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现场

历时八年追踪,这个幽灵终于终结在这个早上,被号称为当时中国第一案——苏湘渝特大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件终于成功告破!时间锁定在6时50分,一个戴着墨镜、背着背包的中年男子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走到重庆覃家岗镇邮政储蓄所前面,就是这个人,先后在重庆、长沙、南...

第31章二、初涉电信诈骗
    手机访问:m.xinwanben.com

    第31章二、初涉电信诈骗

    2009年初,王博从扫黑大队调入三大队工作。三大队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打击侵财犯罪。在此之前,各类侵财案件三大队都负责侦破,唯独没有侦破过电信诈骗案件,2008年之前,湖南公安还从来没有涉足这一领域,没有正儿八经侦破过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2009年农历新年过后,长沙市突然出现大量电信诈骗案件,大量受害群众报案,声称自己被人以电话欠费、冒充公检法人员、涉嫌洗钱等罪名为由被诈骗,群众被骗金额巨大,一时间人心惶惶。

    接连接到报案,市局领导高度重视。其时,市局副局长欧益科刚好接手分管刑侦,电信诈骗案件就像一只烫手的芋头,丢也不能丢,办也没有办过同类案件,可群众的利益至高无上,公安机关总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必须积极应对。欧益科副局长立即召集刑侦、网技、内保等多警种参加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如何侦办此类案件,尽一切可能遏制此类案件的蔓延。

    王博当时只是队里一个侦查组的组长,却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之后,市局把侦破任务下达给了刑侦支队,支队再把此项任务交给了三大队。

    “这起案子你来主办。”大队长老邹把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新来的王博承担。

    怎么办理?受害人就只知道有人打电话给他,说是公检法的,要他把钱转到公检法的专门账号上,结果钱转了,人跑了,什么都没留下,长沙公安机关还从来没有受理过这样的案子,更没有办过。王博接手这些案子的时候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受害人钱被骗了,可钱被谁拿走了不知道,谁是骗子也不知道,上哪去找人?

    眼前一团漆黑,不知如何下手。

    可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受害者钱被骗了无动于衷吧。作为有着强烈责任感的警察,王博发誓一地方要一查到底。

    王博是个善于动脑筋的警察,接受任务之后就对长沙此类案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很快总结出了此类案件的一些特征:

    1、犯罪嫌疑人冒充电信、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诈骗。

    2、诈骗的目标以老年人为主。

    3、骗子通常会利用受害者信任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的心理实施诈骗。

    4、通常受害人都会被骗到倾家荡产。

    立即着手调查!

    王博决定,先将各分县局抽调上来的侦查员分成5个小组负责收集城区各个派出所的该类案件的报案材料。三天之后100多份报案材料放到了王博的办公桌上,王博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仔细研究报案笔录。看完笔录之后,王博又带着他的两个外号叫“拖鞋”和“科文”的徒弟(当年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三大队工作,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这俩徒弟就跟着王博侦办电信诈骗案子)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对重点受害人进行逐一回访,发现了此类案件的一些作案规律。至此专案组才总算摸请了该类案件的一点点门道:

    1、受害人都是被骗子“洗脑”之后主动将自己名下的钱转入到所谓的“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安全帐户”(而这些信息全都是骗子从网上买来的虚假“人头”账户)。

    2、有50来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使用的虚假“人头”帐户的开户地大多来自广东省。

    此时,王博对于银行的知识还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接触过,怎么办?学,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开始不会,沉到里面琢磨就能看出门道。王博带着自己的两个徒弟跑遍了全长沙的大小银行,得到了一个答案:受害人打入的银行卡均为广东户头,要调取广东开户的银行卡的资料必须前去广东!

    出差!去广东,一查到底。

    经过专案组领导同意,王博带着他的一个徒弟踏上了南下出差之旅。第一天晚上22点多上火车,第二天早上4点多才到广州火车站。凌晨4点多,两人随着南下打工的人流走出火车站,在旁边找了一家24小时营业的小吃店吃早餐,三几十块钱的消费,泡一壶茶坐到早上8点上班的时候才能去找当地警方配合。

    在广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大力协助下,王博他们在广州查了四天的账,把广州市东风中路(广东省分行大多数都在这条路上)跑了个遍,饿了就在路边的快餐店买一个“碟头饭”吃,困了还得咬牙硬挺过去,全身心投入,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查清了被骗资金的去向。

    无独有偶,就在王博查清被骗资金去向的当晚19点多,王博接到广州刑侦支队负责配合的刑警“阿桃”的电话,“阿桃”告诉王博,广州海珠刑侦大队刚刚破获一起案件,抓了七、八个对象,这几个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作案银行卡中有30多张与长沙的案件对上了号!

    太好了!很可能那些对象中就有长沙案子要抓的对象,王博和队友在广州同行的带领下马上赶到了海珠刑侦大队。在海珠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王博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银行卡,大约有300多张,也是第一次见到“台湾籍”的犯罪嫌疑人(海珠抓的人中间有5、6个都是台湾籍的犯罪嫌疑人)。经过依法审讯,这些人全部如实供述了自己替台湾诈骗集团来大陆提取诈骗赃款的事实。至此,长沙的50多起电信诈骗案件也相继被广州海珠警方带破,王博也第一次摸到了该类案件侦破的一些“套路”。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出差,经过与广东的同行一同办理此类案件,王博学到了许多此类案件的办理经验,就像原始的财富积累一样,王博最大的收获是办理此类案件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为他日后办理此类案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挖到了第一桶“金”,这捅“金”远非物质的,对他来说,是任何金钱无法换来的。

    回到长沙以后,王博开始用自己刚刚学到的一些套路重新来侦破剩下的一些案件。由于刚刚起步,很多东西不懂也不熟练,所以整整一个半月,王博除了回家拿换洗衣服几乎没有回过家,每天带着他的两个徒弟白天跑银行查账和咨询,晚上分析资料制图制表,累了就睡在办公室里的一张行军床上。按当时徒弟们的原话说:“跟着‘师傅’一起干活实在太累了,我们都快崩溃了。可是他是我们的师傅,他自己不回去休息,我们作为新同志哪里好意思回去休息?”

    一点不错,什么师傅带什么徒弟,自古严师出高徒,王博自己吃得苦,哪个徒弟敢偷懒?

    不过王博自己当时根本没有留意这些细节,因为他一直都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神经病”,很多年以后,他的徒弟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便说:那段日子是很难过,但是他们依然感谢师傅教会我们怎样去当一名刑警!

    通过专案组全体同志的努力,王博终于发现2009年5月6日发生的一起电信诈骗案件的重要线索,于是,王博立即将情况报告专案组领导。领导通过核实线索以及商议之后决定选择这起案件重点突破,专案组正式定名为“5.6”专案!

    事实上,这是长沙侦破电信诈骗的第一案。

    专案组兵分两路,一组由王博带队南下广东,另一路由他的徒弟带队北上武汉,根据获取的线索寻找犯罪嫌疑人。

    三天后,专案取得关键性突破,为了确认真实性,另一名队友(以后均按王博长篇动漫的称呼,该队友为“洋洋坨”)一个人先从广州飞往武汉与王博的另一徒弟(猴子)汇合,一块展开武汉的侦破工作。

    10多个小时过去了,网吧工作组通过工作发现线索指向武汉,而与此同时,“猴子”和“洋洋坨”已经在武汉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行踪!

    2009年夏天的一个下午,王博带着徒弟“科文”从东莞驱车3个多小时赶到广州白云机场,坐飞机直飞武汉。当晚九点多,中国南航的航班降落在天河国际机场,王博和队友打的直奔抓捕现场。

    22点45分,武汉市解放大道,两组人马汇合,一共6人,加上武汉市局配合工作的2名同志。随即跟踪嫌疑人,并发现其他涉案人员。

    在跟踪过程中,武汉市局的同志听见此案的3号对象与同伙聊天说今天有人过生日,他们准备去KTV唱歌。

    王博分析,这些人应该就在附近。一个小时前,队友跟踪嫌疑人正是在此处附近跟丢,而此时武汉的同志听到了他们用普通话聊天要去KTV唱歌,王博跟队友短暂的商量之后,决定立即分散找人,重点就是附近的KTV。

    23点15分,王博发现路边有一个大型KTV,一共有5层楼,大约几十个包厢。要抓的人会不会就在这个KTV里面呢?王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这家KTV,这家KTV的每一个包厢都只有一个门出入,而包厢里面灯光昏暗,且门上只有一个小圆窗,从外面根本无法看清楚里面的情况。王博灵机一动,装成醉汉,这世界什么人都不可怕,唯独醉鬼可怕,王博手拿一瓶啤酒,东倒西歪,一个一个的包厢排查,终于在3楼的888包厢,王博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此人正是他们要抓捕的对象,外号秃头,王博见过此人照片,是他!

    王博又装疯卖傻的离开了这间包厢,随后马上下楼通知所有人员到KTV门口集合。

    3分钟后,所有人在KTV门口集中了,王博介绍了一下情况:包厢里面大约有10来人左右,男男女女都有。大家正在商量如何抓捕,突然侦查员“科文”说:人出来了!

    行动!再耽误一秒机会就会错过。

    王博向队友做了一个手势,侦查员们立即分散而去,像是告别,演得就像一帮朋友聚会完准备各自回家,其实每个人都在偷瞄刚刚从KTV走出来的人。

    从KTV大门口一共走出来9个人,7男2女,“秃头”就在人群中间,王博等人好像在告别,实际在快速实施抓捕方案。9个人离王博他们越来越近,只有5步之遥,这时武汉组组长“猴子”低声说了一句:“动手!”抓捕组的7个男侦查员一齐扑了上去,直接一对一单挑7个男的犯罪嫌疑人。3秒钟之内,7名男性犯罪嫌疑人被扑倒在地。

    “不许动!警察!”

    抓捕人员边忙着给犯罪嫌疑人上铐,边出示警官证表明身份。

    队友“梅子”一个人控制2名女性犯罪嫌疑人,并口头警告她们:“不许动!”

    王博和“猴子”各自给各自负责的犯罪嫌疑人上好手铐之后,再协助“梅子”给2名女性犯罪嫌疑人戴上手铐。

    抓捕成功!

    凌晨1点,抓捕组押解9名犯罪嫌疑人到了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的执法办案区。由于武汉市局的同志第二天有其他任务无法继续配合工作,所以长沙“5.6”专案组的6名同志一通晚依法完成了对9名涉案对象的看守和审讯,中间还分两次押解对象出去开展了两次搜查。

    第二天下午,当前来增援的长沙同事赶到武汉,出现在武汉市局刑侦局执法办案区的时候,“5.6”专案抓捕组的所有人都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5.6”特大跨境电信诈骗专案至此成功告破,该案一共抓获“车手”(专门替台湾诈骗集团提取赃款的人员)9名,依法收缴作案银行卡100余张,依法扣押赃款10余万元,侦破湖南、福建、宁夏的电信诈骗案件21起。该案的“车手组”几乎被一网打尽,只有一名2号对象在逃。“5.6”特大跨境电信诈骗专案成功告破,这是铁血三大队打击电信诈骗的开山之作,从此三大队和王博就走上了打击电信诈骗之路……

    上帝为王博打开了另一扇门,一扇专门办理电信诈骗案件的大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从2009年开始,王博主攻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怀着对刑侦事业的执着和热情,王博潜心学习,认真研究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新规律和新特点,刻苦钻研通讯技术和金融、网络知识,坚持边干边学,在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领域有了独到的见解。经过不断学习探索各种网上作战技法,运用信息导侦理念,摸索出了一套侦破该类案件的网上作战经验,有效运用信号追追溯、帐号关联、信息碰撞、串并侦查、境外协作等技战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更新,先后在侦破一大批高科技高智能跨境特大电信诈骗案件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以后的电信诈骗案件侦破历史上,王博在长沙,在湖南,在全国都是这方面屈指可数的专家。

    电脑访问: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