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当暴君

作家 画凌烟 分類 奇幻 | 349萬字 | 1163章
第33章 银钞推广风波
  雅蘭堂被人砸了的消息,立刻就傳遍了整個北京城,畢竟現在雅蘭堂是北京城最火的一個商店了。
  同樣的賣日用品,雅蘭堂是最便宜最親民的。
  所以,全民都熱愛雅蘭堂。
  可現在被砸了。
  震驚的還有朝廷的大臣,大家都知道雅蘭堂背後是北京製造局,是皇帝最在乎的。
  居然被人給砸了!
  下午的時候,駱養性就把那十幾個混混的口供全部放到了崇禎的桌案上。
  看完之後,崇禎冷聲道:“又是這個李啟賢,昨晚打人了朕還沒有找他算帳,今天竟然敢砸朕的場子!”
  此時,李啟賢正在怡紅院裡喝著花酒,左擁右抱。
  同桌的還有不少京城的富少。
  “哈哈哈,還是咱們李公子夠硬氣,什麽狗屁雅蘭堂,老子早就看它不爽了!”
  “我聽說雅蘭堂有朝廷的背景,會不會鬧大,這事?”
  “怕什麽!咱們李公子是當朝通政司使李若星李大人的兒子,這京城裡,誰不禮讓三分!”
  “也是,李大人可是當朝的通政司使,上達天聽,下傳群臣的使者,這種大人物是咱們無法想象的!”
  “可是用銀鈔好像是朝廷發布的政令,這樣會不會破壞了朝廷的律法?”
  李啟賢接過話來,大聲道:“你也不出去打聽打聽,這外面哪個真的願意用銀鈔,什麽是民心,用銀子,就是民心,用銀子就是民心!”
  似乎說興奮了,他用力捏了捏左邊一個打扮得妖嬈的女人的那裡,捏得那女人發出嬌嬈的叫聲:“李公子,你好壞哦。”
  李啟賢仰頭大笑起來:“本公子只是做了一件順應民心的事,誰敢奈我何!”
  他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了腳步聲,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雅間的門就被一腳踢開了。
  一群錦衣衛走了進來,眾人錯愕之間,駱養性已經三兩步走到李啟賢的面前。
  李啟賢立刻就認出這個人就是昨晚在雅蘭堂將他與方嶽貢拉開的那個人。
  “你……”
  一句廢話都沒有,駱養性身邊的幾個錦衣衛上來就將李啟賢擒住,腦袋摁壓在桌子上。
  幾個女人尖叫起來,其他富少都露出了驚慌失措的表情,有人想飛快逃出去,門被錦衣衛關起來了。
  李啟賢罵道:“放開我!你們這些狗東西!本公子可是李若星的兒子,你們敢這樣對本公子,小心讓你們吃不了兜著走!”
  其中一個錦衣衛將李啟賢的一隻手摁在桌上,駱養性面色淡然,從背後掏出一把小鐵錘,一錘子下去,捶在李啟賢的手背上。
  哢嚓一聲,手背骨碎了,疼得李啟賢發出撕心裂肺的叫聲。
  周圍的人嚇得臉上的表情都變形了,腳底冒涼氣,頭皮發麻。
  駱養性一連五錘子下去,李啟賢五根手指全部被捶爆開,黏在桌上,血肉模糊。
  還有鮮血濺在駱養性的臉上。
  突如其來的驚變,震驚了所有人。
  駱養性冷冷道:“連錦衣衛你也敢罵,你是覺得自己已經活夠了麽?”
  他一把抓住李啟賢的頭髮,笑道:“說,是誰指使你派人去砸雅蘭堂的?”
  “你敢……”
  李啟賢剛說了兩個字,駱養性將他的頭往桌案一摁,砰的一聲,李啟賢的鼻梁被撞斷了,鮮血滾滾流下來,門牙也磕掉了兩顆。
  這下就周圍的富少們都嚇得癱軟在地上了。
  他們平日裡欺負小老百姓的時候看起來很強勢,但真的到了這個時候,就軟了。
  而且簡直是嚇傻了。
  李啟賢可是當朝通政司使李若星的寶貝兒子,李若星是正三品大員,與侍郎是一個級別的!
  像李啟賢這種官二代,是北京城裡頂級圈子裡的人物,平日裡隨便幾句話,就有一大堆的富商有錢人跪舔他。
  還有無數人巴結他,想通過他從他爹那裡撈到政治資源。
  從小就被捧在手心裡,去哪裡別人都讓著,自然就形成天下老子最牛逼的性格。
  這圍在他身邊的這群紈絝子弟,哪一個不是囂張跋扈,平日裡在北京城橫著走的?
  可今天,他們不知道他們踢到鐵板了。
  駱養性拽著李啟賢的頭髮,將他的頭不停往桌上撞,撞得砰砰響。
  “說,背後到底是誰指使你的?”
  “沒……沒人指使……昨晚……昨晚我在雅蘭堂和掌櫃的發生了點衝突,想報復一下。”
  駱養性這才放開手,冷冷道:“所有人都帶回去,一個個問。”
  到了晚上,一份供書放在崇禎的禦案上。
  通政司使李若星跪在下面,把頭埋在長袖裡。
  “你的好兒子!”
  李若星全身冒冷汗,這事他也蛋疼。
  “是臣教導無方,請陛下降罪,臣甘願受罰。”
  崇禎深吸了一口氣,道:“此事關乎重大,你這兒子不能留,朕看在君臣一場的份上,饒了你和你家裡其他人,但你這個官再做不了了。”
  “多謝陛下天恩!”
  李若星知道,這事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砸雅蘭堂這麽簡單了。
  最近雅蘭堂和銀鈔推廣綁在一起,朝廷又剛剛頒布的了政令。
  這起事件已經是政治事件了。
  如果不嚴肅處理,接下來的銀鈔推行阻力將變得很大。
  所以李啟賢必須死,而且還得示眾。
  至於李若星是否與此事有關,不用想就知道沒什麽關系,李若星好歹也是通政司使,腦子再蠢都不會唆使自己兒子拉著全家往火坑裡跳。
  崇禎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臣告退,吾皇萬歲萬萬歲。”
  雅蘭堂這件事發生後,到現在,整個京城都鬧得風風雨雨的。
  去銀行兌換銀鈔的人明顯少了不少。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在想辦法,要不要借這件事搞點事情?
  就說銀鈔雖好,但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容易引起進一步的混亂,這件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有些人連草稿都打好了,正在給文筆潤色。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