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隐约看到十哥的另一边脸已经完全没了血ròu,鲜红骨头毫无隐藏地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在之后无数个夜里,他都会梦到这一幕。 他的同胞兄长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告诉他,不要对皇位生出半分觊觎之心。 然而,有些东西压抑得久了,反而会生出畸形的执着。 他想做皇帝,坐在那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有一日,他终于发现了做皇帝的方式。 他也可以有宫侍,他也可以有后宫三千。 这时,他便看上了观音庙。 观音庙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那些和尚们,去势之后便成了他的宫侍。那些来往不绝的女子们,便成了他的后宫三千。 他看着顺眼的,便翻了牌子,宠幸了她们。香炉里的迷烟让这些女子产生幻觉,她们一直以为在和自己喜欢的人在欢好。 乌氏和王氏怀了他的孩子,便是他的妃子了。他们原本的丈夫再与他们欢好,便是通奸了,所以他要处死他们。宫里面,那些和妃子们有染的侍卫,都是要被除以宫刑的。 董简没有死,是因为他并未与崔氏欢好。所以,他们设计了审判的一幕,来警告董简,董简罪不至死。同时,他假扮了卫谚,便是知道卫谚在查这个案子。 他看着王正卿写下‘卫’字,才杀了他。 卫王疯了,但是却有人陪他疯。 王氏出生名门,也曾想要找个情投意合的丈夫,欢欢喜喜地度过一生。卢氏也是大家族,却没想到卢千石是个的败笔。此人才华全无,反而十分,终日在外拈花惹草,家中的妾氏也是纳了一房又一房。王氏对卢千石,只有恨,没有爱。她为着家族名声,麻木地维系着这段姻亲。 直到她遇到了卫王。 一个疯子遇上了另一个疯子。 他们都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美梦,深陷在美梦里,无法自拔。 至此为止,这关系着几条人命的案件便终于水落石出了。 卫王并未有任何挣扎,方方地承认了他的所作所为,并在写着他罪状的纸上签字画押。 极度的恐惧之后,他反而有种解脱的。 终于不用再做那样的梦了。 看着卫王被押下去的背影,一时间,大理寺的公堂上静悄悄的,没有人再说话。 第四十二章曲终人散(一) 清晨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湿意,两侧青松如盖,姚菀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待爬到顶峰的时候,身上已经冒出了一股热汗,被风一吹,方才有一股凉意。 绿林深处,豁然开朗,竟是有一处院子。白色的围墙,红色的砖瓦,坐落在青山深处,别有一番景致。 这座院子是崔府的一处别院。清河崔氏,名门世家,颇为富庶,这别苑是崔婉儿的嫁妆归属于她 姚菀走到别院前,拿着门环扣了扣,厚重的声音便在这深山之中响彻。不一会儿,门便开了,开门的是一个五旬左右的老伯。 “姚姑娘吗?”老伯问道。 姚菀点头。 老伯便道:“姑娘快跟我来,小姐候着呢。” 这老伯原本是崔府的奴仆,负责看管这别院的。这别院做了陪嫁之后,老伯也跟着陪了过来,划归到崔婉儿的名下。这老伯总共看守这别院十几年了。 “小姐整日关在屋中,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便是发呆,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真怕她闷坏了。姑娘来的正好,陪小姐多说说话。” “我是看着小姐长大的,以前小姐性子最为活脱,如今变成这么一副样子。那董府,真不是好地方。” 老伯絮絮叨叨地说着。 两人一前一后,穿过一座小桥,便来到一间房间前。 “小姐就在里面。” 门虚掩着,风一吹便开了一个缝隙。依稀可见一道白色的身影,发却是浓墨的黑,这一黑一白,颜色耀目。 姚菀推门而入,便见崔婉儿靠坐在窗旁,与第一次相见的时候简直是两个极端。 今日的崔婉儿穿着素白的衣裳,未施粉黛,脸色也是一样的白。她闭着眼睛,下巴尖细,靠在那里,一动不动,安静地如同处子一般。姚菀甚至有种感觉,眼前的人是没有气息的。 突然,崔婉儿睁开了眼睛。 姚菀也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崔婉儿像是看出了她心中所想:"我不会死的,我还没活够。这世间色彩斑澜,到了阴间便再也看不到了。” “既然色彩斑斓好看,你为何躲在屋中?”姚菀道。 崔婉儿定定看着她,半日才冒出一句:“你真讨厌。” “我发现了一件事。” “何事?” “你总喜欢说反话。”姚菀道。 崔婉儿'噗嗤'一声便笑出了声:“你被卫谚带坏了。卫谚便是这般,生着一张正经的脸,脸皮却厚的不得了,特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姚菀笑了笑,没有说话。 崔婉儿像是遇着有趣的事,整个人都有了精神:“你与卫谚在一起会不会很无趣?你们在大理寺待惯了,都是擅长推理的。卫谚只要去喝花酒,你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男人都是不服管的,你管得紧了,他便想反抗了。” 姚菀瞧她说得理所当然,嫩白的脸上飘起了红晕:“卫谚不会喝花酒的。” 崔婉儿‘嗯’了一声:“卫谚是个好男人,出生好,生得好,又得皇帝重用。我与他本是青梅竹马……” 姚菀盯着她。 “但是,我知道卫谚不喜欢我,他待我与待那妹妹无甚区别,我可不想去给他做妹妹。董郎待我好……”想到了什么,崔婉儿脸上的笑突然凝固了。 “若是这孩子没了,你与董简是否可以像以前一样?” “没了,芥蒂还在。我就是这般,若是他看不过眼,便一封休书送过来,我父兄不会有丝毫为难他。我在董府受了许多苦,他常年驻守在外,便将我丢在这水深火热之中。我也早已受够了。” 姚菀陪着崔婉儿说了一会儿话,方才离去。 崔婉儿这次受得打击颇大,但是她的性格本就开朗豁达,或许离了董家,她的生活更为恣意一些吧。 姚菀与卫谚说起这件事。 卫谚只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笑得姚菀心痒痒的,十公好奇他那个笑的含义。 几日后,姚菀便知道他那个笑的含义了。 董简三番五次地往那山中别苑跑,最终,崔婉儿打掉了腹中的孩子,与董简一起回了董府。 “崔婉儿对董简有情,便早已不是当初恣意妄为的崔家小姐了。” 这一场震惊朝野的案子便这样悄悄落幕,最终曲终人散,整个长安恢复平静。 崇仁坊一代达官贵人出没。 这里的府邸更是一座比一座气派。 这一日,其中一间毫不起眼的院子里,却迎来了一位客人。 姚菀半睡半醒间,便听到了敲门声。姚菀连忙穿上衣服出去开门,便看到卫谚穿着整齐,一身黑衣,如松柏般笔直的身躯,便立在家门口。 卫谚的目光不经意地从姚菀的脸上扫过。 衣衫不整,头发散乱,是刚刚醒来,眼神迷离,脸颊绯红,眼下却没有乌青,还未完全清醒,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