁军兵士们很清楚。 周云辰的忠烈悍勇,武艺超群,只因出身低微,人也年轻,没有发挥的机会,这些他们也知道一二。 在许多禁军兵士心底,其实也佩服。 如今,周云辰当场杀侯立威,更是令他们肃然起敬。 周云辰松出一口气,暗道,陛下交代的方法有奇效啊。 至此,金龙令出,莫敢不从!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皇帝一旦坚决举起屠刀,王侯勋贵算个屁。 周云辰捏着杀字诀,迅速的接管全部禁卫军兵权。 然后,他一方面以勇卫营模式,进行内部整顿淘汰。 一方面派出一支可靠人马,在锦衣卫协助下,连夜找上门去抄斩违抗旨意者的家族。 一时间人头滚滚,也为国库添加几十万两白银。 消息传开,朝官大震。 皇城外聚集的官员和勋贵,越来越多,声称不见皇帝不离开,有的人甚至扬言要死谏。 但崇祯一概不理,百官被拦在皇城外,一个不许进,爱等就等,要死就死,不打扰本皇帝困觉就行。 翌日。 崇祯醒过来,揉了揉迷迷糊糊的眼睛,坐起伸了个拦腰。 顿感神清气爽,体力完全恢复,更胜昨日,浑身充斥活力与力量。 起来去穿衣服。 路过镜子时,发现有些不对劲。 崇祯登基后,祸事不断,他焦头烂额,二十多岁就长出不少白发,皮肤暗淡无光,眼角也出现明显皱纹。 而此刻,白发和脸上皱纹,少了许多,容光焕发,恢复了几分年轻英俊。 【恭喜主人,寿命增加一年,总共剩两年寿命。 听到系统提示,崇祯醒悟。 这些变化,是因为睡前服用过生命精元。 果真效果显著,恢复了青春,又增加了寿命,等等……总共剩两年寿命? 增加一年寿命,特么也只能活两年?? 也就是说,即便崇祯不上吊,他也只剩一年寿命。 崇祯十六岁登基,励精图治。 他很节俭。 平时吃饭只有三四样简单菜肴,甚至衣服袜子破了,都叫皇后打个补丁,继续穿。 所以他走路要慢,因为走得快,龙袍里头的补丁衣服会飘出来,作为皇帝脸还是要的。 他非常勤奋的工作。 天未亮起床上朝,晚上经常加班,一天干十四到十六个小时,累死累活,第二天接着干,全年无休。 而这份工作是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什么都要管。 他上岗后又碰上大明多灾多难,总是经常收到噩耗。 什么西边连年大旱蝗灾,南边水灾地震,下岗快递小哥李自成拉起十几万人造反了。 什么鞑子入侵烧杀抢掠,边军粮饷不足可能要哗变了。 什么大将被杀,部队被灭,祖坟被挖了………… 一堆乱七八糟的严重事件,内外交困。 他在朝堂坐班,群臣整天吵吵闹闹,嘴皮子一个比一个厉害,就是不解决问题。 穿得破,吃得少,工作焦头烂额,每天只睡五六小时。 崇祯是后妃最少的皇帝之一,面对如花似玉的老婆们,却也没什么时间宠幸。 长期陷在焦虑、气恼、郁闷、愤怒之中,根本没情绪,身体也受严重影响,寿命不知不觉中减少…… 这特喵是人干的工作? 最可怕的是,以上所有努力,所有付出,换来的却是最悲催的结局。 当然,崇祯的结局已被我改写。 “我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