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结了账拿起护腕正要离去,却听得一旁的茶舍里几个人在长吁短叹。 “可怜了马家村那几十条人命了,那些当官的真他娘的不是个东西!” “只盼那秀才逃出去了,能把这些狗官干的好事都捅出去!” 谢征驻足朝那边看去,胡商见他似乎对那几人说的事有兴趣,叹了口气道:“是马家村的惨案,村里有个书生忍不了官府这般残暴征粮,要带着全村人去蓟州府衙跪请给农人留些谷种,那一村子的人怕叫官府的人察觉,昨天夜里出发,今早却被人发现全在官道上遇了害,村民尽数被砍杀,那书生不见踪影,不知被活抓了回去,还是逃出去了。” 谢征眼底寒芒一闪而过,问:“那村子里的人是被官府所杀?” 胡商道:“大伙儿都猜测是,毕竟都是些一穷二白的庄稼人,山贼便是要劫道,那也是劫富人,总不能专程堵在那里,杀几十个穷人只为了磨刀吧?” “说来也是奇了怪了,马家村人一死,通往蓟州府的几条道就都叫山匪给封了,怎有这般巧的事?不就是怕有人去蓟州府告状?马家村邻村的庄稼汉们都已经拿起家伙说要去投崇州的反王了。” 胡商说着也是不住地摇头,他本非大胤人,走南闯北只为做些皮毛生意,但同为底层百姓,听到这样的惨案,难免还是唏嘘。 谢征则是长眉紧锁,他是掌权者,自然看出了不对劲儿。 马家村的惨案,像是有人在故意逼反清平县的百姓一样。 那个书生若是没死,逃出去了必会将那场屠戮捅到蓟州府乃至京城去。 官府为了征粮,逼得百姓没活路,百姓在县衙跪了县令不予理会,转而打算去州府跪,却在半道上被人屠杀,任谁听了这样一桩惨案,都只恨不能将官府那些人挫骨扬灰。 惨案能激起世人的愤怒,逼反清平县的百姓,无疑又是对朝廷军事上的打击。 想到泰州征粮传出的那些惨案,谢征眸中寒意更甚。 征粮闹出的所有惨案,似乎都有人在背后故意推波助澜。 而受益者,无疑也只有崇州反贼了。 - 蓟州府。 魏宣坐在主位上,一脸不耐看着底下人清点各郡县征上来的粮草。 很快就有亲卫上报:“将军,清平县征的粮还没送来。” 魏宣本就不好的心情这会儿更是差到了极点,一脚踹开跟前的矮几,大骂道:“区区一县令,也敢违抗我的军令?” 他提剑起身:“来人!点兵!随我去清平县亲自征粮!” 恰在此时,又有一斥候急冲了进来,“报——燕州八百里加急!” 魏宣面色不愉,燕州只是个倚靠燕山的穷山恶水之地,乃他贬谪谢征旧部之地,能有什么急报? 展开信件,瞧见上边熟悉的字迹时,他浑身的血都在这一瞬间逆涌。 亲卫不知自家将军何故一下子脸色难看成了这样,下一秒却见魏宣忽而拔剑狠狠将被他踹翻的那几案砍做两半,目眦欲裂:“他没死!他故意等到此时才露面,不就是看我打了败仗,想借此羞辱于我!” 亲信捡起被他扔在地上的那张信纸,瞧见上边遒劲狷狂的字迹,以及落款处那“谢九衡”三字,亦是大骇。 大胤武安侯,姓谢,名征,字九衡。 这字是他的老师陶太傅取的,陶太傅说“征”字太过戾气,怕他冒进求成,取“九衡”为字压一压,旁人做事只需三思,他行事,最好是九番衡量。 这么多年,谢征也的确未负陶太傅所托,在战场上从未冒进过,虽是少年成名,稳重却不逊于老将。 亲卫是魏宣心腹,自然也知晓魏家父子在崇州战场上设计武安侯一事。 他当即道:“武安侯潜伏至今,必然暗中养精蓄锐,以图抱当日之仇。他在信上让您退守徽州看好西北门户,以防外敌,指不定是奸计,西北之地不宜久留!丞相的调令不日便会抵达,将军先行回京才是上策!” 魏宣一把拎起亲卫的衣领,恶狠狠道:“老子怕他?” 亲卫知道魏宣处处都喜同武安侯比,尤其见不得旁人说他不如武安侯,此刻却也顾不得触他逆鳞了,恳切道:“将军莫要争这一时之气!西北已乱成了这般,徽州剩下的那七万将士,又是武安侯一手带出来的,武安侯身死,他们以为武安侯命丧崇州反贼之手,为替武安侯报仇听您调遣罢了,武安侯如今还活着,咱们在西北就是武安侯刀下鱼肉!” 魏宣哪能不知亲卫说的这些是事实,可越是明白,心中才越是窝火,他从小就被这么个人压着一头,谢征就是扎进他眼里的一根钉子。 这根钉子不拔.出来,他这辈子都不得舒坦。 可最终魏宣还是不得不暂服这个软,带着两千亲兵怒气冲冲离开了蓟州府。 贺敬元在府上闻得此事时,长叹一声,半是欣慰,又半是惭愧。 欣慰那位闻名天下的“杀将”,只是对异族狠,对大胤百姓却还心怀仁心。 又惭愧于自己身为一方父母官,却任魏宣将蓟州百姓逼到了这份上。 郑文常请示他:“大人,征上来的那些军粮如何处置?” 贺敬元道:“谷种都还与农人,立了春,不可耽搁来年耕种。” 郑文常应是。 贺敬元问:“听闻有一县并未征粮上来,可知是哪一县?” 郑文常答:“清平县。” 再次听到这个地名,贺敬元目光一沉,道:“县令崔守德是个鼠胆之辈,岂敢不征粮上来?此事怕是有些蹊跷,你带人去查一查。” 郑文常刚要抱拳,忽有侍卫匆匆进门道:“大人,不好了,府衙前有一书生击鼓鸣冤,做诗痛骂官府强征军粮,屠尽田间庄稼汉,现已闹得满城风雨了!” 贺敬元和郑文常具是一惊。 郑文常忙抱拳道:“属下得了大人的令后,一直派人盯着魏宣手底下的去征粮的那些兵卒,并未发现他们杀人抢粮。” 贺敬元只吩咐那侍卫:“把人带来我问问话。” 侍卫领命出去。 - 清平县。 樊长玉提议的绑县令一计,毫无疑问地被王夫人否决了,她无奈道:“县衙的衙役零零总总算下来,也有百来人,如何绑得了县令?” 樊长玉怕吓到王夫人,垂着脑袋没吱声,想的却是,管他多少人,这些人总不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跟着县令,县令总有落单的时候。 王夫人还要说什么,前方街头却传来一片喧哗声。 一队如狼似虎的官兵押着一众五花大绑的人游街而过,樊长玉看清那些人身上的服饰,大惊:“那不是溢香楼的伙计么!” 王夫人心中也是一个咯噔:“县令这么快就要下手了?” 樊长玉没在被押解的人里瞧见俞浅浅,疾步上前挤到围观的人群里去瞧。 边上围观的百姓亦是议论纷纷:“怎地溢香楼的厨子伙计都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