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焚香沐浴齋戒七日,以表達對昊天的敬意。他對外宣稱誰也不見,實則暗中從京城到山東這一路早已派出暗衛調查王家。此刻他正在看各種罪證,厚厚一摞,祁陽也皺眉跟著一起翻。 "嘖嘖,這王家快成惡霸了?欺男霸女,殺人放火,陷害忠良,無惡不作啊!"祁陽看著手中那份罪證,搖頭感歎,這樣的家族還配說什麽漢魏風骨,真是讓人惡心。 "范陽盧和清河崔也好不到哪去。"李世民越看越氣,忍不住砸了一下案幾。 祁陽安慰道:"陛下不必生氣,這些世家都爛了,腐臭化膿了,唯一的辦法就是割肉以新生,依臣看,既然爛了那就直接一把火燒了就是。" 李世民瞪他,"你這也叫辦法?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做事情不能過於激進!你……" 祁陽掏掏耳朵,無謂道:"哎呀知道了,堂堂正正做事,光明正大做人嘛,陛下說一萬次了,怪不得麗質說你嘮嘮叨叨。其實我知道陛下擔憂什麽。" "哦,你知道朕擔憂什麽?"李世民饒有興趣問道,對他說自己嘮叨的那句當做沒聽見。 "您擔憂把王家全砍了會影響百姓的生活,王家掌控山東境內的食鹽生意!"祁陽淡淡笑道,"可是鹽的問題很好解決啊,臣知道一種海水提鹽之法,山東一側靠海,完全可以將沿海城鎮變成鹽城。" "哦?真有此事?"李世民大喜,如果能解決食鹽問題可就是最大的收獲了,這可比封禪更有意義。"快快拿來,朕要親自驗證驗證。" 祁陽將一份寫好的方子遞給李世民。李世民看著上面寫的提純之法,不禁拍案讚賞道:"好!好哇!有了此法朕可以放心對付王家了。" 祁陽拱手道:"陛下英明,此事就交給臣吧,臣保證辦好,絕不辜負陛下所托!" 李世民點點頭,他又拿起另一張紙,"成旭,朕有件事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看王家的罪證,並不是人人皆惡,做壞事觸犯法律的是不少。但也有許多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只是因為和王家有親,如此株連朕於心不忍,可斬草不除根,日後難免禍患。" 祁陽聽罷,心頭一跳,"陛下,您是想?" "朕的確是想誅滅王家,但這些並未和王家同流合汙也沒有觸犯唐律的人,朕覺得他們不該被牽連枉死。"李世民沉聲道,眼中充滿堅定之色。 "陛下言之有理,所謂人間以律齊,如此一來…還真是該想個辦法。"祁陽思索道。他用腳點點地面,心中一動,"有了!陛下,我們可以把所有王家的人一起帶去封禪大典,由陛下親讀罪證,讓上天看著陛下隻誅有罪之人。而那些無罪的,當場釋放!給予基礎生活錢糧,實在無依無靠的幼子,便把他們帶回京,讓他們去軍事學院,直到成年有能力做工養活自己,這樣如何?" "哈哈,好主意。"李世民大笑,拍手稱讚,"就按照你說的做,朕馬上命韓文朔把王家人全帶來。" "那臣先告退。"祁陽拱拱手,轉身出去了。 七日後,李世民身穿袞服,於泰山之頂舉行封禪大典,流程一絲不苟,祁陽在下面也跟著做,真累! 好在李世民也不想拖時間,他比了個手勢,韓文朔押著一些人來到祭台上。眾臣議論紛紛,交頭接耳,李世民不理,直接宣讀罪狀,場面頓時安靜下來。他讀完一人,便有刀斧手提出人來,直接砍了腦袋,血腥味在泰山之頂彌漫。 所有人都行刑完畢,李世民對著剩下驚恐萬分的王家人道:"朕乃天子,人間有法度,大唐有刑律,你們並無作奸犯科,朕不行株連,爾等無罪釋放!"他說著看向下面的人,"可有異議?" "吾皇萬歲!"剩下的人大喜,紛紛高呼,這次大夥兒都看清了,他們這些人暫時沒有性命之憂。 李世民端著一碗酒,衝著祭台,朗聲道:"這碗酒,祭自大唐立國以來,為保邊境不失,保百姓安樂而埋骨他鄉的將士們!祭撫民安定,祭鞠躬盡卒死而後已的文臣武將們!" "朕此來封禪並非想要向上天誇耀朕的功績,而是自豪!自豪我大唐有如此之多,為了撥亂反正,犧牲性命亦在所不惜的英靈們!" "朕將會在此立一塊無字碑,百年之後,是非功過,任人評說!願我唐人永遠不畏強權,不畏戰爭,無懼生死,為捍衛大唐而奉獻一切!"說完這些話,李世民將碗中的酒澆在地上。 "吾皇萬歲!大唐萬年!"下面群臣齊聲呐喊,連祁陽都心中激昂,喊破音了。 李世民眼眶濕潤,深深吸氣,繼續道:"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於皇天后土…"這是標準的祭文開頭,經過剛才的熱血沸騰,再聽這普通的祭文眾人都有些索然無味,但是禮製就是這樣,沒辦法。 祁陽看著天空的雲漂浮不定,眼神迷離,白雲蒼狗如是吧。 終於,李世民讀完祭文,焚表祭天,封禪大典便結束了。又是一絲不苟開始行禮,祁陽懶懶散散抬著胳膊腿,神情奇怪,隱約有些痛苦。平陽公主偷看了他好幾眼他都沒反應,心中不禁擔憂起來。 祁陽的不對勁一直延續到回京的路上,肉眼可見的萎靡不振,每日不是睡就是喝酒,好像在逃避什麽。 平陽公主不想逼他,只是默默陪著他,還打發了李世民派人詢問緣由的太監,隻說祁陽是太累,水土不服,過幾日就好了。 直到回到長安,祁陽先一步拉著平陽公主回到郡王府,進了後院的閣樓,他抱住平陽公主,也不說話。 "你總該讓我知道,你怎麽了。"平陽公主聲音溫柔,語氣誘哄道。 祁陽抱得更緊了,"我…好像做了一個不真實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