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巧,袁術剛回汝南三天,董卓的大軍就來了。 快得連袁術都來不及為那犧牲的一萬人悲傷。 “董鍾穎已經進入汝南郡了,我等該如何自處?”袁術擔憂道,楊弘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權力之爭,賊麻煩。 “主公,除了汝南本部人馬,其余人都可以交給董鍾穎統帥!”袁胤語出驚人道。 袁術目光一寒,自己這麽辛苦湊齊十五萬大軍,就是給人做嫁衣的? 為了好看,袁術在這三天裡偷偷征召了一萬農夫,補充了損失的一萬人。 “只有舍得,才能置身事外。”袁胤道。 果然,自己這位族弟就不會說幾句好話…… 袁術閉上了眼睛。 “主公,袁大人言之有理。”閻象讚同道。 袁術驀然睜開了眼睛,怎麽連你也…… 閻象進一步解釋道:“一旦主公交出的兵權,此前一事,不僅無過,還會有功!” 嗯? 還有這種操作? 袁術豎起了耳朵,認真聆聽。 “主公進攻壽春失利,董鍾穎為主將,若是拿此事拿捏主公,恐怕不好解決。但是,主公主動上交兵權,董鍾穎一定會嘉獎,進攻壽春就變成了試探揚州虛實!”閻象道。 對啊!若不是我試探了揚州的虛實,西涼鐵騎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 袁術深以為然,連忙去迎接董卓。 董卓知道了此事,原本還想大發雷霆,卻被自己的謀士李儒勸阻了。 冷靜下來的董卓扭了扭脖子,這裡面竟然有這麽多彎彎? 一想到這裡是袁術的地盤,還要仰仗他的幫忙,董卓語氣就不一樣了,連連誇獎袁術識大體。 兩邊都很滿意。 壽春城。 劉可率領四萬東陽軍前來支援,使得壽春的大軍達到了八萬。 聽聞趙雲等人粉碎了袁術的進攻計劃,劉可重重地嘉獎了他們。 與袁術正面交戰不可怕,但是他要是下定決心當一個攪屎棍,你還真拿他沒辦法。 比如說,專門破壞九江郡的農作物,以及水利工程之類的。 而且,九江郡其他縣城的防禦也很薄弱。 考慮到本土作戰的種種拘束,劉可決定主動出擊。 這一舉動,嚇壞了剛剛加入的劉曄,他趕忙勸阻道:“主公,董鍾穎的十萬西涼鐵騎就駐扎在汝南,目前已經與袁公路合兵一處,達到了驚人的二十五萬,我等只有七萬人馬啊!” 因為壽春城肯定要留一萬人馬駐守,真正能夠出戰的只有七萬。 “子揚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陳群笑道。 跟隨魯肅鍛煉了一段時間後,陳群越來越成熟了,此次他作為後勤官出戰,負責一切糧食輜重。 劉曄比陳群大了七八歲,但是兩人學識淵博,很快就鬼混到了一起,成為了忘年交。 “朝廷大軍土雞瓦狗罷了!”典韋冷哼一聲道。 更何況是袁術率領的朝廷大軍,簡直就跟笑話一樣! 劉曄無奈地搖了搖頭,是揚州太膨脹了嗎?自己怎麽感覺很難融入他們。 “子揚多慮了,我軍以一擋五不是問題。”郭嘉道。 就連大名鼎鼎的郭奉孝都這麽說,這下子劉曄也收起了勸阻的心思,打算全程觀看。 就讓大家拭目以待吧。 這一次行動,劉可竟然把陳留王和萬年公主都帶在了身邊。 其實這是劉協主動要求的,因為他認為,正是因為東陽侯庇護了他,才招來朝廷大軍,所以在關鍵時刻,只要他站出來,一定能挽救揚州。 “皇兄,一定要如此嗎?”萬年公主委屈得快哭了。 “總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就讓整個揚州生靈塗炭,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劉協攥緊拳頭道,如果能活著,誰會想去死呢。 此戰因他而起,怎麽能置之度外呢? “東陽侯,若事不可為,請您一定要保全舍妹!”劉協誠懇地拱手道。 此刻他哪裡有一點王爺的模樣,只不過是一個疼愛妹妹的哥哥罷了。 “放心吧,董鍾穎連黃巾都打不過,怎麽可能是我們的對手?殿下多慮了。”劉可安慰道。 “對啊,聽說董鍾穎還是一個胖子!”萬年公主補充道。 劉協哭笑不得,打仗這種事,和胖子一點關系也沒有好不好。 難道長的帥,就一定贏? 劉可默默地處理著公務,萬年公主在一旁替他磨墨,小小的年紀卻非常地認真。 “東陽侯,你一直這樣坐著,不累嗎?”萬年公主好奇道。 如果是她的父皇,每處理十分鍾公文就休息一個小時,有時候乾脆丟給了張讓處理。 劉協肅然起敬,東陽侯真是勤政愛民啊,父皇若是有東陽侯的十分之一勤勉,大漢江山也不至於落魄到如此地步。 其實劉可一點也不累,他批改的公文,都是經過挑選的。而且他腦子靈活,處理問題總是一分鍾就能抓住緊要之處,所以每天只有兩三個時辰的工作量。 但是他桌面上一大堆公文,確實很嚇人。 “不累,如果每一個人都和你一樣乖就更輕松了。”劉可道。 “壞人真的好多……”萬年公主嘀咕道。 “這次出征,你們留在壽春可好?”劉可道。 “讓萬年留下,我跟著您。”劉協堅定地道。 “為何,戰場多變,一不小心死了多不值得。先帝待我不薄,陳留王不必憂心。”劉可道。 “我要去!”劉協乾脆耍無賴。 劉可還真不知道對待這位倔強的少年,不是說他很柔弱嗎? 最終,他還是同意了。 第二天,揚州七萬大軍浩浩蕩蕩地進入汝南,一點也不遮掩。 董卓知道後,甚為驚訝,這劉定方沒有瘋吧? “主公,我等應先禮後兵!”李儒道。 董卓點點頭,派遣李儒前往劉可軍中。 李儒一進軍營,就手持聖旨,讓劉可交出陳留王。李儒是董卓的首席謀士,他的到來讓陳留王忐忑不安。 “敢問,陳留王犯了何罪?”劉可質問道。 “藩王無旨不可離開封地。”李儒不卑不亢地道。 “讓董鍾穎放馬過來吧!”劉可懶得解釋了。 “東陽侯這是打算抗旨了?”李儒咄咄逼人道。 “這不,聖旨還沒有交到我手上。”劉可聳聳肩,又道,“來人!準備大鍋!” 滾燙的油鍋當著李儒的面煮沸,讓人毛骨悚然。 劉可高坐台上,就這麽盯著李儒,一句話也不說。 看得李儒冷汗直流,雙腿不自然地顫抖。 劉可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只要你敢宣讀聖旨,這口大鍋就是給你準備的。 就看誰的膽子肥了。 李儒手中的聖旨成為了燙手的山芋,不管念或者不念,他都會有大麻煩。 念了,命就沒了。 不念,貪生怕死的名聲就會傳出去。 這對東陽侯有什麽影響? 完全沒有,因為他已經打定主意抗旨,念或者不念,他都會抗旨。 誓死要保陳留王。 到時候天下人怎麽看? 人們只會讚揚東陽侯高義,不畏強權保護陳留王。 所有人都知道,這根本算不上聖旨,只是大將軍何進的旨意。