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偏遠、寧靜、遠離修行世界,甚至是俗世繁華的鄉村,數年來習慣了一種祥和的生活,也習慣了不再用識神隨時關注周身,卻不小心闖入了一個如此喪心病狂的修行者! 安逸使人懶惰! 聯系前後事態,一定是剛才那位所乾,雖然如今法力不如它,可畢竟是曾經的巔峰,識神層面依然比對方強大,特別是血族對於鮮血的天生敏感度,它身上些微不宜察覺的血腥味和乾屍身上一模一樣。 但弁生一直在琢磨這個修行者究竟來自何方?自己的所見所聞內似乎沒有過印象,又似乎有些眼熟,特別是它的獨眼和利齒。 再者,修行者如非必要,或生死之仇、或天性殘暴之外,一般不會襲擊俗世之人。 “徒兒,記住為師的話,江湖險惡,修行界更為險惡!做人做事要低調,才能勉力保護好自己!不要輕易相信任何人!凡事必須自己多加分析與判斷!如今的你,已經十六歲了,年歲已然不小,也該出去歷練一下了!在家十年,不如江湖一日!” “一切謹遵師父法旨!徒兒定當努力提高法力和武技!一切小心為上!” 其實無需弁生叮囑,這一次神魂攻擊的經歷,對費柳往後的修行產生了無比重要的影響。 一個世俗之人,悲哀而毫無反抗之力的被吸成了乾屍,又與螻蟻有何區別! 雖然還沒進入修行世界,但他也見識了修行世界的殘酷和危險,更知道了自己力量的渺小,如螻蟻一般的渺小、無力,在危險來臨之時,甚至連反應的資格都沒有,就要被消滅! 他也由此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不斷的讓自己更強大,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未來,不再遭受隨時而來的覆沒的危險! “提高自己實力當然是應該的,但也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容易神志入魔,切記切記。” 看著床上和地上的血跡,弁生眉頭一皺。 “如有疑惑之處,一定要及時告訴師父!記住沒有?” “是,師父,我一定謹記您的教誨!” 可暗下,卻更堅定了要將精氣融合的決心。 可惜,如果他真能請教一下師父,也就放棄了這種折騰了。 “去練功吧!” “是,師父!” 回到臥室,盤膝坐定,費柳仔細回想了一下今天的遭遇,那飛行的神奇,那強大識神的恐怖,師父的諄諄教誨。 雖然已經修煉足有五年,但一直以來只是在家打坐而已,這是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到修煉界的事情,有興奮,但更多的是後怕,看來是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今後的計劃了。 雖然這次遭遇了高階修煉者,但相信只是偶發事件,何況,如果再次遇見,也只能徒呼奈何、命運不濟了。 為今之計,在等待築基的時間裡,得繼續進行精氣融合的試煉。 不過,可以先試一下源炁通過穴道外放的功法。如果不行,再請教一下師父,這樣的話,也能有個保命的小術法。 如此計劃完畢,費柳二話不說的,馬上開始了。 第二日一早,費柳將《易髓功》結合術法的想法給弁生說了。 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源炁外放只能達到半個臂展,且非常耗費源炁。 弁生訓誡他別著急修習術法,一方面,用穴道外放源炁的暗勁之術,屬於赤手空拳的近身短打,對於修行之人沒有用處,另一方面,每次外方需要積蓄足夠的源炁,在爭分奪秒的生死實戰中,哪來的時間去等待! 但是弁生教他可以外放炁至武器上,通過武器來傷敵。 不過由於其無法儲存炁,打坐吸收的炁無法轉化成法力,只能轉化成精氣神,所以只有在打鬥時,臨時聚炁來傷敵。 因此,能吸收並攻擊的炁很微弱,只能在有限距離內對付低階或者同階一般修行者,對於其他修行者,除非偷襲。 隨之,弁生教了他一個較為簡單的法訣《炁劍訣》。 此法訣只是將吸收的炁外放至武器攻敵,由於不存在將炁轉化成風、火、土、木、雷等各種元素,所以比一般的術法簡單很多,半個時辰之後,費柳便將法訣基本掌握了。 “咻……啪” 隨著一道劍氣一般的微熱氣流極速的射中一顆手腕粗細的樹枝,樹枝應聲而斷。 費柳一陣興奮,撿起斷枝一看,斷面處形成一個光滑的凹形,與樹枝處的斷面一樣。 只是目前所吸收之炁只能釋放匕首外兩丈許遠。 按照弁生的說法,練到最純熟階段,能釋放匕首外三丈左右。 費柳暗歎一口氣,心中惋惜不已,不過轉念一想,好歹也算有了一個保命的絕招。 何況,此術法雖然威力普通,但勝在容易施展,也不需要多少炁。 只是在爭鬥之時,只能使用一次,一旦對方有了防備,再使用也就基本無效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施展此招。 再者,必須盡快將《炁劍訣》練至純熟,第一是減少念口訣的時間,第二是有一個三丈的安全距離,如此,即便同階的修行者,就算打不過,也足以使自己不落下風。 一念至此,費柳即刻開始默念口訣,繼續操練炁劍訣。 而此時,徐大麻子被吸成人乾之事,被迅速的稟告了竹城縣尹。 在縣尹的極力壓製下,沒有在竹城造成恐慌。 官府經過十來天的調查,還是無法得知此事究竟是人為還是鬼怪所為。 反倒是在這些天裡,又相繼的在竹城其他村鎮發生了兩起吸食人血肉事件,如此一來,此事再也無法隱瞞,在民間迅速傳播開,整個竹城人心惶惶。 “混蛋!這麽久了還找不到他!難道他不在這兒?看來還是得往南追查!” 兩個多月來,鬼眼從小陽山脈一直往北查找,找遍了整個竹城所在的上元城,依然沒有絲毫蛛絲馬跡。 上元城作為團州五大府城之一,有不少高階修行者,鬼眼也不敢過於明目張膽的查詢。 無奈,只能一路繞著小陽山脈西側往南而去。 而費柳經過一個多月不停的操練,《炁劍訣》已然幾近純熟,接近了三丈的距離。 或許是他的神魂天生的特殊性,又或許是由於從小修煉《易髓功》的緣故,潛移默化間,筋脈、穴道的變化,改變了費柳的身體結構,也讓他有了不少開悟。 因此,對於術法的學習較之一般修行者快了不少。 這或許就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吧,心法和炁的感應上未見天賦,術法上的天賦和後天努力,總算有了些微的優勢。 當然,弁生的因材施教和基礎功夫的鍛打,才是關鍵所在。 作為一個千年老妖,在修行一途上的積累和感悟,即便是給予一個再普通的小子,也會有一番大成就! 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眾多機遇、巧合的結合,才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而兩個多月來,對於精氣融合之事,費柳也一直沒有停滯,每天深夜打坐之時,不停的思考和試驗,可惜均以失敗告終。 但在練習《炁劍訣》至大成時,費柳感悟出了一個想法。 《炁劍訣》的核心是炁。 天地之炁通過心法化成體內的精血和元氣,核心也是炁。 既然這些都是依托天地之炁,那麽在融合的時候,不整個融合,而是將炁融合會怎麽樣呢? 似乎打開了一扇通往坦途的大門一樣,費柳興奮之余,就在《炁劍訣》幾近純熟的今天,準備試一下這個想法! 調整情緒,排除干擾,正定而坐,神魂內視,體內精血、元氣纖毫畢現,再次引導元氣進入下丹田。 隨著兩者碰面,排斥又開始,費柳小心翼翼的以神魂分別引導著一縷極細微的元氣和一絲同樣細微的精血,兩者慢慢的靠近。 同氣連枝,精血和元氣中的天地之炁終於一點一點的開始融合了。 如此這般,在極細致的融合之間,時間快速的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